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了解地区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了解地区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16:10:09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了解地区
  本章内容是了解地区,通过学习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了解这些地区的位置与组成、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各区域的地理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域联系;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归纳各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继而树立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地区的地理位置,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根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 以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024·辽阳期末)2024年10月17日,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一周年。读图,完成1~3题。
1.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寒潮雪灾 ③高温潮湿 ④地震、火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据图可知,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地形地势
C.气候 D.河流分布
3.雅万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及开通后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②改善当地的运输条件,缩短雅加达到万隆的通行时间
③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劳动力
④无法盈利,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菏泽期中)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
D.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5.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位中国商人到印度考察时发现该国气候炎热,食品不易保存,大多制成罐头出售。于是他回国之后准备向该国出口罐头,你认为不宜向该国出口的罐头是(   )
A.水果罐头 B.鱼肉罐头
C.鸡肉罐头 D.牛肉罐头
  (2024·东营二模)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层遍布,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沙漠玫瑰”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如图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沙漠玫瑰”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根据以上材料,判断索科特拉岛的植被类型为(   )
A.热带草原 B.热带荒漠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7.“沙漠玫瑰”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主要有利于(   )
A.散热 B.耐酷寒
C.减少水分蒸发 D.防风沙
  (济宁期末)读欧洲西部图,完成8~9题。
8.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畜牧业发达 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9.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葡萄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是阿尔卑斯山脉
C.夏季可以到③意大利享受日光浴
D.在④法国可以去看比萨斜塔,参观凯旋门
  (2024·德州模拟)为纪念100多年前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位于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下面为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在“最先到达南极点”的探险竞赛中(   )
A.二人均选择在7-8月向南极点进发
B.二人的出发地点均选在了大西洋沿岸
C.阿蒙森行进方向总体为自西南向东北
D.斯科特在(81°S,165°E)附近遇难
11.人地协调观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过度捕杀、燃油泄漏、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保护极地环境,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
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制作生物标本
12.(2024·青岛期末)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据卫星监测,2023年 (9月),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下面为北极熊栖息地示意图和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 生物与环境
(1)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至少两条)
探究二 环境与生活
  北极熊常年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
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
(2)北极熊生活区域海冰分布较广的原因是 。据北极熊栖息地示意图判断,纬度越高,北极熊的栖息地越 (填“稳定”或“不稳定”)。
探究三 气候变化与环境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3)1980年以来,北极海冰的面积呈现 的变化趋势,造成北极海冰变化的气候原因是 。
(4)为有效保护北极地区海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倡导 。(至少两条)
  (2024·烟台中考)爱好地理的小明从网上查到了一幅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从图中可知该岛(   )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气候干旱
C.地势东高西低 D.海岸线平直
14.小明发现苏门答腊岛物产丰富。图中(106°E,2°S)附近分布的是(   )
A.天然橡胶 B.油棕
C.石油 D.锡矿
15.小明推测苏门答腊岛是地震多发区,图中能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是(   )
A.矿产丰富 B.沼泽广布
C.火山较多 D.河流较多
  新情境·趣味见闻 (2024·广东中考)斯里兰卡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重要的亚洲象栖息地。“象粪纸”是一种利用大象粪便生产的纸张,因制作精美而成为斯里兰卡的名牌产品。下面为斯里兰卡亚洲象活动范围分布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亚洲象在斯里兰卡的主要活动范围是(   )
A.中部山地 B.西部丘陵
C.西南部高原 D.东部、北部平原
17.亚洲象在斯里兰卡生存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适宜,食物丰富
B.海面广阔,水源充足
C.地形崎岖,栖息地广
D.土壤疏松,觅食方便
18.斯里兰卡生产“象粪纸”能够(   )
①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 ②化废为宝,善用资源 ③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④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聊城中考)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与东亚“油”好往来。读图,完成19~20题。
19.有关西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美、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
B.输出到东亚的石油经过甲地霍尔木兹海峡
C.国家均为阿拉伯国家
D.“水比油贵”,适宜发展畜牧业
20.图中①②③地区都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势平坦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2024·宁夏中考)欧洲西部多雨多雾,气候潮湿,晴天少,阳光成为稀罕物,当地人们喜欢到海滨沙滩沐浴阳光。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沐浴阳光,因为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22.距离欧洲西部最近的阳光浴场位于(   )
A.北冰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2024·菏泽中考)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踏上科考征程。按照计划,相关作业队员将于12月中旬抵达秦岭站建设区域,并在60天内完成建设任务。下图示意中国第40次赴南极科考航线。据此,完成23~24题。
23.“雪龙”号科考船在向南极秦岭站航行中途经(   )
A.东海 太平洋 B.渤海 太平洋
C.黄海 大西洋 D.南海 大西洋
24.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可能是(   )
A.漫漫长夜 B.寒风凛冽
C.烈日炎炎 D.阴雨连绵
25.(2024·陕西中考)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如图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下面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气候的特征。
(2)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
(3)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6.(2024·成都中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洋;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其地形类型为 ,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图中B是 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围场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3)请写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写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第八章  了解地区
