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走近国家
本章内容为认识国家,属于世界区域地理部分的国家内容,是世界地理概况部分的落脚点。通过学习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其共性、区别及差异,既总结了国家的一般学习方法,又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最后通过知识迁移的办法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环境保护等。从而引导学生真正掌握一般国家的学习方法。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人地协调观 利用实例,分析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综合思维 说出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说明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域联系及其意义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出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它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差异,分析热量差异及降水差异,并结合地形、气候分析经济发展条件
地理实践力 联系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2024·宿迁三模)宿迁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研学点分布图和“合掌造”景观图,完成1~4题。
1.本次研学旅行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秋季
2.“合掌造”斜坡式的“人”字形屋顶,陡峭且坡度大,主要为了( )
A.冬季采光
B.冬季减少积雪堆积
C.夏季纳凉
D.夏季减轻地震危害
3.据图可知,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从日本海来的水汽在背风坡形成降水
C.多火山地震,温泉多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
4.新潟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 ②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 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④冬季山区积雪厚,害虫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怀化月考)埃及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尼罗河河谷及入海口附近是埃及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读埃及地图和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5~6题。
5.据图文材料判断,尼罗河水资源最丰富的月份是( )
A.1月份 B.4月份
C.8月份 D.11月份
6.图中埃及文物古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多分布在尼罗河附近
B.沿红海分布
C.沿地中海分布
D.分布没有特点
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表示计划建设俄罗斯国内的首条高铁。首条高铁线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途中经过特维尔、博罗维奇等重要城市,计划在2027年建成通车。下面为俄罗斯示意图及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图。读图,完成7~8题。
7.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选线在首都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间的原因是( )
A.便于矿产资源的运输
B.沿线城市和人口密集
C.路线较短,占用耕地少
D.途经山地,建设难度较小
8.结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该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遇到洪水灾害 ②突降暴雪 ③沿线多冻土 ④多沙尘天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4·渭南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读法国主要汽车制造业分布图和法国地形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法国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部地区
B.该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部边境有阿尔卑斯山脉
C.该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该国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0.法国的汽车制造业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 B.加龙河沿岸
C.中央高原 D.国土北部
(2024·中山期末)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但美国某咖啡品牌零售商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下面是美国本土位置及咖啡生长习性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
A.从西往东逐渐减少
B.从东往西逐渐减少
C.从南往北逐渐减少
D.从北往南逐渐减少
12.限制美国本土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13.美国发展咖啡产业最有竞争力的条件是( )
A.劳动力充足 B.气候适宜
C.加工、管理水平高 D.海陆交通便利
(2024·烟台期末)读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Ⅰ农牧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
B.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C.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D.沿海有暖流流经
15.与Ⅳ农牧带相比,Ⅱ农牧带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草场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土地租金低 D.靠近消费市场
(2024·长春期末)读巴西农产品和矿产品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巴西向中国输出的商品中,矿产品占比最高。满载铁矿石的巴西货轮驶往中国,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最有可能经过的重要海洋通道是( )
A.巴拿马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好望角 D.霍尔木兹海峡
17.人地协调观 亚马孙平原是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区,如果不加限制地毁林开荒,导致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尘暴加剧
B.木材出口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
C.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
D.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劳动力不足
(2024·宿迁中考)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据此,完成18~19题。
18.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19.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2024·滨州中考)2023年,俄罗斯通过升级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中国投资者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读俄罗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资源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以下属于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B.河流众多,航运发达
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21.中国投资者可依托当地优势投资的项目是( )
A.服装制造 B.电脑软件
C.石油化工 D.畜牧养殖
22.(2024·潍坊中考)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法国的是( )
A.宏伟的凡尔赛宫
B.色彩迷人的艾尔斯巨石
C.神奇的卢克索古城
D.面向大海的美人鱼铜像
(2024·遂宁中考)66号公路东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矶,全长约3 943千米,是连接美国本土东西部重要的交通干线。下面为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66号公路( )
A.东部路段多隧道
B.西部路段坡度较小
C.到达了美国硅谷
D.穿过了密西西比河
