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宿建德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看图对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宿建德江》作于公元730年,是孟浩然离开家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时所作,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作者在漫游吴越之时,将船停靠在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便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思。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é
zhǔ
小组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泊: 停船靠岸。
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愁新: 新的愁苦。
野旷: 野外空旷。
天低树: 天比树还低。
移舟泊烟渚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
烟雾缭绕的沙洲
日暮客愁新
诗人自己
诗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朗读古诗
在浙江省境内,也就是钱塘江的上游。
把船停靠岸边。
露出水面的小岛。
原野广大空旷。
旅客,这里是指诗人自己。
建德江:
泊:
渚:
野旷:
客:
理解字词
移舟泊烟渚,
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理解诗意
日暮客愁新。
天色渐渐的昏暗了,在外作客的愁思又缕缕地涌起。
理解诗意
野旷天低树,
一望无际的平野上,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木更低些。
理解诗意
江清月近人。
月亮倒映在清澈江水上,好像月亮就在人身边似的。
理解诗意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诗歌小结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歌主题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