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
第三讲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突破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2022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24年河南许昌中考二模题)如图所示,某教师利用支架支撑手机,对准纸上的图进行线上教学,手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纸上的图通过手机镜头形成一个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可以适当____(选填“增大”或“缩小”)手机镜头到纸面的距离。
3.(2024年河南南阳中考一模题)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的成像原理跟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相同的。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广告图标,应当使投影灯 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
4.(2024年甘肃中考题)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境。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这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正常人眼看近处物体,注射器应 (选填“推入”或“抽出”)水。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24年重庆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的支架向 调节,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这与生活中 (选填“眼睛”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6.(2024年黑龙江鸡西中考题)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 眼,应用 透镜矫正。
7.(2024年甘肃兰州中考题)小彤的爷爷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断爷爷可能患上了 (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第8~19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1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一个并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2年广西桂林中考题)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9.(2024年陕西西安中考一模题)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 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 甲、乙都是凸透镜
D. 甲、乙都是凹透镜
10.(2024年河南洛阳中考三模题)“洛阳牡丹甲天下”,小洛要参加牡丹摄影大赛,其作品如图所示,关于她用照相机为牡丹花拍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与近视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B.拍照时牡丹花要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
C.拍照时牡丹花通过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要想把牡丹花拍得再大一些只需将镜头远离牡丹花
11.(2024年重庆中考题)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12.(2023年四川雅安中考题)如图是爱动手的小雅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手机【 】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D.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
13.(2023年黑龙江绥化中考题)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cm
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cm
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
14.(2024年四川巴中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其成像特点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5.(2024年宁夏银川中考二模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L1、光屏正确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B.蜡烛燃烧变短,向上适当调节透镜,可使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
C.保持蜡烛位置不变,若将L1换成L2,此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适当位置可以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L1换成L2,在透镜和蜡烛间加合适的老花镜,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6.(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B.矫正近视眼需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C.矫正远视眼需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D.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
17.(2024年山西中考题)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
18.(2024年河南平顶山中考三模题)下列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乙图是近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方式是甲图
B.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方式是丁图
C.丙图是近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方式是丁图
D.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方式是甲图
19.(2024年河南中考模拟题)如图甲所示是天文爱好者小明通过纯手工打磨镜片自制的望远镜,该望远镜可以看到8亿公里外的木星,图乙是该望远镜内部结构及光路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自制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纯手工磨制的镜片是凹透镜
B.看到8亿公里外的木星只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C.看到木星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木星到物镜的距离满足(为物镜的焦距)
20.(2024年河北邯郸中考模拟预测题)(多选题)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的光学器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用照相机给赵州桥拍照时,赵州桥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都是会聚光线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等于一倍焦距
21.(2024年广西北海中考二模题)(多选题)小宇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情景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2cm
B.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
D.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22.(2024年山东德州中考题)如图所示,A′是点光源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反射光线恰好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
(1)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2)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3题图
23.(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题)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完成光路图。
24.(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有保护视力的意识。如图是李老师戴眼镜矫正视力的部分光路,请在方框内画出矫正视力的透镜,并画出两条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25题6分,25题8分,共16分。)
25.(2024年山东东营中考题)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先调整 、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目的是使像在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成的像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3)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选填“5”、“10”或“20”)cm;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然后移动光屏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断依据是 。
26.(2024年山东日照中考题)小明在光学学习中,对色彩斑斓的光学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识到熟练掌握物、像联动,并用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如图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如果在图中玻璃板与蜡烛的像之间平行于玻璃板放一块不透明的白色光屏,那么在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2)如图乙,平行光线经过该透镜后将会被 (选填“发散”或“会聚”),这样的透镜可用于矫正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3)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丙所示。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50mm,则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范围应为 ;
(4)在探究照相机原理时,小明将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A放置在图丁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他又将凸透镜A更换成一个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B,其它要素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他认为此现象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5)若保持图丁中凸透镜B和蜡烛的位置不变,继续实验,撤掉光屏,换成凸透镜A,并移动到光具座66cm刻度处,从A的右侧向左看,在透镜A中也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
第三讲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突破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 凸透 焦点 2. 凸透 倒立 缩小 3. 投影仪 远离 4. 实像 推入 5. 上 缩小 眼睛 6. 近视 凹 7. 后 远 凸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8. C 9. A 10. B 11. B 12. C 13. C 14. A
15.D 16.B 17. A 18. B 19. C 20.AB 20.AB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22. 23. 24.
四、实验探究题(25题6分,25题10分,共16分。)
25. (1)烛焰 光屏中央 (2)照相机 (3)10 (4)80.0 折射时光路可逆
(每空1分)
26.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不能 (2)发散 近视眼 (3) (4)近视眼 靠近 (5)虚 (每小问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