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日本 第2课时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1 日本 第2课时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4 17:49:20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
一、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1.经济概况: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2.对外贸易
发展条件 发挥自身的 人力 资源和 海上运输 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再加上美国的战略扶持
构成 进口工业 原料和燃料 ,出口 工业产品 
贸易对象 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3.工业:高度发达
特点 以 技术密集 型产业为主,具备节能节材、高科技的特征
部门  电子电器 、汽车、机械制造、造船、钢铁、化学和医药工业等
分布 主要工业区大多集中在 太平洋 及 濑户内海 沿岸
问题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贸易摩擦等
解决 策略 通过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 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4.交通运输业
(1)方式
国际航运 货物以 海运 为主;客运以 航空 为主
国内航运 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2)著名海港:有 东京 、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5.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种植业 特点:实行专业化分工、工厂化生产,以使用 小型农机 具为主,精耕细作 农产品:除 稻米 基本自给外,小麦等其他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渔业 世界主要渔业国家,著名渔场是 北海道渔场 渔场
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古代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东方传统文化 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 西方科学技术 和 文化艺术 等广泛影响,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征。
三、人口与主要城市★★
1.人口与民族
人口 2021年日本总人口1.26亿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2%
民族 居民绝大部分为 大和 民族
语言 通用 日 语
2.主要城市
(1)首都: 东京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科学城: 筑波 。
(3)古都: 京都 和奈良。
(4)较大城市: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1.下列属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D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地域狭小,平原广阔 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④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面是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据此,完成2~3题。
2.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D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3.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是( A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4~5题。
4.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A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小明在旅行日记中写道:“平时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多穿着西装,但在节庆之日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 D )
A.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没有自己的特点
D.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人口与主要城市
6.有关日本人口与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人口稠密,居民多是朝鲜族
B.居民多信奉神道教或佛教
C.最大城市是福山
D.科研机构云集在北九州
  (2024·牡丹江中考)据统计,2019年日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工业原料、燃料对外依赖程度达97%以上;2021年日本食物自给率仅为38%,小麦、大豆、水果、肉类等均需大量进口。据此,完成7~8题。
7.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由此给日本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有( C )
①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②便于产品出口 ③工业临海布局 ④运输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日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B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地狭人稠,耕地面积小
C.水资源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
  新情境·生产情境(2024·濮阳期中)汽车工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球前列。下面为日本汽车工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日本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 B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四国岛
10.日本汽车节油性能良好,其设计是为了适应本国( D )
A.面积狭小 B.海陆兼备
C.地势平坦 D.资源匮乏
11.近年来,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有( A )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传播本国汽车文化 ③利用海外资源 ④共享汽车制造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新情境·生活情境霏霏和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日本旅行。图1为日本示意图,图2、图3、图4是霏霏旅游期间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14题。
12.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霏霏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图1),这时机舱内响起了空姐的声音是( C )
A.这座山是喜马拉雅山脉
B.它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C.它是日本第一高峰
D.它位于北海道岛中部
13.霏霏旅行时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3、图4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A )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
C.完全受中国文化影响
D.现代文明占主导地位
14.下面是霏霏在本次游记中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D )
A.东京非常繁华,人流量很大
B.传统的美食有寿司和生鱼片
C.与火山、地震相伴生的温泉,是著名的旅游资源
D.工业特别落后
  日本农业生产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小型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已成日本农业机械的标配。图1为日本地形图,图2为无人机给稻田喷洒农药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农业机械小型化、无人化、智能化,反映了日本( D )
①多山地丘陵 ②耕地面积狭小 ③农业劳动力不足 ④农业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日本得到推广主要原因是( D )
A.日本是农业大国 B.工业高度发达
C.耕地面积狭小 D.日本科技发达
17.(2024·铜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触发海啸,位于震中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污染水被装入储水罐中储存。2023年8月24日,于当地时间13时,日本将这些核污水排入海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严厉谴责。福岛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核素,且有很多放射性核素目前无法处理。
材料二 日本福岛核电站位置图。
(1)①是 本州 岛,②是 九州 岛。
(2)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海,最先受到影响的海洋是 太平洋 。
(3)核能发电(简称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与火力发电相比,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
体和粉尘。请将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上,完成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示意图。
A.减轻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B.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
C.石油等资源缺乏
① C ;② B ;③ A ;
(4)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日本核污水排海所产生的影响。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危害海洋生物生存,影响到陆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
18.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亚洲举办奥运会资格次数最多的国家。为了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理念,项目组委会从日本63个城市“借”了大约40 000块木材用于建筑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村广场的主体结构。日本奥组委收集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并提炼出了金、银、铜,制作成了5 000枚奖牌作为本届夏季奥运会的奖牌。
材料二 下面为日本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2)。
(1)奥运会开幕期间,日本盛行 东南 (填“东南”或“西北”)风。
(2)奥运村广场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木材“借”自日本63个城市,说明日本 森林 资源丰富。日本奖牌由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提炼而成,这是基于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的国情。
