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3.2 物态变化(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一般有三态;
2、了解物质的三态间是可以变化的;
3、了解固体具有一定形状而气体和液体没有一定形状的原因;
4、了解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类。
一、知识点梳理:
1、物质存在的状态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具有一定 和 ;原因是构成固体的粒子排列 ,每个粒子都处在某一 位置;当然构成固体的微粒是在不停地 的;
3、固体分为 和 两类:前者粒子排列规则整齐,如________________ (举两例);后者粒子排列无规则,如_______________ (举两例)。
4、液体有一定的 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由 决定;
5、构成气体的每个粒子都会向 方向运动,所以气体容易改变 ;气体中的粒子可以到达容器中的 位置,能充满提供给它们的所有空间;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 和 ;
6、当 等条件改变时,水的三态是可以发生 的;如水可变成冰或水蒸气。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液态的是( )
A. 晶莹的露珠 B. 美丽的雪花 C. 凝重的霜 D. 剔透的冰凌
例题2、下列具有一定体积的是( )
A. 水 B. 冰块 C. 二氧化碳气体 D. 水和冰块
例题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 钢块轧成钢板 B. 木头制成课桌 C. 冰糕化成糖水 D. 生米煮成熟饭
例题4、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石英、玻璃、金属 B. 冰、食盐、金属
C. 松香、水晶、金属 D. 海波、金刚石、沥青
例题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物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湖水表面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铁丝被扭成麻花状 D.水沸腾时冒出“白气”
三、课后练习:
1、 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 )
A. 食醋 B. 酒精 C. 小苏打 D. 植物油
2、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为液态的是( )
A. 白银 B. 白磷 C. 硫磺 D. 水银
3、下列物质具有一定形状的是( )
A. 矿泉水 B. 氧气 C. 木头 D. 石油
4、下列状态既有有固定的形状,又有固定体积的是( )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固体、液体、气体
5、下列固体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铜 B. 冰 C. 蜡烛 D. 固态氧
6、下列固体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海波、蜡 B. 冰、沥青 C. 松香、玻璃 D. 铁、铜
7、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B.水晶 C.水泥 D.橡胶
8、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 )
A. 铜块 B. 海波 C. 玻璃 D. 冰
9、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冰、玻璃、松香是晶体 B. 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
C. 盐、玻璃、铁是金属 D. 酒精、水蒸气、水是液体
10、下列关于物质三态,正确的说法是( )
A .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 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 . 液体和气体都有 一定的体积 D. 只有固体有一定体积
11、下列各组自然现象中,水都表现为液态的是( )
A. 冰、露 B. 雾、露 C.雪、霜 D. 雨、雹
12、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阴离子 D. 阳离子
13、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 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是不规则的
B. 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C. 晶体还是非晶体是绝对的
D. 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
14、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三种;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是______态,无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是______态,既无一定形状又无一定体积的是______态;
15、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态物质中的粒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 性,是因为液态物质中的粒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作用力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固态、液态和气态
2、体积 形状 很紧密 固定 运动
3、晶体 非晶体 食盐、冰、金属(合理均可) 橡胶、玻璃、蜡、松香、塑料(合理均可)
4、体积 容器
5、各个 体积 任何 体积 形状
6、温度 变化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A、晶莹的露珠,有一定的体积,能够流动是液态的,选项符合题意;B、美丽的雪花,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不能流动是固态,选项不符合题意;C、凝重的霜,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不能流动是固态,选项不符合题意;D、剔透的冰凌,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不能流动是固态,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固态物质既有一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故D符合题意。
例题3、C
解析: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可知:物态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AB选项中只是固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属于物态变化;选项D中生米煮成熟饭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其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米没有变成液态或气态,所以也不属于物态变化;选项C冰糕化成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体,属于物态变化的熔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海波、金刚石、食盐、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对照常见的晶体和非晶态可知:A中玻璃,C中松香,D中的沥青都是非晶体.而B中的冰、食盐、金属都是晶体;故B符合题意。
例题5、C
解析:A.湖水表面结冰,是因为温度变低,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物态变化;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因为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属于物态变化;C.铁丝被扭成麻花状,是外力使其形状变化,但还都是固态,物态没有变化;D.水沸腾时冒出“白气”是水在高温条件下由液态变成气态,气态的水遇冷又变成液态,是物态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
三、课后练习:
1、C 2、D 3、C 4、A 5、C 6、C 7、B 8、C
9、B 10、C 11、B 12、C 13、A 14、固 液 气态
15、 作用力 流动 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2物态变化(1)教学设计
