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自我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东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B.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C.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D.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下列序号代表季风气候的是( C )
A.①②③ B.④⑧⑨ C.④⑤⑦ D.③⑥⑨
3.“在亚洲的同一天里,⑤地的人因炎热而纳凉,③地的人因寒冷而烤火,⑥地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①地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A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受夏季风影响
人地协调观 非洲的某些地区,农民在湿季来临前挖掘半月形的鱼鳞坑(俗称“扎坑”),在坑中填充粪便、秸秆等以改良土壤,应对干季缺水,遏制土地荒漠化,提高粮食产量。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扎坑”景观图,完成4~5题。
4.关于非洲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尼罗河流域全年降水多,流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原广布
D.以赤道为轴,气候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5.关于“扎坑”所在位置及作用判断正确的是( C )
A.①处——便于种植庄稼
B.②处——加快排水速度
C.③处——截留湿季降水
D.④处——增加耕地面积
读某大洲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大部分位于热带
C.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D.与南极洲相连
7.关于图中橡胶园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B.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地区。读图,完成8~9题。
8.东南亚( D )
A.由中南半岛与菲律宾群岛组成
B.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D.④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9.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河流经越南首都金边
B.②城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③国盛产蕉麻、椰子
D.河流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2024·景德镇期末)读南亚略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国是( D )
A.巴基斯坦 B.斯里兰卡
C.不丹 D.印度
11.下列关于甲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大部分居民信仰佛教
B.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C.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D.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
12.南亚的乞拉朋齐号称世界“雨极”,该地降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处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处在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C.位于赤道附近
D.处在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2024·潍坊中考)2024年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三国之旅。匈牙利是欧盟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及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的国家,中国一企业把面向欧盟市场的高端新能源巴士生产基地建在匈牙利,给两国都带来良好收益。下面为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位置图(图1),匈牙利简图(图2)。据此,完成13~14题。
13.匈牙利的铁路与公路( D )
A.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纵横交错成网格状
C.成为河运的有效辅助
D.以首都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14.匈牙利吸引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D )
A.廉价的劳动力 B.便捷的海洋运输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当地政策的支持
15.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在南极洲开发旅游,可行的项目有( B )
①近距离观察企鹅的生活习性 ②居住因纽特人的民居 ③亲身体验“午夜太阳” ④参观中国黄河科考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4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河流①-⑧分别注入太平洋、 印度洋 和北冰洋,形成 辐射 状水系,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中部高,四周低 。(3分)
(2)乙图中A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 巴拿马 运河。非洲中南部的人种主要是 黑色人种 。(3分)
(3)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气候类型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纬度位置低,位于热带、亚热带 。(4分)
(4)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请从以下两种民居中任选一种,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4分)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
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
茅草屋: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通风散热。
高脚屋: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多蚊虫,竹子是当地常见植被,为民居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高脚屋有利于通风、防潮、散热。(任选一种,分析合理即可)
17.(12分)地理学习中常用到比较法。读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两地自然环境,完成下表。(6分)
比较项目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位置 两大半岛均有北回归线穿过,南临印度洋
地形 以高原为主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① 高原
气候类型 ②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无流区广大 恒河、印度河
矿产资源种类 ③ 石油 煤、铁、锰
(2)探究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阿拉伯半岛国家严重缺水,他们主要通过 海水淡化、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等(选填一个) (填一个)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印度半岛却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气候原因是 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某些年份季风特别强势,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导致印度半岛发生洪涝灾害 。(3分)
②波斯湾沿岸国家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海洋运输向世界各地出口矿产资源,会经过甲 霍尔木兹 海峡。而南亚的经济来源之一是依靠工业,请从水源、交通、资源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印度半岛乙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3分)
从水源角度来看,当地有恒河流经,水源充足,可以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从交通条件来看,当地地处沿海地区,交通运输方便;从资源储备来看,当地有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制造钢铁的原材料丰富。(回答一点即可)
18.(17分)新考向·区域对比 下面为欧洲西部地形(图1)与东南亚示意图、世界部分区域景观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位于 中 (填“低”“中”或“高”)纬度,西临 大西 洋,居民喜好食用奶酪等乳制品,这与当地发达的 畜牧业 (农业部门)有关。(3分)
(2)中南半岛地势特点为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的流向大多是 由北向南 。(4分)
(3)东南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其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气候湿热 、 水源充足 。(6分)
(4)欧洲西部与东南亚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图3中的旅游景点与图1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分布为
A ② ,B ① ,C ③ ,D ④ 。(4分)