(3)引进人脸识别系统缩短安检时间,是第32届东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这体现出日本的 科技 水平高。
(4)试从地形、气候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奥运村广场的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原因。(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即可)
(地形) 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 宜林地区广; (气候) 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雨热同期, 适宜森林生长, 林木资源丰富; (自然灾害) 日本多地震,木质结构建筑防震性能好。
(5)日本能够多次获得举办奥运会资格,试分析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承办大型赛事的经验丰富;等等。第2课时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
一、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1.经济概况: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2.对外贸易
发展条件 发挥自身的 资源和 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再加上美国的战略扶持
构成 进口工业 ,出口
贸易对象 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3.工业:高度发达
特点 以 型产业为主,具备节能节材、高科技的特征
部门 、汽车、机械制造、造船、钢铁、化学和医药工业等
分布 主要工业区大多集中在 及 沿岸
问题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贸易摩擦等
解决 策略 通过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
4.交通运输业
(1)方式
国际航运 货物以 为主;客运以 为主
国内航运 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2)著名海港:有 、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5.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种植业 特点:实行专业化分工、工厂化生产,以使用 具为主,精耕细作 农产品:除 基本自给外,小麦等其他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渔业 世界主要渔业国家,著名渔场是 渔场
二、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古代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 和 等广泛影响,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征。
三、人口与主要城市★★
1.人口与民族
人口 2021年日本总人口1.26亿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2%
民族 居民绝大部分为 民族
语言 通用 语
2.主要城市
(1)首都: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科学城: 。
(3)古都: 和奈良。
(4)较大城市: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1.下列属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地域狭小,平原广阔 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④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面是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据此,完成2~3题。
2.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3.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4~5题。
4.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小明在旅行日记中写道:“平时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大多穿着西装,但在节庆之日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   )
A.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没有自己的特点
D.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人口与主要城市
6.有关日本人口与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居民多是朝鲜族
B.居民多信奉神道教或佛教
C.最大城市是福山
D.科研机构云集在北九州
  (2024·牡丹江中考)据统计,2019年日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工业原料、燃料对外依赖程度达97%以上;2021年日本食物自给率仅为38%,小麦、大豆、水果、肉类等均需大量进口。据此,完成7~8题。
7.工业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由此给日本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有(   )
①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②便于产品出口 ③工业临海布局 ④运输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日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地狭人稠,耕地面积小
C.水资源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
  新情境·生产情境(2024·濮阳期中)汽车工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球前列。下面为日本汽车工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日本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四国岛
10.日本汽车节油性能良好,其设计是为了适应本国(   )
A.面积狭小 B.海陆兼备
C.地势平坦 D.资源匮乏
11.近年来,日本汽车公司加大海外投资建厂,主要目的有(   )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传播本国汽车文化 ③利用海外资源 ④共享汽车制造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新情境·生活情境霏霏和家人一起乘飞机到日本旅行。图1为日本示意图,图2、图3、图4是霏霏旅游期间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14题。
12.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霏霏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图1),这时机舱内响起了空姐的声音是(   )
A.这座山是喜马拉雅山脉
B.它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C.它是日本第一高峰
D.它位于北海道岛中部
13.霏霏旅行时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3、图4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欧美文化占主导地位
C.完全受中国文化影响
D.现代文明占主导地位
14.下面是霏霏在本次游记中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
A.东京非常繁华,人流量很大
B.传统的美食有寿司和生鱼片
C.与火山、地震相伴生的温泉,是著名的旅游资源
D.工业特别落后
  日本农业生产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小型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已成日本农业机械的标配。图1为日本地形图,图2为无人机给稻田喷洒农药景观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农业机械小型化、无人化、智能化,反映了日本(   )
①多山地丘陵 ②耕地面积狭小 ③农业劳动力不足 ④农业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日本得到推广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是农业大国 B.工业高度发达
C.耕地面积狭小 D.日本科技发达
17.(2024·铜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触发海啸,位于震中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污染水被装入储水罐中储存。2023年8月24日,于当地时间13时,日本将这些核污水排入海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严厉谴责。福岛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核素,且有很多放射性核素目前无法处理。
材料二 日本福岛核电站位置图。
(1)①是 岛,②是 岛。
(2)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海,最先受到影响的海洋是 。
(3)核能发电(简称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与火力发电相比,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
体和粉尘。请将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在相应的空格上,完成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示意图。
A.减轻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B.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
C.石油等资源缺乏
① ;② ;③ ;
(4)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日本核污水排海所产生的影响。
18.人地协调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亚洲举办奥运会资格次数最多的国家。为了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理念,项目组委会从日本63个城市“借”了大约40 000块木材用于建筑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村广场的主体结构。日本奥组委收集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并提炼出了金、银、铜,制作成了5 000枚奖牌作为本届夏季奥运会的奖牌。
材料二 下面为日本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2)。
(1)奥运会开幕期间,日本盛行 (填“东南”或“西北”)风。
(2)奥运村广场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木材“借”自日本63个城市,说明日本 资源丰富。日本奖牌由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提炼而成,这是基于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的国情。
(3)引进人脸识别系统缩短安检时间,是第32届东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这体现出日本的 水平高。
(4)试从地形、气候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奥运村广场的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的自然原因。(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即可)
(5)日本能够多次获得举办奥运会资格,试分析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