  本章内容是了解地区,通过学习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了解这些地区的位置与组成、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各区域的地理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域联系;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归纳各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继而树立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地区的地理位置,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根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 以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024·辽阳期末)2024年10月17日,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一周年。读图,完成1~3题。
1.雅万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C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寒潮雪灾 ③高温潮湿 ④地震、火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据图可知,影响雅万高铁线路选址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城市分布 B.地形地势
C.气候 D.河流分布
3.雅万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及开通后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
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②改善当地的运输条件,缩短雅加达到万隆的通行时间
③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劳动力
④无法盈利,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菏泽期中)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是世界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
D.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5.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位中国商人到印度考察时发现该国气候炎热,食品不易保存,大多制成罐头出售。于是他回国之后准备向该国出口罐头,你认为不宜向该国出口的罐头是( D )
A.水果罐头 B.鱼肉罐头
C.鸡肉罐头 D.牛肉罐头
  (2024·东营二模)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层遍布,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沙漠玫瑰”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如图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沙漠玫瑰”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根据以上材料,判断索科特拉岛的植被类型为( B )
A.热带草原 B.热带荒漠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7.“沙漠玫瑰”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主要有利于( C )
A.散热 B.耐酷寒
C.减少水分蒸发 D.防风沙
  (济宁期末)读欧洲西部图,完成8~9题。
8.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畜牧业发达 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9.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葡萄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是阿尔卑斯山脉
C.夏季可以到③意大利享受日光浴
D.在④法国可以去看比萨斜塔,参观凯旋门
  (2024·德州模拟)为纪念100多年前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位于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下面为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在“最先到达南极点”的探险竞赛中( D )
A.二人均选择在7-8月向南极点进发
B.二人的出发地点均选在了大西洋沿岸
C.阿蒙森行进方向总体为自西南向东北
D.斯科特在(81°S,165°E)附近遇难
11.人地协调观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过度捕杀、燃油泄漏、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保护极地环境,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
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制作生物标本
12.(2024·青岛期末)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据卫星监测,2023年 (9月),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下面为北极熊栖息地示意图和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 生物与环境
(1)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至少两条)
冰雪世界、严寒、大风、干燥等。
探究二 环境与生活
  北极熊常年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
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
(2)北极熊生活区域海冰分布较广的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海水易结冰 。据北极熊栖息地示意图判断,纬度越高,北极熊的栖息地越 不稳定  (填“稳定”或“不稳定”)。
探究三 气候变化与环境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3)1980年以来,北极海冰的面积呈现 减小 的变化趋势,造成北极海冰变化的气候原因是 全球气候变暖 。
(4)为有效保护北极地区海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倡导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至少两条)
  (2024·烟台中考)爱好地理的小明从网上查到了一幅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从图中可知该岛( A )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气候干旱
C.地势东高西低 D.海岸线平直
14.小明发现苏门答腊岛物产丰富。图中(106°E,2°S)附近分布的是( D )
A.天然橡胶 B.油棕
C.石油 D.锡矿
15.小明推测苏门答腊岛是地震多发区,图中能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是( C )
A.矿产丰富 B.沼泽广布
C.火山较多 D.河流较多
  新情境·趣味见闻 (2024·广东中考)斯里兰卡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重要的亚洲象栖息地。“象粪纸”是一种利用大象粪便生产的纸张,因制作精美而成为斯里兰卡的名牌产品。下面为斯里兰卡亚洲象活动范围分布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亚洲象在斯里兰卡的主要活动范围是( D )
A.中部山地 B.西部丘陵
C.西南部高原 D.东部、北部平原
17.亚洲象在斯里兰卡生存的有利条件是( A )
A.气候适宜,食物丰富
B.海面广阔,水源充足
C.地形崎岖,栖息地广
D.土壤疏松,觅食方便
18.斯里兰卡生产“象粪纸”能够( C )
①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 ②化废为宝,善用资源 ③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④促进野生动物的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聊城中考)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与东亚“油”好往来。读图,完成19~20题。
19.有关西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地处亚、美、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
B.输出到东亚的石油经过甲地霍尔木兹海峡
C.国家均为阿拉伯国家
D.“水比油贵”,适宜发展畜牧业
20.图中①②③地区都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C )
A.地势平坦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2024·宁夏中考)欧洲西部多雨多雾,气候潮湿,晴天少,阳光成为稀罕物,当地人们喜欢到海滨沙滩沐浴阳光。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欧洲西部的人们喜欢沐浴阳光,因为当地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C )
22.距离欧洲西部最近的阳光浴场位于( B )
A.北冰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2024·菏泽中考)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踏上科考征程。按照计划,相关作业队员将于12月中旬抵达秦岭站建设区域,并在60天内完成建设任务。下图示意中国第40次赴南极科考航线。据此,完成23~24题。
23.“雪龙”号科考船在向南极秦岭站航行中途经( A )
A.东海 太平洋 B.渤海 太平洋
C.黄海 大西洋 D.南海 大西洋
24.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可能是( B )
A.漫漫长夜 B.寒风凛冽
C.烈日炎炎 D.阴雨连绵
25.(2024·陕西中考)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如图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下面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2)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
距离近;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产量大;多华人华侨;贸易往来便利;等等。
(3)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地域,其中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6.(2024·成都中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大西 洋;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 ,其地形类型为 平原 ,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全年温和湿润 。
(2)图中B是 地中 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请说明你的理由。
赞成。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或:不赞成。板块运动地质演变漫长,难以预测结果。)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围场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3)请写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
有利于牧草生长;合理调整各种用地规模;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写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