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提优】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清单 (挖空版+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提优】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清单 (挖空版+答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9 23:01:56

文档简介

【学霸提优】人教版(2024)八上 知识清单
第七章 力
考点1:力
1、力和力的单位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选取标度,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一些力的大小
力 力的大小
蚂蚁拉动树叶的拉力 约 10 N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约1 N
扛50 kg化肥用的力 约500 N
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 3 × 10 ~ 4 ×10 N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力 约4×10 N
考点2:弹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
(1)观察量程、分度值。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考点3:重力
1.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符号: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3)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作用效果:如使水往低处流,使树叶和雪花落向地面。”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 N/ kg,用字母g表示。”
(2)g值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
(3)重力的计算公式:G= mg
3.重力的方向
(1)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应用: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特性,可以制成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以在水平仪上悬挂一根铅垂线,检查物体表面是否水平口。
4.重心
(1)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2)确定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易错点辨析 力常考易错分析
易错一:对力概念的理解
理解力的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有力的作用时,必定涉及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二、两个物体间必须发生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故“接触与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产生力的依据。
易错二:不能正确理解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物体的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如大人与小孩发生碰撞(大小不同)鸡蛋碰石头(硬度不同)轮滑女孩推墙(运动状态不同)等,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易错三:对弹力概念的理解
错误说法 解释
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只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弹簧具有弹力 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也不具有弹力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缺少“在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与拉力成正比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同一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若是塑性形变,则不会产生弹力
易错四:混淆质量与重量
质量 重量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重力的大小
单位 g、 kg、 mg、t N
测量工具 天平、各种秤 测力计
性质 与位置、温度、形状、物态无关 与位置有关,同一物体所在纬度不同,重量不同
考点1:力
1.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温情寒冬,情满冬至”主题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包饺子,下列步骤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手推面杖来回运动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
C.揉捏面团 D.面皮包馅捏成饺子
【答案】A
【解答】解:A、手推面杖来回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揉捏面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面皮包馅捏成饺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A选项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选:A。
2.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D
【解答】解:A、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能得出结论A;
B、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小船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能得出结论B;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故能得出结论C;
D、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但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不能得出结论D。
故选:D。
3.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的木块
【答案】C
【解答】解: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故A正确;
B、挂在天花板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故B正确;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f,但不受沿斜面向下的力F,故C错误;
D、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故D正确;
故选:C。
4.如图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玩具——竹蜻蜓。用手迅速搓动细竹棍并松手,竹蜻蜓就会上升。用力搓细竹棍它会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朝逆时针方向迅速搓动竹蜻蜓更容易飞起,说明力的  方向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运动状态;方向。
【解答】解:用力搓细竹棍它会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朝逆时针方向迅速搓动竹蜻蜓更容易飞起,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方向。
5.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作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答】解:因为物体甲悬浮,所以F浮=G,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图所示:
6.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粗糙的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答】解:木块一定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在下滑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
考点2:弹力
7.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妈妈对婴儿车的推力
B.花瓶对桌面的压力
C.马对车的拉力
D.苹果下落时受到的重力
【答案】D