24.沿66号公路到东北部地区,当地乳畜业发达。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冷湿,牧草茂盛 ②劳动力丰富,便于加工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靠近玉米带,饲料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福建中考)巴西人口众多,但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近年来,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读图,完成25~27题。
25.中国甲汽车公司选择在巴西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技术先进 B.气候宜人
C.农产品丰富 D.市场广阔
26.适合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的地区是( )
A.巴西东南沿海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北部 D.巴西高原西部
27.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给巴西带来的影响有( )
①降低土地价格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降低工人收入 ④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4·黔东南州中考)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下面为埃及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是地跨两大洲的非洲国家,地处非洲的 (填方位)部,北临 ,东临 ,其境内的 运河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2)埃及的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主要部门有石油、电力、纺织等,其中, 工业地位突出。
(3)尼罗河的流向是 ,并在河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平原。埃及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三角洲地带。
29.新考向·区域对比 (2024·聊城中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法国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异同点。(从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法国的地形特征,写出判断依据。
(3)法国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可见两国 (农业部门)发达。结合图示信息,描述澳大利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
30.跨学科·物理 (2024·湖北中考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借助西风 开发风能】
风力发电条件与风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法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常年盛行较为稳定的偏西风,风能蕴含量较为丰富,但风力发电条件地域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法国及周边区域。
(1)与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法国东部山区风力较 ,是因为其多位于山地的 坡。
【结构调整 能源转型】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能够改变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法国对能源矿产的使用。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法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2)请简述法国发展风力发电对大气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九章 走近国家
本章内容为认识国家,属于世界区域地理部分的国家内容,是世界地理概况部分的落脚点。通过学习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其共性、区别及差异,既总结了国家的一般学习方法,又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最后通过知识迁移的办法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环境保护等。从而引导学生真正掌握一般国家的学习方法。
核心素养 目标提炼
人地协调观 利用实例,分析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综合思维 说出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说明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域联系及其意义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出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它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差异,分析热量差异及降水差异,并结合地形、气候分析经济发展条件
地理实践力 联系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2024·宿迁三模)宿迁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读研学点分布图和“合掌造”景观图,完成1~4题。
1.本次研学旅行的季节为( C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秋季
2.“合掌造”斜坡式的“人”字形屋顶,陡峭且坡度大,主要为了( B )
A.冬季采光
B.冬季减少积雪堆积
C.夏季纳凉
D.夏季减轻地震危害
3.据图可知,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从日本海来的水汽在背风坡形成降水
C.多火山地震,温泉多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
4.新潟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 B )
①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 ②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 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④冬季山区积雪厚,害虫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怀化月考)埃及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尼罗河河谷及入海口附近是埃及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读埃及地图和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5~6题。
5.据图文材料判断,尼罗河水资源最丰富的月份是( C )
A.1月份 B.4月份
C.8月份 D.11月份
6.图中埃及文物古迹的分布特点是( A )
A.多分布在尼罗河附近
B.沿红海分布
C.沿地中海分布
D.分布没有特点
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表示计划建设俄罗斯国内的首条高铁。首条高铁线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途中经过特维尔、博罗维奇等重要城市,计划在2027年建成通车。下面为俄罗斯示意图及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图。读图,完成7~8题。
7.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选线在首都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间的原因是( B )
A.便于矿产资源的运输
B.沿线城市和人口密集
C.路线较短,占用耕地少
D.途经山地,建设难度较小
8.结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该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D )
①遇到洪水灾害 ②突降暴雪 ③沿线多冻土 ④多沙尘天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4·渭南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读法国主要汽车制造业分布图和法国地形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法国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部地区
B.该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部边境有阿尔卑斯山脉
C.该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该国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0.法国的汽车制造业主要分布在( D )
A.地中海沿岸 B.加龙河沿岸
C.中央高原 D.国土北部
(2024·中山期末)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但美国某咖啡品牌零售商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下面是美国本土位置及咖啡生长习性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大致是( B )
