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16: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2月开学收心考试


n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耕读模式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意味着两者的相辅相成。耕读文化是建立在农业

文明基础上,以半耕半读为生活方式、以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模式。
耕读之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学家提倡贤者与民众并

耕,进行耕读教育。许行著有农耕技术教材《野老十七篇》,是我国农耕文化教育的开山之作。

到了汉代,耕读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汉高祖、文帝、武帝等亲自参与农耕,积极推广耕读救育。当
时涌现出许多农耕人才,以诸葛亮躬耕陇亩为代表。实际上历朝历代都重视耕读教育,家庭教

$
育的书籍中多数都有耕读结合的劝导,还出现了不少农学家及古农书,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正是由于耕读教育的接续传递,中华文化才源远流长。
耕读内涵也在逐渐丰富,不仅包括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还崇尚耕读持家、追求精进、敬祖
睦邻、劝善远恶等精神理念。知识分子从农耕中获取了许多实用的农业技术,并提出具有哲学
意义的农学思想。尤其在宋代,耕读文化广为普及。一些知识分子晴天白昼在乡间躬耕自食,
雨歇夜晚则揆写农书,总结生产经验。如陈翥写出世界第一部研究泡桐的专著《桐谱》,刘蒙写
出菊花专著《菊谱》。耕读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知识、知识分子大量进入
农业生产领域,增添了农业的文化含量,促进了农业发展。
耕读文化体现了“耕为本务”“读可荣身”等价值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的道德价

值趋向。遍布农家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表明耕读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程度。
(摘编自狄永《古代的耕读文化》)
【高一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5-L-514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