【解答】解:A、手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瓶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马发生的是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苹果下落受到的是重力,不属于弹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如图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同时各施加6N的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答案】C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在两端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相当于弹簧被6N的力拉开,故示数为6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答】解:A、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发生非弹性形变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用力把弹簧拉长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若物体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态一定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0.实验室常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  质量 ,用  刻度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重力的实验中,测力计应按  竖直 方向进行调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牛,此时示数为  3.2 牛。
【答案】质量;刻度尺;竖直;0~5;3.2。
【解答】解:实验室常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由于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重力的实验中,测力计应按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观察弹簧测力计,得出该测力计的量程为0~5牛,图中弹簧测力计1N分成5份,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所指示数为3.2N。
故答案为:质量;刻度尺;竖直;0~5;3.2。
11.在学习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后,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测力计,使弹簧拉伸一定长度,接着他改变拉力的大小、弹簧的原长、弹簧圈直径,重复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所用弹簧的材料相同)
实验序号 弹簧原长(厘米) 弹簧圈直径(厘米) 拉力大小(牛) 弹簧伸长量(厘米)
1 10 1 5 3
2 10 1 10 6
3 10 1 15 9
4 20 1 10 12
5 10 2 5 1.5
6 10 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原长相同时, 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所受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 ;
(3)小明通过实验序号1、5、6来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圈直径的关系,则实验6中拉力大小应为  5 牛。
【答案】(1)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2)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所受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与伸长量成正比;(3)5。
【解答】解(1)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拉力为5N时,伸长量为3cm,拉力为10N时,伸长量为6cm,拉力为15N时,伸长量为9cm,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原长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的数据,当原长不同,弹簧圈直径、拉力大小均相同时,伸长量也不同,可以得出结论: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所受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
(3)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圈直径的关系时要控制拉力不变,所以是5N,
故答案为:(1)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2)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所受拉力大小相同时,原长越长,弹簧伸长量越大;(3)5。
考点3:重力
12.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的
【答案】A
【解答】解: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
B、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重力变小,故B错误;
C、规则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故C错误;
D、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A。
13.有一个空心玻璃水杯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无关
B.水杯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水杯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D.水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D
【解答】解:A、同一地点,根据G=mg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故A错误;
B、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可能不在物体上,水杯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B错误;
C、水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水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正确。
故选:D。
14.航天员在地面上经历失重状态的“魔鬼式训练”后,才获得“漫步太空”的辉煌。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出舱的航天员受到地球重力的示意图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答】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的作用点在航天员的重心,方向指向地球,因此能正确表示出舱的航天员受到地球重力的示意图的是③。
故选:C。
15.放在桌面上的苹果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若苹果的质量为200g,则其所受的重力为  2 N(g=10N/kg)。
【答案】地球;2。
【解答】解: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苹果的质量:m=200g=0.2kg,
则苹果的重力:G=mg=0.2kg×10N/kg=2N。
故答案为:地球;2。
16.创新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该探究过程:
(1)所选器材: 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 。
(2)探究步骤: 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
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 。
(3)分析论证: 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答案】(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2)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3)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解答】解: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因此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还要控制质量、位置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形状,因此需要选择橡皮泥、细线;
实验过程中需要分别测出同一个橡皮泥在不同形状时受到的重力,最后展开讨论在两次重力相同时,重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反之则有关。
(1)所选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
(2)探究步骤: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
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
(3)分析论证: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2)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3)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7.(2022秋 邓州市期末)建筑工地需要4m3的砂石。为估测砂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装满砂石,测得桶中砂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ρ水=1.0g/cm3,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
(3)4m3砂石的重力是多少牛?
(4)若用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卡车(载重为12t)运送此砂石到工地,行驶途中将要经过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梁,试通过计算判断能否安全过桥?
