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冰雪世界★★
1.位置和范围
(1)北极地区: 北极圈 以北的区域,包括A 北冰 洋绝大部分水域,亚、欧、B 北美 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2)南极地区是指 南纬60° 以南的区域,包括 南极 洲大部分以及D南 太平 洋、E南 大西 洋、F南 印度 洋的一部分。
2.气候特征:极地 酷寒 , 狂风 肆虐,降水 稀少 。
3.自然资源
(1)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石油 、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2)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其中, 煤炭 资源储量丰富,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印度洋沿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铁矿床 。
(3)地球上约68%的淡水以 冰雪 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4.居民: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主要是 因纽特人 和拉普人;目前,南极洲尚无定居人口。
二、独特的野生动物★
1.动物类型
地区 代表动物 其他动物 共有动物
北极地区 北极熊 海象、北极狐 海豹
南极地区 企鹅 磷虾
2.保护措施:制定保护法规, 北极熊 、海象、海豹、 企鹅 、鲸等,都列为保护动物。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极地自然探险
时间 15-16世纪 19世纪上半叶
事件 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 北极 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 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2.极地科学考察: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地区成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等领域研究的“ 天然实验室 ”。
3.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南极地区 建成时间由早及晚: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 。
北极地区 黄河站
冰雪世界
1.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北极地区指北冰洋海区
B.两极地区都有人长期居住
C.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
D.两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独特的野生动物
读格陵兰岛略图(如图),完成2~3题。
2.格陵兰岛( D )
A.位于东半球
B.北部城市多
C.地处低纬度
D.北临北冰洋
3.出没于该岛的动物是( D )
A.企鹅 B.袋鼠
C.骆驼 D.北极熊
4.“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材料中的“我”是( D )
A.北极熊 B.袋鼠
C.海象 D.企鹅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2024·遵义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这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考站,同时也是第三个常年
科考站。下图示意中国已建成的南极科考站位置。读图,完成5~6题。
5.中国已建成的5个南极科考站均位于( C )
A.极圈内 B.太平洋沿岸
C.南极洲 D.大西洋沿岸
6.科考队员在南极可能进行的科考活动是( D )
A.追踪北极熊的活动轨迹
B.监测格陵兰岛冰盖变化
C.研究北冰洋海底地质演变
D.进行企鹅保护区选址调查
(2024·咸阳期末)中国首部极地科考电影以驻守在北极黄河站的科考队员为线索,围绕着居住在“极北之城”朗伊尔城的人们展开故事,记录下北极与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完成7~8题。
7.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动物是( B )
8.下列不属于中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A )
A.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
B.研究气候变化
C.开展空间环境探测
D.进行光学观测
综合思维北极狐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耳朵却非常娇小,可以有效减少散热。读北极狐分布图,完成9~10题。
9.北极狐生长地主要分布在( D )
A.热带地区 B.亚欧大陆北部
C.南回归线以南 D.高纬度地区
10.北极狐的身体和尾巴较长,耳朵却娇小,原因是其生长地区的气候( B )
A.全年高温 B.较为寒冷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跨学科·生物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每年6-7月份,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10月份后经3个月的迁徙,到达南极洲越冬,周而复始。下图示意北极燕鸥迁徙路线。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北极燕鸥的繁衍地主要是陆地
B.北极燕鸥的越冬地主要是海洋
C.北极燕鸥返回繁衍地时,可能会看到黄皮肤的因纽特人
D.北极燕鸥到达越冬地时要警惕北极狐的捕食
12.北极燕鸥繁衍地和越冬地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 )
①酷寒 ②多狂风 ③固体淡水少 ④降水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考向·区域对比 中国科考队员多次乘坐“雪龙2”号赴南极与北极科学考察。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北极熊是代表动物
B.甲、乙分别代表北美洲与欧洲
C.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D.原住居民印第安人是白种人
14.有关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中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黄河站等
B.长城站在夏至日出现极昼现象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
D.酷寒、湿润、烈风是南极气候的真实写照
(2024·昆明期末)为确保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人们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20 ℃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至百年,甚至上千年。读斯瓦尔巴群岛位置示意图及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完成15~18题。
15.斯瓦尔巴群岛位于( D )
A.中纬度地区 B.太平洋沿岸
C.南极洲附近 D.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16.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有( B )
①气候寒冷,种子不易萌发 ②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保存 ③植被丰富,种子来源充足
④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有( B )
①纬度较低 ②海拔较低 ③以海洋为主 ④冰川覆盖面积较南极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关于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狩猎和捕鱼是其传统的生活方式
B.主食是米饭
C.高脚屋是其传统民居
D.咖啡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
19.区域认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命名为“秦岭站”,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和北极的黄河站。
材料二 下面为南北极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下面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表。
北极地区 平均气温(-18 ℃) 最低气温(-66.7 ℃)
南极地区 平均气温(-50 ℃) 最低气温(-88.3 ℃)
(1)比较两地区纬度位置的共同特点和海陆位置的不同点。
共同特点: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极圈以内,寒带地区。不同特点: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周围被陆地环绕;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周围被海洋环绕。
(2)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长城站 ,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东北 方向。
(3)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间段科考的原因。
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6到8月,南极科考时间段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这分别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暖季,较温暖,有极昼现象,是科考的最佳时间。
(4)读材料三,比较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归纳其共同点是 气候寒冷 ;不同点是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主要原因是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列举一例)
