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 3a-self check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部分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在不同语境中正确拼写和使用,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熟练运用 “used to do sth.” 结构来描述过去的习惯、状态和外貌等,以及现在的变化,如 “I used to be short and thin, but now I am tall and strong.”,并能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变化,清晰阐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文化意识目标
引导学生在描述自身变化的过程中,感受成长带来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成长和变化的认知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鼓励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理解每个人成长轨迹的独特性,拓宽文化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三)思维品质目标
通过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分析外貌、性格和爱好变化之间的联系。
鼓励学生在写作和讨论中深入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如思考如何在成长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学习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总结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小组讨论成长变化、互评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并正确运用 “used to do sth.” 结构。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描述自己的成长变化。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二)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有条理地、生动地描述成长变化,避免语言表达的单调和重复。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长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用英语进行深入、准确的阐述,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成长变化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回忆童年照片、讲述成长故事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英语,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深对成长主题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写作任务、互评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语言能力。
任务驱动法:布置写作、口语表达、词汇练习等任务,如让学生完成 3a、3b 的写作任务,完成 Self Check 的词汇练习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Lead - in) 5 分钟 1. 展示一些学生小时候和现在的对比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照片中的变化,如外貌、穿着等方面的不同。2. 提问学生:“What changes can you see in these photos Have you changed a lot like them ” 鼓励学生用英语分享自己的想法。 观察照片,思考并讨论照片中的变化,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通过展示照片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自己的成长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知识呈现(Presentation) 8 分钟 1. 借助 PPT 呈现 Self Check 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结合例句讲解其含义和用法,如通过例句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yesterday.” 讲解 “absent” 的用法,通过 “He takes pride in his son's achievements.” 讲解 “take pride in” 的用法。2. 复习 “used to do sth.” 结构,通过举例对比,让学生理解其与现在时态的区别,如 “I used to play basketball, but now I like playing football.”3.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词汇填空练习,巩固所学词汇和短语。 认真学习词汇和短语,理解 “used to do sth.” 结构,完成词汇填空练习。 直观呈现新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复习重要语法结构,为后续的写作和口语练习打下基础,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写作前(Pre - writing) 10 分钟 1. 引导学生阅读 3a 的要求,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在 appearance、personality 和 hobbies 方面的变化,如身高、性格从内向到外向、爱好从玩游戏到读书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写下的变化,互相交流想法和感受,如小组内成员分享自己性格变化的原因和经历。3. 展示一些优秀的描述成长变化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如开头如何引入,中间如何描述变化,结尾如何总结等。 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变化,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学习优秀段落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讨论中拓展思维,丰富写作素材,通过分析优秀段落,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降低写作难度。
写作中(While - writing) 15 分钟 1. 让学生根据 3b 的要求,开始写作,描述自己的成长变化,要求写两段,第一段总体介绍生活中的变化,第二段阐述最重要的变化及原因。2.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纠正语法错误、提供词汇建议、指导段落结构等。 进行写作,按照要求完成作文,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写作质量。
写作后(Post - writing) 5 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作文,让学生互相阅读作文,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如语法正确性、内容丰富性、结构合理性等,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2. 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文进行全班展示,作者朗读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全班共同讨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3. 让学生根据同伴和全班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进行小组互评,认真阅读同伴作文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推选优秀作文,参与全班讨论,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全班讨论和修改作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总结(Summary) 2 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短语、语法结构和写作、口语表达技巧,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重点词汇的用法和写作的注意事项。2. 强调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鼓励学生珍惜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积极面对未来的变化。 跟随教师回顾知识,思考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重点词汇、语法结构和如何描述成长变化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写作环节,部分学生语法错误较多,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在口语练习中,个别学生仍然不敢大胆开口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语法知识的针对性教学,设计更多的语法练习和写作专项训练;对于口语表达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个性化辅导,如开展一对一的口语对话练习、组织口语兴趣小组等,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