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埃及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埃及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16:08:30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埃及
一、地跨两洲★
1.位置与领土组成:埃及位于Ⅱ 洲东北部,北临A 海,东临B 海,西邻C利比亚,南邻D苏丹。领土还包括E 运河以东、Ⅰ亚洲西南端的a 半岛。
2.重要性:埃及既是亚、非两洲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 洋与 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3.人文环境:人口约1.04亿(2021年),90%以上是 人,多信奉 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c 位于b 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二、沙漠广布★★
1.沙漠之国: 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
2.人口分布:尼罗河下游 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聚居着全国90%以上的人口。
3.气候:埃及气候 。除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稍多,属 气候以外,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
4.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 ,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 ,主要部门有石油化学、电力、钢铁、 、纺织、食品等。其中, 地位突出。
2.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2)主要农产品:棉花、小麦、甘蔗和水稻等,当地生产的 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地位:埃及旅游业发达, 收入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2.主要旅游资源: 、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以及阿斯旺水坝等。
地跨两洲
  (2024·绥化三模)埃及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小李在查阅地图时发现:苏伊士运河将该国分为两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埃及地跨(   )
A.亚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非洲
C.亚洲和欧洲 D.欧洲和非洲
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海域是(   )
A.红海和地中海
B.地中海和黑海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黑海和里海
沙漠广布
3.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其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尼罗河下游谷地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D.沙漠中的绿洲
发展中的工农业
  综合思维 历史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为了治理尼罗河的泛滥,埃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下面为埃及气候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大坝建成后,下游地区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时间缩短 B.旱涝灾害减少
C.热量条件改善 D.年降水量增加
5.与埃及主要农产品联系最密切的工业部门是(   )
A.汽车制造 B.煤炭开采
C.钢铁冶炼 D.纺织服装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2024·渭南期末)下面图1是埃及的一处名胜古迹的图片,图2是埃及的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1的名胜古迹是(   )
A.狮身人面像 B.金字塔
C.卡纳克神庙 D.阿斯旺大坝
7.下面对埃及名胜古迹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
B.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C.主要沿尼罗河分布
D.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
  (2024·重庆期末)非洲航天局总部于2023年9月落户开罗,中国将与埃及等国合作建设航天发射基地。读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8~10题。
8.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热带
B.地跨亚、非两洲
C.国土四面环海
D.地跨东、西半球
9.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埃及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晴天较多,利于发射
B.沙漠广布,交通便捷
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位置隐秘,便于保密
10.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当地(   )
①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快农业发展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埃及简图,完成11~12题。
11.埃及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种植业发达的“绿色长廊”,其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   )
A.冰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2.埃及盛产优质长绒棉,品质优良,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被誉为“白金”。埃及长绒棉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生长周期长
C.光照充足
D.气温年较差大
  跨学科·历史 我国元代《异域志》记载,勿斯里国(今埃及)“其国百年不见雨,止有一大江,不知其源,水极甘,溢则四十日浸满田,水退而耕”。下图示意中东简图及埃及部分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13~15题。
13.《异域志》里记载的“百年不见雨,止有一大江”,该“大江”是指(   )
A.尼罗河
B.幼发拉底河
C.地中海
D.苏伊士运河
14.该“大江”对埃及的贡献有(   )
①是世界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②灌溉了沿岸的农田 ③带来肥沃的土壤,利于耕作
④为沿岸城市提供生活用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该“大江”孕育了著名的古埃及文明。下列地理事物能体现古埃及文明的是(   )
  (2024·汕头期末)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建筑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典范。读图,完成16~18题。
16.与埃及首都开罗相比,阿拉曼新城的发展优势是(   )
A.邻国众多 B.水源丰富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17.阿拉曼新城建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泥石流频发
B.夏季炎热干燥
C.地势起伏大
D.冬季多暴风雪
18.阿拉曼新城建成后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完善周边基础设施
B.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C.缓解埃及住房压力
D.充分开发沿岸资源
19.区域认知【金砖扩员走进埃及】2024年1月1日,埃及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某中学地理小组搜集了很多关于新成员埃及的资料,了解到埃及经济总量大,发展潜力大,成为其加入金砖国家的重要基础。读埃及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重要位置】
(1)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 ,两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联结了印度洋和 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重要的交通枢纽。
【文明古国】
(2)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流域,位于首都附近的 和 是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遗迹,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是埃及重要的创汇来源。
【重要意义】
(3)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对埃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文材料至少列举两条。
【太阳能发电】
(4)埃及《太阳能发电15年发展计划》指出,到2027年将埃及的太阳能发电量占比提高到占总发电量的20%。埃及传统发电以石油为主,这项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工业部门】
(5)埃及的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食品加工业是埃及历史最悠久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有的同学认为埃及食品加工业比重大,有的同学则认为纺织工业比重大。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第二节 埃及
一、地跨两洲★
1.位置与领土组成:埃及位于Ⅱ 非 洲东北部,北临A 地中 海,东临B 红 海,西邻C利比亚,南邻D苏丹。领土还包括E 苏伊士 运河以东、Ⅰ亚洲西南端的a 西奈 半岛。