课题 3.2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2节《物态变化》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三态。物质三态是在学生已知物质的微粒构成、分子不停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空隙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由于温度等原因引起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不同状态的存在形式,知道物体的形状与其状态的关系;并学习固态物质中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后续物态变化打基础。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质一般有三态;了解物质的三态间是可以变化的;了解固体具有一定形状而气体和液体没有一定形状的原因;了解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类;科学思维:利用微粒的运动及微粒间存在空隙来解释物质的状态;探究实践: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规律;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状态与微粒空隙及运动的关系
难点 物质状态与微粒的运动及微粒间的空隙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冬天的湖面结冰,许多游客在冰面上滑行。夏天的湖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人们划着船在湖中游玩。 自然界中物质可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什么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时有什么特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三态 自然界中的水往往以三种状态存在。 (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 ; (2)冰是 态的水;雨滴是 态的水;雪是 态的水;水蒸气是 态的水。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三种状态: (附视频) 物质能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状态。 例,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雪,液态的水、雾;气态的水蒸气,等。 2、物态:物态是指一般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通常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3、物态具有可变性: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例如,在常温下瓶 里的水是液态,把瓶放到冰箱里,瓶内的水会结成冰;把瓶加热,瓶内的水会很快变成为水蒸气。 任务二:认识物质三态的特征 (1)固体内部的粒子排列 ,粒子的位置相对 ,所以有一定的 和 ; (2)液体内部的粒子排列也较为紧密,但一些粒子可以 ,所以,有 没有 ; (3)气体内部的粒子排列无规则,每一个粒子都会 运动,所以 体积和 形状,还会 容器的全部空间。 二、物质的三态的主要特征 (一)固态: 1、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构成固体的粒子排列非常紧密,每个粒子都处在某一固定位置上,所以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固体内部粒子是无规则运动的: 构成固体的粒子并不是静止的,它们会在小范围内振动。所以两块固体紧压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固体交界处出现扩散现象。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有些固体中的粒子以整齐、有规则的方式排列着,这类固体称为晶体; 例如,食盐、冰糖、雪花、海波等都是晶体。 有些固体中的粒子没有规则地排列着,这类固体称为非晶体; 例如,塑料、橡胶、玻璃、松香等都是非晶体。 (2)一些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 (二)液态: 1、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构成液体的粒子也是紧密地排列着,但这些粒子可以移动,所以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的形状由容器决定: 没有容器盛放的液体会向四周铺展开来,但其体积不会发生变化。液体的形状由盛放它的容器形状决定。 (三)气态: 1、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构成气体的每一个粒子都会向各个方向运动,气体中的粒子可以到达容器中的任何位置,能充满提供给它们的所有空间。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气体会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 气体很容易改变体积,如果将气体充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气体很快就会充满整个容器。我们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充满肺部。(四)物质三态粒子的排列与运动比较: (附视频)讨论交流: 说一说,图片中的各种与水有关的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状态?它们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它们的组成元素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 水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物质;从水的三种状态开始,认识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后续内容,这里打个埋伏,让学生知道三态不变固定不变的通过活动,分析三态内部粒子的模型来了解三种状态的物质粒子的排列与运动情况,进一步了解三态存在的特点且与前述分子运动论相联系,巩固知识,旧知中引出新知突破难点;晶体与非晶体也只是从粒子排列角度来作一般性了解,不必展开,后续还会学到;前述已知,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扩散现象,这里再次提及,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利于突出重点响应前面问题,突出重点知识。巩固,内化知识点。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液态的是( A )A. 晶莹的露珠 B. 美丽的雪花 C. 凝重的霜 D. 剔透的冰凌 2、下列具有一定体积的是( D )A. 水 B. 冰块 C. 二氧化碳气体 D. 水和冰块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C )A. 钢块轧成钢板 B. 木头制成课桌 C. 冰糕化成糖水 D. 生米煮成熟饭4、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B )A. 石英、玻璃、金属 B. 冰、食盐、金属C. 松香、水晶、金属 D. 海波、金刚石、沥青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物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C )A.湖水表面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铁丝被扭成麻花状 D.水沸腾时冒出“白气”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4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下
3.2 物态变化
第三章
“第1课时”
物质的特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间可发生变化;利用微粒的运动及微粒间存在空隙来解释物质的状态;
科学思维:利用微粒的运动及微粒间存在空隙来解释物质的状态;
探究实践: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规律;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导入
冬天的湖面结冰,许多游客在冰面上滑行。夏天的湖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人们划着船在湖中游玩。
自然界中物质可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什么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时有什么特点?
