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一 区域对比专练
一、选择题
读甲、乙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甲大洲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
B.乙大洲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甲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D.两大洲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2.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人文特色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甲大洲经济落后,除南非外都是发展中国家
B.甲大洲北部是黑种人的故乡
C.乙大洲以混血人种为主
D.乙大洲最大国家的首都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
“熊哥”和“鹅弟”是一对网友,它们的住所离得非常遥远。读“熊哥”与“鹅弟”某次网聊对话,完成3~4题。
3.“熊哥”能向北极点“越游越近”的主要原因是( D )
A.冰雪增多 B.食物充足
C.降水减少 D.气候变暖
4.“鹅弟”比“熊哥”更耐寒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家乡( B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海域广 D.冰层薄
读四个地区轮廓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B.乙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丙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丁地区有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地区发达国家众多,服务业是支柱产业
B.乙地区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喜食米饭
C.丙地区文化多元,战事频繁
D.丁地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2024·东营中考)日本和新西兰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读图,完成7~9题。
7.日本和新西兰的自然环境有许多共同之处,对其描述正确的有( A )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地热资源丰富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对新西兰社会经济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B.制造业是其支柱产业
C.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国内消费市场广大
9.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下列关于日本工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西部沿海工业中心密集
B.主要出口服装、电子产品
C.多数产业为劳动密集型
D.依靠资金、技术优势,不断布局海外市场
(2024·聊城期末)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图1)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完成10~11题。
10.图示信息显示澳大利亚、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B )
A.机械化程度高 B.生产区域专门化
C.耗用劳动力少 D.商品率高
11.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和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区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D )
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
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
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
读英国、日本简图及伦敦气候资料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两国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都主要位于中纬度
C.两国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D.两国都是发达国家
13.两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 )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B.两国工业均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附近
D.英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14.英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地形以高原为主,草原广阔
B.受当地饮食习惯的影响
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二、综合题
15.(2024·德州期末)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是② 霍尔木兹 海峡,运输到我国的最短路径还需经过 ③马六甲 (填序号和名称)海峡。
(2)图甲中A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热带沙漠气候 ,因此该地区 水 资源紧缺。针对此种情况,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写出自己的建议: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等等 。(一条即可)
(3)图乙中B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热带季风气候 ,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 河口三角洲 地区。
(4)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④国家的著名旅游景点: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
16.(2024·济宁期末)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示意俄罗斯概况和巴西概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俄罗斯纬度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的描述,仿写巴西的纬度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示例】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50°-70°N,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仿写:巴西大部分地区 处于10°N-35°S,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大致西北低、东南高 。
(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俄罗斯和巴西的主要农作物不同。将下列农作物分别填在相应国家的横线上。(只填写序号)
①咖啡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春小麦
俄罗斯: ②④ ;巴西: ①③ 。
(3)俄罗斯和巴西矿产资源丰富,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都很发达。说明这些工业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主要接近其原料产地分布。
(4)通常,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较多,但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从气候角度分析两大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原因。
西西伯利亚平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凉爽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气温年较差大,不适宜人类居住;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专项一 区域对比专练
一、选择题
读甲、乙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大洲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
B.乙大洲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甲大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D.两大洲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2.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人文特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大洲经济落后,除南非外都是发展中国家
B.甲大洲北部是黑种人的故乡
C.乙大洲以混血人种为主
D.乙大洲最大国家的首都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
“熊哥”和“鹅弟”是一对网友,它们的住所离得非常遥远。读“熊哥”与“鹅弟”某次网聊对话,完成3~4题。
3.“熊哥”能向北极点“越游越近”的主要原因是( )
A.冰雪增多 B.食物充足
C.降水减少 D.气候变暖
4.“鹅弟”比“熊哥”更耐寒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家乡(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海域广 D.冰层薄
读四个地区轮廓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B.乙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丙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丁地区有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发达国家众多,服务业是支柱产业
B.乙地区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喜食米饭
C.丙地区文化多元,战事频繁
D.丁地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2024·东营中考)日本和新西兰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读图,完成7~9题。
7.日本和新西兰的自然环境有许多共同之处,对其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地热资源丰富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对新西兰社会经济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B.制造业是其支柱产业
C.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国内消费市场广大
9.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下列关于日本工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沿海工业中心密集
B.主要出口服装、电子产品
C.多数产业为劳动密集型
D.依靠资金、技术优势,不断布局海外市场
(2024·聊城期末)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图1)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完成10~11题。
10.图示信息显示澳大利亚、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高 B.生产区域专门化
C.耗用劳动力少 D.商品率高
11.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和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区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
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
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
读英国、日本简图及伦敦气候资料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国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都主要位于中纬度
C.两国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D.两国都是发达国家
13.两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B.两国工业均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附近
D.英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14.英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草原广阔
B.受当地饮食习惯的影响
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二、综合题
15.(2024·德州期末)西亚和东南亚是亚洲的两个重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地区最丰富的能源资源——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是② 海峡,运输到我国的最短路径还需经过 (填序号和名称)海峡。
(2)图甲中A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因此该地区 资源紧缺。针对此种情况,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写出自己的建议: 。(一条即可)
(3)图乙中B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 地区。
(4)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④国家的著名旅游景点: 。
16.(2024·济宁期末)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示意俄罗斯概况和巴西概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俄罗斯纬度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的描述,仿写巴西的纬度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示例】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50°-70°N,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仿写:巴西大部分地区 。
(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俄罗斯和巴西的主要农作物不同。将下列农作物分别填在相应国家的横线上。(只填写序号)
①咖啡 ②甜菜 ③甘蔗 ④春小麦
俄罗斯: ;巴西: 。
(3)俄罗斯和巴西矿产资源丰富,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都很发达。说明这些工业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4)通常,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较多,但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从气候角度分析两大平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