2.重要性:埃及既是亚、非两洲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 大西 洋与 印度 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3.人文环境:人口约1.04亿(2021年),90%以上是 阿拉伯 人,多信奉 伊斯兰 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c 开罗 位于b 尼罗河 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二、沙漠广布★★
1.沙漠之国: 沙漠 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
2.人口分布:尼罗河下游 河谷平原 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聚居着全国90%以上的人口。
3.气候:埃及气候 炎热干燥 。除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稍多,属 地中海 气候以外,大部分地区属 热带沙漠 气候。
4.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 地中海 ,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生命之河”。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 南非 ,主要部门有石油化学、电力、钢铁、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 、纺织、食品等。其中, 石油化学 地位突出。
2.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 尼罗河 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2)主要农产品:棉花、小麦、甘蔗和水稻等,当地生产的 长绒棉 以其优良品质享誉世界。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地位:埃及旅游业发达, 国际旅游 收入是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2.主要旅游资源: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以及阿斯旺水坝等。
地跨两洲
  (2024·绥化三模)埃及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小李在查阅地图时发现:苏伊士运河将该国分为两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埃及地跨( B )
A.亚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非洲
C.亚洲和欧洲 D.欧洲和非洲
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海域是( A )
A.红海和地中海
B.地中海和黑海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黑海和里海
沙漠广布
3.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其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C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尼罗河下游谷地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D.沙漠中的绿洲
发展中的工农业
  综合思维 历史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为了治理尼罗河的泛滥,埃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下面为埃及气候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大坝建成后,下游地区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主要原因是( B )
A.光照时间缩短 B.旱涝灾害减少
C.热量条件改善 D.年降水量增加
5.与埃及主要农产品联系最密切的工业部门是( D )
A.汽车制造 B.煤炭开采
C.钢铁冶炼 D.纺织服装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2024·渭南期末)下面图1是埃及的一处名胜古迹的图片,图2是埃及的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1的名胜古迹是( A )
A.狮身人面像 B.金字塔
C.卡纳克神庙 D.阿斯旺大坝
7.下面对埃及名胜古迹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
B.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C.主要沿尼罗河分布
D.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
  (2024·重庆期末)非洲航天局总部于2023年9月落户开罗,中国将与埃及等国合作建设航天发射基地。读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8~10题。
8.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主要位于热带
B.地跨亚、非两洲
C.国土四面环海
D.地跨东、西半球
9.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埃及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
A.晴天较多,利于发射
B.沙漠广布,交通便捷
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位置隐秘,便于保密
10.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当地( D )
①保护生态环境 ②加快农业发展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埃及简图,完成11~12题。
11.埃及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种植业发达的“绿色长廊”,其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 B )
A.冰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2.埃及盛产优质长绒棉,品质优良,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被誉为“白金”。埃及长绒棉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C )
A.雨热同期
B.生长周期长
C.光照充足
D.气温年较差大
  跨学科·历史 我国元代《异域志》记载,勿斯里国(今埃及)“其国百年不见雨,止有一大江,不知其源,水极甘,溢则四十日浸满田,水退而耕”。下图示意中东简图及埃及部分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13~15题。
13.《异域志》里记载的“百年不见雨,止有一大江”,该“大江”是指( A )
A.尼罗河
B.幼发拉底河
C.地中海
D.苏伊士运河
14.该“大江”对埃及的贡献有( D )
①是世界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②灌溉了沿岸的农田 ③带来肥沃的土壤,利于耕作
④为沿岸城市提供生活用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该“大江”孕育了著名的古埃及文明。下列地理事物能体现古埃及文明的是( B )
  (2024·汕头期末)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建筑承建的阿拉曼新城住宅楼举行封顶仪式,阿拉曼新城建设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典范。读图,完成16~18题。
16.与埃及首都开罗相比,阿拉曼新城的发展优势是( C )
A.邻国众多 B.水源丰富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17.阿拉曼新城建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B )
A.泥石流频发
B.夏季炎热干燥
C.地势起伏大
D.冬季多暴风雪
18.阿拉曼新城建成后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B )
A.完善周边基础设施
B.加大长绒棉进口量
C.缓解埃及住房压力
D.充分开发沿岸资源
19.区域认知【金砖扩员走进埃及】2024年1月1日,埃及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某中学地理小组搜集了很多关于新成员埃及的资料,了解到埃及经济总量大,发展潜力大,成为其加入金砖国家的重要基础。读埃及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重要位置】
(1)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 红海 ,两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联结了印度洋和 大西 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重要的交通枢纽。
【文明古国】
(2)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尼罗河 流域,位于首都附近的 金字塔 和 狮身人面像 是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遗迹,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是埃及重要的创汇来源。
【重要意义】
(3)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对埃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文材料至少列举两条。
将埃及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提高生产技术;拉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太阳能发电】
(4)埃及《太阳能发电15年发展计划》指出,到2027年将埃及的太阳能发电量占比提高到占总发电量的20%。埃及传统发电以石油为主,这项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埃及位于地中海沿岸,小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时间较长,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等等。
【工业部门】
(5)埃及的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食品加工业是埃及历史最悠久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有的同学认为埃及食品加工业比重大,有的同学则认为纺织工业比重大。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纺织工业比重大,理由:埃及盛产棉花,发展纺织工业的原料丰富。(或食品加工业比重大,理由:食品加工业是埃及历史最悠久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当地食品加工业原材料较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