(5)秦岭站建筑面积达5 244平方米,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从效果图上看,坚实的立柱将秦岭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如下图所示)。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
主体建筑架空,有利于大风通过,可以吹走积雪,避免建筑物被积雪掩埋,能抵抗强风、暴雪等各种不利情况。
(6)①-④表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可能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②③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①④ 。
①追踪北极熊的活动 ②企鹅聚居特别保护区选划调查 ③调查磷虾的种群分布情况 ④监测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变化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冰雪世界★★
1.位置和范围
(1)北极地区: 以北的区域,包括A 洋绝大部分水域,亚、欧、B 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2)南极地区是指 以南的区域,包括 洲大部分以及D南 洋、E南 洋、F南 洋的一部分。
2.气候特征:极地 , 肆虐,降水 。
3.自然资源
(1)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2)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其中, 资源储量丰富,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印度洋沿岸的查尔斯王子山脉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
(3)地球上约68%的淡水以 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4.居民: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主要是 和拉普人;目前,南极洲尚无定居人口。
二、独特的野生动物★
1.动物类型
地区 代表动物 其他动物 共有动物
北极地区 海象、北极狐 海豹
南极地区 磷虾
2.保护措施:制定保护法规, 、海象、海豹、 、鲸等,都列为保护动物。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极地自然探险
时间 15-16世纪 19世纪上半叶
事件 欧洲航海家就开始了 探险,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 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2.极地科学考察: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极地地区成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等领域研究的“ ”。
3.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南极地区 建成时间由早及晚: 、中山站、 、泰山站、 。
北极地区
冰雪世界
1.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指北冰洋海区
B.两极地区都有人长期居住
C.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
D.两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独特的野生动物
读格陵兰岛略图(如图),完成2~3题。
2.格陵兰岛( )
A.位于东半球
B.北部城市多
C.地处低纬度
D.北临北冰洋
3.出没于该岛的动物是( )
A.企鹅 B.袋鼠
C.骆驼 D.北极熊
4.“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材料中的“我”是( )
A.北极熊 B.袋鼠
C.海象 D.企鹅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2024·遵义期末)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这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考站,同时也是第三个常年
科考站。下图示意中国已建成的南极科考站位置。读图,完成5~6题。
5.中国已建成的5个南极科考站均位于( )
A.极圈内 B.太平洋沿岸
C.南极洲 D.大西洋沿岸
6.科考队员在南极可能进行的科考活动是( )
A.追踪北极熊的活动轨迹
B.监测格陵兰岛冰盖变化
C.研究北冰洋海底地质演变
D.进行企鹅保护区选址调查
(2024·咸阳期末)中国首部极地科考电影以驻守在北极黄河站的科考队员为线索,围绕着居住在“极北之城”朗伊尔城的人们展开故事,记录下北极与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完成7~8题。
7.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动物是( )
8.下列不属于中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
B.研究气候变化
C.开展空间环境探测
D.进行光学观测
综合思维北极狐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耳朵却非常娇小,可以有效减少散热。读北极狐分布图,完成9~10题。
9.北极狐生长地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 B.亚欧大陆北部
C.南回归线以南 D.高纬度地区
10.北极狐的身体和尾巴较长,耳朵却娇小,原因是其生长地区的气候( )
A.全年高温 B.较为寒冷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跨学科·生物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每年6-7月份,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10月份后经3个月的迁徙,到达南极洲越冬,周而复始。下图示意北极燕鸥迁徙路线。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燕鸥的繁衍地主要是陆地
B.北极燕鸥的越冬地主要是海洋
C.北极燕鸥返回繁衍地时,可能会看到黄皮肤的因纽特人
D.北极燕鸥到达越冬地时要警惕北极狐的捕食
12.北极燕鸥繁衍地和越冬地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①酷寒 ②多狂风 ③固体淡水少 ④降水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考向·区域对比 中国科考队员多次乘坐“雪龙2”号赴南极与北极科学考察。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熊是代表动物
B.甲、乙分别代表北美洲与欧洲
C.北极上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D.原住居民印第安人是白种人
14.有关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黄河站等
B.长城站在夏至日出现极昼现象
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
D.酷寒、湿润、烈风是南极气候的真实写照
(2024·昆明期末)为确保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人们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20 ℃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至百年,甚至上千年。读斯瓦尔巴群岛位置示意图及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完成15~18题。
15.斯瓦尔巴群岛位于( )
A.中纬度地区 B.太平洋沿岸
C.南极洲附近 D.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16.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寒冷,种子不易萌发 ②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保存 ③植被丰富,种子来源充足
④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低 ②海拔较低 ③以海洋为主 ④冰川覆盖面积较南极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关于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狩猎和捕鱼是其传统的生活方式
B.主食是米饭
C.高脚屋是其传统民居
D.咖啡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
19.区域认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命名为“秦岭站”,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和北极的黄河站。
材料二 下面为南北极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下面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表。
北极地区 平均气温(-18 ℃) 最低气温(-66.7 ℃)
南极地区 平均气温(-50 ℃) 最低气温(-88.3 ℃)
(1)比较两地区纬度位置的共同特点和海陆位置的不同点。
(2)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3)分别说出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段,并说明选择在此时间段科考的原因。
(4)读材料三,比较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归纳其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主要原因是 。(列举一例)
(5)秦岭站建筑面积达5 244平方米,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从效果图上看,坚实的立柱将秦岭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如下图所示)。试分析秦岭站采用高脚建筑模式的原因。
(6)①-④表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可能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可能有 。
①追踪北极熊的活动 ②企鹅聚居特别保护区选划调查 ③调查磷虾的种群分布情况 ④监测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