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钟 毅 授课时间 2016、03、11
课题 21、《与朱元思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从应用范围和标题形式看,属于书信;从文章内容看,属于游记;从语言特点看,属于骈文。骈文主要特点:句式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则注重藻饰和用典。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背景: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苦闷。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学习语文,如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一个方向,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比较法、讨论法。
三、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关键句段能够默写;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会准确翻译课文。3、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寓情于景的写法。4、抓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关键词语,准确翻译课文。2、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3、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
难点 教学难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 一 课 时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背景: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吴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生仕途不如意,因而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苦闷。因此,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感知文体:文体知识介绍:《与朱元思书》从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范围和标题形式看,属于书信;从文章内容看,属于游记;从语言特点看,属于骈文。骈文主要特点:句式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则注重藻饰和用典。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三、读准字音缥( )碧 急湍( ) 窥( )谷 轩( )邈( ) 泠泠( )作响 鸢( )飞戾( )天 经纶( ) 横柯( )上蔽 嘤( )嘤成韵 千转( )不穷四、课文朗读示范:疏通文义文言词语1、通假字: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2、词类活用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3、一词多义天下独绝(绝妙), 百叫不绝(停止)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上面)4、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第 二 课 时一、问题导学: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2、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4、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5.“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7.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功名利禄的蔑视,含蓄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二、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从听觉来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三、课堂小结本节我们理解了文章结构内容,学会了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等写景方法,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
六、练习及检测题 检测1、填空: (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 之美。(2)富春江的 水 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春江的 山 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答(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富春江水什么特点?(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翻译课文2.练习册第21课作业。
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