【答案】(1)桶的容积是2×10﹣2m3;
(2)砂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4m3砂石的重力是1.04×105N;
(4)运送此砂石到工地,能否安全过桥。
【解答】解:(1)桶装满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则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V=V水==2×10﹣2m3,
(2)桶中砂石的质量为52kg,则砂石的密度ρ石==2.6×103kg/m3;
(3)4m3砂石的质量m石′=V石′ρ石=4m3×2.6×103kg/m3=1.04×104kg,
4m3砂石的重力G石′=m石′g=1.04×104kg×10N/kg=1.04×105N;
(4)质量为5t的卡车,运送此砂石到工地,则总质量m总=m车+m石′=5t+1.04×104kg=5t+10.4t=15.4t<16t,
所以能安全过桥。
答:(1)桶的容积是2×10﹣2m3;
(2)砂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4m3砂石的重力是1.04×105N;
(4)运送此砂石到工地,能否安全过桥。【学霸提优】人教版(2024)八上 知识清单
第七章 力
考点1:力
1、力和力的单位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 ,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
(3)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4)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 叫做 。 。
3、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用带有 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2)用一根带 来表示力,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 。
4、一些力的大小
力 力的大小
蚂蚁拉动树叶的拉力 约 10 N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约1 N
扛50 kg化肥用的力 约500 N
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 3 × 10 ~ 4 ×10 N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推力 约4×10 N
考点2:弹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 。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 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
(1)观察量程、分度值。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考点3:重力
1.重力
(1)定义: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符号: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3)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4)重力的作用效果:如使水往低处流,使树叶和雪花落向地面。”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 g,用字母 表示。”
(2)g值的物理意义:
(3)重力的计算公式:
3.重力的方向
(1)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2)应用: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特性,可以制成 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以在水平仪上悬挂一根铅垂线,检查物体表面是否水平口。
4.重心
(1)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2)确定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 上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易错点辨析 力常考易错分析
易错一:对力概念的理解
理解力的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有力的作用时,必定涉及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二、两个物体间必须发生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故“接触与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产生力的依据。
易错二:不能正确理解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物体的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如大人与小孩发生碰撞(大小不同)鸡蛋碰石头(硬度不同)轮滑女孩推墙(运动状态不同)等,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易错三:对弹力概念的理解
错误说法 解释
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只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弹簧具有弹力 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也不具有弹力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缺少“在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与拉力成正比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同一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若是塑性形变,则不会产生弹力
易错四:混淆质量与重量
质量 重量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重力的大小
单位 g、 kg、 mg、t N
测量工具 天平、各种秤 测力计
性质 与位置、温度、形状、物态无关 与位置有关,同一物体所在纬度不同,重量不同
考点1:力
1.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温情寒冬,情满冬至”主题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包饺子,下列步骤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手推面杖来回运动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
C.揉捏面团 D.面皮包馅捏成饺子
2.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由此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3.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的木块
4.如图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玩具——竹蜻蜓。用手迅速搓动细竹棍并松手,竹蜻蜓就会上升。用力搓细竹棍它会转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朝逆时针方向迅速搓动竹蜻蜓更容易飞起,说明力的  方向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作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6.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粗糙的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2:弹力
7.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妈妈对婴儿车的推力
B.花瓶对桌面的压力
C.马对车的拉力
D.苹果下落时受到的重力
8.如图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同时各施加6N的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10.实验室常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  质量 ,用  刻度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重力的实验中,测力计应按  竖直 方向进行调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牛,此时示数为  3.2 牛。
11.在学习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后,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测力计及一些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测力计,使弹簧拉伸一定长度,接着他改变拉力的大小、弹簧的原长、弹簧圈直径,重复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所用弹簧的材料相同)
实验序号 弹簧原长(厘米) 弹簧圈直径(厘米) 拉力大小(牛) 弹簧伸长量(厘米)
1 10 1 5 3
2 10 1 10 6
3 10 1 15 9
4 20 1 10 12
5 10 2 5 1.5
6 10 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原长相同时, 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所受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 ;
(3)小明通过实验序号1、5、6来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圈直径的关系,则实验6中拉力大小应为  5 牛。
考点3:重力
12.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的
13.有一个空心玻璃水杯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无关
B.水杯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水杯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D.水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4.航天员在地面上经历失重状态的“魔鬼式训练”后,才获得“漫步太空”的辉煌。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出舱的航天员受到地球重力的示意图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放在桌面上的苹果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若苹果的质量为200g,则其所受的重力为  2 N(g=10N/kg)。
16.创新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该探究过程:
(1)所选器材: 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 。
(2)探究步骤: ①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
②将橡皮泥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 。
(3)分析论证: ①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②若G1≠G2,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17.(2022秋 邓州市期末)建筑工地需要4m3的砂石。为估测砂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装满砂石,测得桶中砂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ρ水=1.0g/cm3,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
(3)4m3砂石的重力是多少牛?
(4)若用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卡车(载重为12t)运送此砂石到工地,行驶途中将要经过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梁,试通过计算判断能否安全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