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09:28:58

文档简介

8.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一个密闭的木桶里装满水,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
C.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
D.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
2.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使U形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常称为 法.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
(6)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的关系.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F乙, p甲 p乙.(均填“>”“<”或“=”)
第4题图
5.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第5题图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   )
A.a B.b
C.c D.d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两个玻璃杯,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B.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D.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8.(2024·深圳中考)学习“液体压强”时,老师展示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辉辉同学观察实验后,得出结论: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水喷出的最远距离就越大.下课后,辉辉将自己的结论告诉老师,老师表扬了辉辉爱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和辉辉一起到了实验室,另找一个矿泉水瓶,在侧边扎了两个小圆孔C和D(圆孔A、B、C、D的直径相同),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观察得sC小于sD.
(1)现已知hC<hD,则pC pD.
(2)其他条件不变,将木板向右移,最远的水流依然落在木板上,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木板上表面平移后的位置.
(3)sC'和sD'分别为现在的最远距离,现在的sC' sD'.
(4)辉辉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
9.科学探究(2023·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序号 容器液 体种类 探头的 朝向 探头在液体 中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cm
1 水 向下 4 3.9
2 水 向右 4 3.9
3 水 向上 4 3.9
4 水 向左 4 3.9
5 水 向下 8 7.8
6 水 向下 12 11.7
7 浓盐水 向下 8 8.6
(1)组装好压强计,将探头放入液体之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从管中倒出适量液体 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2)调试好压强计后开始实验,把探头放进液体中,进行不同操作,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上表所示.
A.比较第1、2、3、4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B.比较第1、5、6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C.比较第 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有同学提出,如果不使用压强计,选用一个较深的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边缘密封好,在隔板下部开一个圆孔并用薄橡皮膜密封,也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利用此装置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并完成分析与论证.
【实验器材】自制的带隔板容器(如上图)、水、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分析与论证】
第2课时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连通器
液体压强的计算
1.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内都装有水,A、B、C、D各点所受的压强分别为pA= Pa, pB= Pa,pC= Pa,pD= Pa.(g取10 N/kg)
2.水面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 Pa, 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液面高度h1=0.8 m,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g取10 N/kg.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 Pa.
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 m3,液体的深度为0.5 m,若容器重为20 N,底面积为20 c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 Pa.(g=10 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连通器
5.教材P82图变式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如图所示是船闸的示意图,它是利用 原理来工作的.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时,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时,打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
6.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连通器被广泛应用,下列事例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7.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8.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作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9.科技成就(安徽中考)“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
10.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11.(2024·安庆期末)如图所示,在烧杯中装适量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轻质塑料片(封住A下开口但不固定),B在液面下的深度为11 cm,受到的水压强为 Pa;向A管内缓缓注入某液体,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A管内液柱高10 c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第11题图
12.(2024·常州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倾斜、乙试管竖直,两试管内液面相平.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ρ甲 ρ乙,p甲 p乙.
第12题图
1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保持C点位置不变,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中的水面低于B管中的水面
B.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B管中的水柱长度不变
14.如图所示,连通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上方的水多,所以压强最大
B.D点距离液面最远,所以压强最大
C.C点上方的水柱最长,所以压强最大
D.A、B、C、D四点的压强相等
15.(2024·广州中考)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1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且质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液体的密度最大
B.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乙最大
C.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最大
17.如图所示,U形管中左边装水右边装某种油,当液体不流动时,相关参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该U形管不属于连通器
B.该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C.将右边试管内倒出3 cm的油可以使左右液面相平
D.向左边试管内加入一部分水,当液体不流动时可能使左右液面相平
18.物理观念如图所示,甲、丙两管装有油,密度为0.8 g/cm3,乙管装有水,密度为1 g/cm3,阀门A、B关闭,甲、乙、丙三管液面相平,液柱高度为9 cm.
(1)阀门打开前,甲、乙、丙三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先打开阀门A,甲管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下同),乙管液面 ,甲、乙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cm.
(3)待甲、乙液面稳定后,再打开阀门B,将看到:丙管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三个管液面稳定后,将发现: 液面相平.
19.如图所示,将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 m,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若水的质量为2 kg,求水的体积V水.
(2)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3)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 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20.物理观念(2024·山西中考)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升阶训练专题六 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
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 F乙,p1 p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体中的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分别是(   )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则(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用公式p==来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强
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 pb pc.(均选填“<”“=”或“>”)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 N的水,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底面积均为0.01 m2的薄壁空杯,其中图甲为柱形空杯,三个空杯对桌面的压强均为100 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 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700 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8.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一个密闭的木桶里装满水,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说明了( A )
A.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
C.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
D.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
2.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D )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使U形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相平 .
(2)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 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 来判断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常称为 转换 法.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液体深度 的关系.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丙、丁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无关 .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乙、丙 两图进行对比.
(6)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各个方向 的压强大小的关系.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 F乙, p甲 > p乙.(均填“>”“<”或“=”)
第4题图
5.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
第5题图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 A )
A.a B.b
C.c D.d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两个玻璃杯,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B.两个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
D.水对两个玻璃杯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8.(2024·深圳中考)学习“液体压强”时,老师展示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辉辉同学观察实验后,得出结论: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水喷出的最远距离就越大.下课后,辉辉将自己的结论告诉老师,老师表扬了辉辉爱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和辉辉一起到了实验室,另找一个矿泉水瓶,在侧边扎了两个小圆孔C和D(圆孔A、B、C、D的直径相同),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观察得sC小于sD.
