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含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8 08: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专项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晋华同学走进山西省档案馆,查阅到了如下历史档案记录。这段记载属于1952年9月16日,在国家的支持下,太钢电炉车间投产,着手试炼不锈钢。太原钢铁厂电炉炼钢部用1号LG-3型3000千克电弧炉成功冶炼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牌号2C-13),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行冶炼不锈钢的能力。这段记载属于(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 B.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2.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到:“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4.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开天辟地 B.新中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D.新中国建设
5.日本历史学家中鸣岭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六章“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中总结道:“这一章不是充分叙述朝鲜战争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该总结表明(  )
A.抗美援朝战争促使日本调整了对华政策
B.抗美援朝战争增强了新中国的军事实力
C.抗美援朝战争撼动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D.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6.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时间分别是1949、1956、1978,与1949、1978这两个年代相关联的两件大事分别是(  )
A.抗美援朝、十一届三中全会 B.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C.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
7.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指中国(  )
A.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解除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歌曲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9.诗歌和图片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图片与对应诗歌描述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10.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1949年,“人民”成为最为流行的词语,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  )
A.抗美援朝战争彻底结束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我国完全消灭了封建制度
12.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拍摄的一张照片,根据照片中出现的宣传单的内容,可以判定它出现的时间应是(  )
A.1950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66年
14.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材料中的“珍贵的时刻”是指(  )
A.辛亥革命 B.抗战胜利 C.开国大典 D.抗美援朝
15.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的土地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16.2022年2月1日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影片中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17.在中央的号召下,1950年到1953年间,约有2000名留学生回到祖国,回归热潮一直持续到1957年春,人数在3000人左右,占在外留学生、学者总数的50%以上。这种回归热潮体现了(  )
A.浓厚的思乡之情 B.高度的爱国之情
C.务实的工作作风 D.高尚的民族气节
18.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罗伯特 奥斯古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 第一个在重要战争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 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 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20.“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见下图),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图中C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北伐的胜利进军 D.国共第二次合作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
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黄炎培《天安门歌》
(1) 材料一中图片所示的会议的主要任务和通过的文件分别是什么? 根据右边的论述谈谈该会议的重要意义。
(2) 黄炎培描述的中国“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的标志是什么? 有观点认为该事件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请你根据材料二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22.[2023 福建泉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战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简述报纸社论所评价的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影响。
(2) 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二,简述图1、图2史料的所属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A
2.D
3.D
4.C
5.D
6.B
7.C
8.D
9.D
10.C
11.B
12.D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B
20.B
21.(1)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开国大典, 该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2.(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
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类型:第一手史料。
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关系: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物资和人力保障,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都巩固了人民政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