任务一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认识物质的三态
自然界中的水往往以三种状态存在。
(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 ;
(2)冰是 态的水;雨滴是 态的水;雪是 态的水;水蒸气是 态的水。
固
固态、液态、气态
液
固
气
探究新知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三态:
物质能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状态。
例如,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雪,液态的水、雾;气态的水蒸气,等。
2、物态:
物态是指一般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通常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3、物态具有可变性:
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例如,在常温下瓶里的水是液态,把瓶放到冰箱里,瓶内的水会结成冰;把瓶加热,瓶内的水会很快变成为水蒸气。
视频:
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
(点击图片播放)
任务二
探究新知
认识物质三态的特征
(1)固体内部的粒子排列 ,粒子的位置相对 ,所以有一定的 和 ;
(2)液体内部的粒子排列也较为紧密,但一些粒子可以 ,所以,有 没有 ;
(3)气体内部的粒子排列无规则,每一个粒子都会 运动,所以 体积和 形状,还会 容器的全部空间。
整齐
体积 形状
固定
移动
体积 形状
向各个方向
没有 没有
充满
探究新知
二、物质的三态的主要特征
(一)固态:
1、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构成固体的粒子排列非常紧密,每个粒子都处在某一固定位置上,所以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固体内部粒子是无规则运动的:
构成固体的粒子并不是静止的,它们会在小
范围内振动。
所以两块固体紧压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固
体交界处出现扩散现象。
探究新知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有些固体中的粒子以整齐、有规则的方式排列着,这类固体称为晶体;
例如,食盐、冰糖、雪花、海波等都是晶体。
有些固体中的粒子没有规则地排列着,这类固体称为非晶体;
例如,塑料、橡胶、玻璃、松香等都是非晶体。
(2)一些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
探究新知
(二)液态:
1、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构成液体的粒子也是紧密地排列着,但这些粒子可以移动,所以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的形状由容器决定:
没有容器盛放的液体会向四周铺展开来,但其体积不会发生变化。液体的形状由盛放它的容器形状决定。
探究新知
(三)气态:
1、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构成气体的每一个粒子都会向各个方向运动,气体中的粒子可以到达容器中的任何位置,能充满提供给它们的所有空间。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气体会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
气体很容易改变体积,如果将气体充入
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气体很快就会充满整
个容器。
我们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充满肺部。
探究新知
(四)物质三态粒子的排列与运动比较:
视频:三态中粒子的排列和运动
讨论交流
说一说,图片中的各种与水有关的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状态?它们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它们的组成元素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雨、露、雾、白气→液态的水;
雪、雹、冰花、雾凇、霜、冰→固态的水;
云:固态水和液态水;
水蒸气:气态水。
这些物质都是水的不同状态,所以都是水分子构成的,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全部都为H2O。
这些不同状态的水的主要区别是水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情况不同。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液态的是( )
晶莹的露珠
B. 美丽的雪花
C. 凝重的霜
D. 剔透的冰凌
A
课堂练习
2、下列具有一定体积的是( )
水
B. 冰块
C. 二氧化碳气体
D. 水和冰块
D
课堂练习
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钢块轧成钢板
B. 木头制成课桌
C. 冰糕化成糖水
D. 生米煮成熟饭
C
课堂练习
4、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石英、玻璃、金属
B. 冰、食盐、金属
C. 松香、水晶、金属
D. 海波、金刚石、沥青
B
课堂练习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物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湖水表面结冰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铁丝被扭成麻花状
D.水沸腾时冒出“白气”
C
课堂总结
3.2 物态变化(1)
……物质的三态
1、物质一般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变化)三态间可转化;
3、固态:粒子排列紧密、固定位置上运动;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液态:粒子排列紧密,有自由移动;有一定体积但无形状;
气态:粒子排列不紧密,向各个方向自由运动;无体积无形状。
4、固体分类:
晶 体:粒子间排列整齐有规则;如冰、食盐;
非晶体:粒子间排列不规则;如松香、塑料。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热和热量”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