(1)现已知hC<hD,则pC < pD.
(2)其他条件不变,将木板向右移,最远的水流依然落在木板上,请用虚线在图中画出木板上表面平移后的位置.
(3)sC'和sD'分别为现在的最远距离,现在的sC' > sD'.
(4)辉辉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判断和理由: 不正确,没有控制水流下落高度相同,不能通过喷出的距离显示压强,不能探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9.科学探究(2023·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序号 容器液 体种类 探头的 朝向 探头在液体 中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cm
1 水 向下 4 3.9
2 水 向右 4 3.9
3 水 向上 4 3.9
4 水 向左 4 3.9
5 水 向下 8 7.8
6 水 向下 12 11.7
7 浓盐水 向下 8 8.6
(1)组装好压强计,将探头放入液体之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 B (选填字母).
A从管中倒出适量液体 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2)调试好压强计后开始实验,把探头放进液体中,进行不同操作,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上表所示.
A.比较第1、2、3、4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B.比较第1、5、6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
C.比较第 5、7 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有同学提出,如果不使用压强计,选用一个较深的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边缘密封好,在隔板下部开一个圆孔并用薄橡皮膜密封,也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利用此装置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并完成分析与论证.
【实验器材】自制的带隔板容器(如上图)、水、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左、右两侧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硫酸铜溶液.
【分析与论证】 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方向,橡皮膜向哪边凸,说明哪边的压强小.
第2课时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连通器
液体压强的计算
1.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内都装有水,A、B、C、D各点所受的压强分别为pA= 3 000 Pa, pB= 5 000 Pa,pC= 4 000 Pa,pD= 5 000 Pa.(g取10 N/kg)
2.水面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 5×103 Pa, 0.625 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液面高度h1=0.8 m,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g取10 N/kg.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 2.4×103 Pa.
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 m3,液体的深度为0.5 m,若容器重为20 N,底面积为20 c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 Pa.(g=10 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1)液体的密度
ρ===1.0×103 kg/m3.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5.0×103 Pa×20×10-4 m2=10 N.
(3)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m液=ρV=1.0×103 kg/m3×2.0×10-3 m3=2 kg.
液体的重力G液=m液g=2 kg×10 N/kg=2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液=20 N+20 N=4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104 Pa.
连通器
5.教材P82图变式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如图所示是船闸的示意图,它是利用 连通器 原理来工作的.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时,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 A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相平 时,打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
6.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连通器被广泛应用,下列事例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
7.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A )
8.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作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同一水平面上 .
9.科技成就(安徽中考)“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107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
10.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3.(g取10 N/kg)
11.(2024·安庆期末)如图所示,在烧杯中装适量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轻质塑料片(封住A下开口但不固定),B在液面下的深度为11 cm,受到的水压强为 1 100 Pa;向A管内缓缓注入某液体,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A管内液柱高10 c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1.1 g/c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第11题图
12.(2024·常州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倾斜、乙试管竖直,两试管内液面相平.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ρ甲 < ρ乙,p甲 < p乙.
第12题图
1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保持C点位置不变,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A管中的水面低于B管中的水面
B.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B管中的水柱长度不变
14.如图所示,连通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上方的水多,所以压强最大
B.D点距离液面最远,所以压强最大
C.C点上方的水柱最长,所以压强最大
D.A、B、C、D四点的压强相等
15.(2024·广州中考)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D )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1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且质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容器液体的密度最大
B.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乙最大
C.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最大
17.如图所示,U形管中左边装水右边装某种油,当液体不流动时,相关参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B )
A.该U形管不属于连通器
B.该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C.将右边试管内倒出3 cm的油可以使左右液面相平
D.向左边试管内加入一部分水,当液体不流动时可能使左右液面相平
18.物理观念如图所示,甲、丙两管装有油,密度为0.8 g/cm3,乙管装有水,密度为1 g/cm3,阀门A、B关闭,甲、乙、丙三管液面相平,液柱高度为9 cm.
(1)阀门打开前,甲、乙、丙三管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先打开阀门A,甲管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下同),乙管液面 下降 ,甲、乙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2 cm.
(3)待甲、乙液面稳定后,再打开阀门B,将看到:丙管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三个管液面稳定后,将发现: 甲、丙两管 液面相平.
19.如图所示,将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 m,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若水的质量为2 kg,求水的体积V水.
(2)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3)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 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解:(1)由ρ=可得,容器A中水的体积V===2×10-3 m3.
(2)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gh=1.0×103 kg/m3×9.8 N/kg×0.08 m=784 Pa.
(3)当容器A内加水至与容器B中液面相平时,设此时水深为h1,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p水+Δp=784 Pa+196 Pa=980 Pa.
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h1===0.1 m.
由题知,原来容器A、B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乙=p水=784 Pa,
由p=ρgh可得,液体乙的密度ρ乙===800 kg/m3.
20.物理观念(2024·山西中考)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解:当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为1 m时,此时车门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 kg/m3×10 N/kg×1 m=1×104 Pa,车门的面积约为0.8 m2,则车门受到的压力F=pS=1×104 Pa×0.8 m2=8 000 N.此时车门受到水的压力远大于人的推力,因此车门很难被打开.
升阶训练专题六 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
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 等于 F乙,p1 小于 p2.(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体中的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分别是( B )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则( C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用公式p==来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强
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a = pb = pc.(均选填“<”“=”或“>”)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 N的水,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 B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三个底面积均为0.01 m2的薄壁空杯,其中图甲为柱形空杯,三个空杯对桌面的压强均为100 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 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700 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图中的( B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