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二单元第6课时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二单元第6课时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8 16: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课题:纳米就在我们身边
内容分析: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科普说明文,以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实例介绍纳米技术,展示其应用与前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人们对纳米技术的了解,激发科技兴趣与探索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促进科技创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感受前沿科技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感受科普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严谨。 思维能力:学会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审美创造:了解纳米物质的新奇特性,感受科技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2.能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
情境导入:“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领略到世界的奇妙。”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自然科技的大门,透明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鸟类的祖先真的是恐龙吗?纳米技术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出发前往自然科技博物馆探秘吧。博物馆以时间为序,共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有三个主题场馆。当我们完成最终任务时,同学们,还可以化身为小小预言家,用手中的笔图画未来世界,创科技未来呢!现在的你是不是有点小心动了吗 走,让我们抓紧启程吧!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交流新词 引入新课
1.交流新词。 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交流。(出示课件) (1)云技术 多媒体 克隆 互联网 (2)桌面 潜水 窗口 文件夹 学生选择自己理解的词语,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式来理解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 (1)桌面 ①桌子表面 ②指打开计算机并成功登录系统之后看到的显示器主屏幕区域,是计算机用语。(出示课件) (2)窗口 ①窗户。提问:“窗口”还有另一种意思,你知道吗?(出示课件) ②微机系统中一种新的操作环境。把微机的显示屏幕划分成许多的框,即为窗口。每个窗口负责显示和处理某一类信息。用户可随意在任一窗口上工作,并在各窗口之间交换信息。(出示课件) (3)潜水 ①为进行水下勘查、打捞、修理和修建水下工程等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行水面以下的活动。 ②互联网上,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地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出示课件) (4)文件夹 ①专门装文件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文件,使它整齐规范。 ②计算机文件夹是用来协助人们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每一个文件夹对应一块磁盘空间。(出示课件) 2.新科技知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许多新科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一段视频了解一项全新的科学技术。(观看视频《神奇的纳米技术》 教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纳米技术太神奇了!纳米材料真是太牛了! ……) 3.引入新课:这么先进的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纳米技术吧!(出示课题 名读课题。) 学生读词语,选择自己理解的词语,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式来理解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将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 了解其他含义,增加自己词语的积累量。
设计意图:衔接语文园地“语句段运用”通过学生熟悉的“科技新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要了解科技新知识的求知欲为后来引入新课铺设基础。
第二节: 梳理文脉
1.落实认读。理解文意。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文中有一些科技术语,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纳米检测技术 纳米机器人 纳米缓释技术 教师指定学生读词语。师生点评。 代词入句,如果这些科技术语藏在句子里边,你还会读吗?圈一圈出这些科技术语在课文中的位置,自己读一读,看一看能不能读通顺。 交流疑惑,梳理文脉。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记录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少问题,请拿出你们的问题清单和同桌合作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交流的准备。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问题清单提问角度不懂的问题解决方式生活经验 (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法
3.全班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师生对话交流,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总结: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引导:既然有了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出示课件) 预设生1:可以联系上下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预设生2: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借助资料解决问题。 预设生3: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推测。 教师总结:我们已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以联系生活经验推测。俗话说,“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与同学之间交流未尝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尝试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指导梳理文脉:老师发现,就课文内容方面不少小组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围绕纳米技术,课文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现在,请同学们浏览全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1)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课文思维导图。 (2)引导: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纳米技术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介绍“纳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3)学生朗读汇报。 ①预设生:这一段介绍了什么是纳米和纳米技术,我感受到了纳米很小。 出示课件:什么是纳米和纳米技术 ②教师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纳米的小呢? 预设生:文中说“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连续用了两个“非常”,让我感受到了纳米的小。 教师引导:这里连用两个“非常”来加深程度。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表现纳米的小呢? 预设生: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列举了“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和“研究对象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这样的数字来体现纳米的小。 ③教师引导: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纳米的“小”,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你知道是那一句话吗? 预设生: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教师:这里把“纳米小球放在乒乓球上”和“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纳米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生:表现了纳米单位的小。 ④仿句训练:课文就是这样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告诉我们纳米有多小,还运用做比较的方法突出“小”的特点,非常直观形象,让人一目了然。同学们,请你学着课文用做比较的方法来介绍一种事物,可以用上“相当于”“比……”“跟……一样”等词语。 5.总结留疑:如此新奇的一门学问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课文又是通过哪些方法介绍清楚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讨论。 学生圈出这些科技术语在课文中的位置,自己读一读,看一看能不能读通顺。 学生预习课文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填写在问题清单上,拿出来和同学交流。 师生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 师生交流共同完成课文思维导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从数据对两种物体对比中感受纳米的渺小。体会科普文章的严谨。
第三节:指导字词障碍
1.认识多音字 教师引导:你能再说出几个“率”相同读音的词语吗? 预设生1:概率。 预设生2:效率。 预设生3:频率。 预设生4:速率 预设生5:功率 …… 教师引导:通过这些词我们可以发现,当它读作“lǜ”时,表达的意思通常与数量比值有关。那么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呢?你能说出几个代表词语吗? 预设生1:另一个读音是“shuài”,统率。 预设生2:率领。 预设生3:草率。 教师:当它读作“shuài”时,一般都有带领的意思。请同学们读一读“率”的两个读音及其组词。 2.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识记这些生字吗? ①预设生1: “乒”:发音像球拍击球的声音“pīng”。 “乓”:发音像球落地或弹起的声音“pāng”。 当我读这两个字的时候,想象打乒乓球时的动作:“乒”是击球,“乓”是球弹起或落地。 教师点评分享:这个方法真是太棒了,老师也有一个有趣的识字方法跟大家分享。“只因自大多一点,惹得人人都讨厌。”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字呢? 预设生:是“臭”字。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猜谜识字法。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②预设生2:联系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灶”就是乡村人家做饭用的土灶,是用泥土、砖块搭建成用来烧火做饭,所以“灶”字的左边是“火”,右边是“土”。 ③教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癌”“症”“疾”三个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这三个字的偏旁都一样,都是病字头。 教师引导: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能告诉我们一些信息,例如这三个字,从偏旁部首我们可以知道这几个字都与什么有关呢? 预设生:这几个字都是病字头,表示与疾病有关。 3.难写字指导。 (1)强调“蔬”为上下结构,“蔬”字为草字头,横画需写长,左低右高。下部左边稍小,末笔提画向右上,与右边下部撇成穿插避让之势。 (2)强调“健”字的第八画是竖,其中“健”字中的“聿”要写窄,横画间距均匀,长短要富有变化;“廴”要注意穿插。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学生朗读生字,注意在不同语境之中多音字的用法,注意易错字的写。认真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