A.从西往东逐渐减少
B.从东往西逐渐减少
C.从南往北逐渐减少
D.从北往南逐渐减少
12.限制美国本土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是( D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13.美国发展咖啡产业最有竞争力的条件是( C )
A.劳动力充足 B.气候适宜
C.加工、管理水平高 D.海陆交通便利
(2024·烟台期末)读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Ⅰ农牧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A )
A.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
B.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C.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D.沿海有暖流流经
15.与Ⅳ农牧带相比,Ⅱ农牧带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 D )
A.草场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土地租金低 D.靠近消费市场
(2024·长春期末)读巴西农产品和矿产品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巴西向中国输出的商品中,矿产品占比最高。满载铁矿石的巴西货轮驶往中国,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最有可能经过的重要海洋通道是( A )
A.巴拿马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好望角 D.霍尔木兹海峡
17.人地协调观 亚马孙平原是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区,如果不加限制地毁林开荒,导致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C )
A.沙尘暴加剧
B.木材出口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
C.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
D.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劳动力不足
(2024·宿迁中考)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据此,完成18~19题。
18.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B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19.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D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2024·滨州中考)2023年,俄罗斯通过升级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中国投资者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地区。读俄罗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资源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以下属于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 )
A.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B.河流众多,航运发达
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21.中国投资者可依托当地优势投资的项目是( C )
A.服装制造 B.电脑软件
C.石油化工 D.畜牧养殖
22.(2024·潍坊中考)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法国的是( A )
A.宏伟的凡尔赛宫
B.色彩迷人的艾尔斯巨石
C.神奇的卢克索古城
D.面向大海的美人鱼铜像
(2024·遂宁中考)66号公路东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矶,全长约3 943千米,是连接美国本土东西部重要的交通干线。下面为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66号公路( D )
A.东部路段多隧道
B.西部路段坡度较小
C.到达了美国硅谷
D.穿过了密西西比河
24.沿66号公路到东北部地区,当地乳畜业发达。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C )
①气候冷湿,牧草茂盛 ②劳动力丰富,便于加工 ③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④靠近玉米带,饲料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福建中考)巴西人口众多,但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近年来,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读图,完成25~27题。
25.中国甲汽车公司选择在巴西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D )
A.技术先进 B.气候宜人
C.农产品丰富 D.市场广阔
26.适合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的地区是( A )
A.巴西东南沿海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北部 D.巴西高原西部
27.中国甲汽车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给巴西带来的影响有( C )
①降低土地价格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降低工人收入 ④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24·黔东南州中考)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下面为埃及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是地跨两大洲的非洲国家,地处非洲的 东北 (填方位)部,北临 地中海 ,东临 红海 ,其境内的 苏伊士 运河是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2)埃及的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主要部门有石油、电力、纺织等,其中, 石油化学 工业地位突出。
(3)尼罗河的流向是 自南向北 ,并在河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平原。埃及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尼罗河 谷地和三角洲地带。
29.新考向·区域对比 (2024·聊城中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法国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异同点。(从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
半球位置相同点:都位于东半球;不同点:法国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纬度位置相同点:都有温带、中纬度地区;不同点:澳大利亚有热带、低纬度地区,法国没有热带、低纬度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法国的地形特征,写出判断依据。
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判断依据:西北部多平原且面积广阔,东南部多山地、丘陵,河流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3)法国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可见两国 畜牧业 (农业部门)发达。结合图示信息,描述澳大利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充足。
30.跨学科·物理 (2024·湖北中考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借助西风 开发风能】
风力发电条件与风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法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常年盛行较为稳定的偏西风,风能蕴含量较为丰富,但风力发电条件地域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法国及周边区域。
(1)与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法国东部山区风力较 小 ,是因为其多位于山地的 背风 坡。
【结构调整 能源转型】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能够改变法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法国对能源矿产的使用。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法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2)请简述法国发展风力发电对大气可能带来的影响。
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