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8 16: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79、80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活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剪刀、平行四边形、三角板),长方形活动框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制定了教学思路:创设情境——指导探究——发现规律——实践应用。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动脑、动手、动口,达到理解和运用公式的目的。在解决问题中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创设情境:
(1)这是老师生活的小区平面图,从中你能找到哪些平面图形?
(2)两种形状的停车位,售价都是10000元/m2,老师该买哪个车位花的总价更少?(引出面积)
2.复习引入: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内容。
揭示并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这里首先通过找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其次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发学生认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动手操作,猜测验证。
1.提出猜想。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要算它的面积,你认为可以怎样列式?
生猜:6×4=24, 6×5=30, 5×4=20
(2)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得想办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设计猜一猜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冲突,这样就为下一环节的顺利进入提供了必要条件。】
2、动手验证。
(1)数面积单位:
①先铺整格,再去铺边角不满一格的。
数一数,面积是多少?
②生数出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生上台演示)
渗透割补、平移的办法。
③学生观察得知,这样先移再拼,面积没变,以此初步推断: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而任意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能用底×高来计算吗?还需要进一步地验证。
(2)转化: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很多学习材料,利用这些学习材料,
提出思考: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①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②汇报:你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怎样转化的?
生上台演示过程。
③整理:观察这些剪法,它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去剪的?
难道沿着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
为什么沿着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
(3)联系沟通,推导公式:
我们接着来观察、讨论:
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
怎样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①结合剪拼的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说一说。
②汇报:你发现了哪些等量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③既然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联系,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到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此,本环节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转化,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第二步是观察、推理,让学生观察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基础,让学生操作有序。观察时的两个引领问题,使学生的观察、思考、推理方向更明确。】
3、梳理、小结:
(1)现在我们不妨一起来梳理一下,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可以把它转化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
逐步完善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2)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就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学习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练习巩固,运用提高。
1、算一算。
(1)口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此练习动态呈现从第一幅的不知数据到第二幅图的对应底高数据,再到第三幅图的不对应底高数据,,使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2、比一比。(教材81页第4题)
通过练习,感受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拉一拉。(教材80页“课堂活动”第1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感受到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没变,面积变小了。
4、用一用。
(1)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能帮老师解决买车位的问题了。
生计算得知,长方形车位面积更小,花的总价更少。
(2)明明长方形车位的总价更少,这里为什么还要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车位呢?
(3)小视频:你知道吗?(介绍生活中的车位小知识)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学生对新知的落实,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算、比、拉、用这四组练习中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理解,更引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感悟升华。
(1)这节课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谁来谈一谈。
(2)沟通转化这个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全面回顾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