19.(12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南极地区环境特点补全框图中的内容。(2分)
① 高 ;② 高 。
(2)2024年4月,“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归来,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科考人员选择在北半球冬半年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温度较高;白昼时间长。
(3)科考人员发现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主要原因是 全球气候变暖 。(2分)
(4)“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请你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4分)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使用新能源;等等。期中自我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B.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C.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D.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大洲,下列序号代表季风气候的是( )
A.①②③ B.④⑧⑨ C.④⑤⑦ D.③⑥⑨
3.“在亚洲的同一天里,⑤地的人因炎热而纳凉,③地的人因寒冷而烤火,⑥地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①地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受夏季风影响
人地协调观 非洲的某些地区,农民在湿季来临前挖掘半月形的鱼鳞坑(俗称“扎坑”),在坑中填充粪便、秸秆等以改良土壤,应对干季缺水,遏制土地荒漠化,提高粮食产量。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扎坑”景观图,完成4~5题。
4.关于非洲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尼罗河流域全年降水多,流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原广布
D.以赤道为轴,气候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5.关于“扎坑”所在位置及作用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便于种植庄稼
B.②处——加快排水速度
C.③处——截留湿季降水
D.④处——增加耕地面积
读某大洲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大部分位于热带
C.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D.与南极洲相连
7.关于图中橡胶园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B.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地区。读图,完成8~9题。
8.东南亚( )
A.由中南半岛与菲律宾群岛组成
B.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D.④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9.下列有关东南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经越南首都金边
B.②城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③国盛产蕉麻、椰子
D.河流中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2024·景德镇期末)读南亚略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国是( )
A.巴基斯坦 B.斯里兰卡
C.不丹 D.印度
11.下列关于甲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居民信仰佛教
B.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C.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D.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
12.南亚的乞拉朋齐号称世界“雨极”,该地降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B.处在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C.位于赤道附近
D.处在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2024·潍坊中考)2024年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三国之旅。匈牙利是欧盟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及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的国家,中国一企业把面向欧盟市场的高端新能源巴士生产基地建在匈牙利,给两国都带来良好收益。下面为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位置图(图1),匈牙利简图(图2)。据此,完成13~14题。
13.匈牙利的铁路与公路( )
A.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纵横交错成网格状
C.成为河运的有效辅助
D.以首都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14.匈牙利吸引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
A.廉价的劳动力 B.便捷的海洋运输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当地政策的支持
15.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在南极洲开发旅游,可行的项目有( )
①近距离观察企鹅的生活习性 ②居住因纽特人的民居 ③亲身体验“午夜太阳” ④参观中国黄河科考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4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河流①-⑧分别注入太平洋、 和北冰洋,形成 状水系,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3分)
(2)乙图中A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 运河。非洲中南部的人种主要是 。(3分)
(3)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 。(4分)
(4)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请从以下两种民居中任选一种,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4分)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
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
17.(12分)地理学习中常用到比较法。读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两地自然环境,完成下表。(6分)
比较项目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位置 两大半岛均有北回归线穿过,南临印度洋
地形 以高原为主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①
气候类型 ② 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无流区广大 恒河、印度河
矿产资源种类 ③ 煤、铁、锰
(2)探究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阿拉伯半岛国家严重缺水,他们主要通过 (填一个)等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印度半岛却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气候原因是 。(3分)
②波斯湾沿岸国家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海洋运输向世界各地出口矿产资源,会经过甲 海峡。而南亚的经济来源之一是依靠工业,请从水源、交通、资源任选一个方面分析印度半岛乙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3分)
18.(17分)新考向·区域对比 下面为欧洲西部地形(图1)与东南亚示意图、世界部分区域景观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位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西临 洋,居民喜好食用奶酪等乳制品,这与当地发达的 (农业部门)有关。(3分)
(2)中南半岛地势特点为 ,河流的流向大多是 。(4分)
(3)东南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其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6分)
(4)欧洲西部与东南亚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图3中的旅游景点与图1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分布为
A ,B ,C ,D 。(4分)
19.(12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南极地区环境特点补全框图中的内容。(2分)
① ;② 。
(2)2024年4月,“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归来,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科考人员选择在北半球冬半年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科考人员发现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主要原因是 。(2分)
(4)“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请你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