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5.1 水资源(第1课时)(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导学案】5.1 水资源(第1课时)(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8 16: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水资源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2.结合有关实例,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及差异。
3.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水资源的构成特征,知道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4.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重点】
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及差异。
【难点】
了解水和水资源的区别,知道陆地水资源的构成特征、来源及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自主预习】
自然资源
1.定义和范围:人类直接从 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 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2.分类
类型 定义 举例
可再生 资源 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的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阳光、空气、水和生物等
非可再 生资源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水资源的构成和来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 资源。它是由 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2.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 的多少来衡量。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 ;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 。
【合作探究】
1.【寻找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根据定义,我们总结了自然资源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源于自然,二是有使用价值。
示例:森林 闪电 汽油 蔬菜 阳光 土地 煤炭 石油 铁矿 水能 水稻 天然气 空气 钢铁 煤气 海洋生物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判断示例中的物质或能量,哪些是自然资源
(2)说出示例中非自然资源的物质或能量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原因。
2.【思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及非可再生资源方面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交织纵横,春雨夏洪,秋韵冬润,四季水源相继,终年水流潺潺不绝。
材料二 每年春末夏初之际,一台台庞大的联合收割机,宛如钢铁巨兽缓缓驶入金黄的麦海,麦浪被整齐地切割。
材料三 大庆油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现开采的第一座特大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现在许多油井已经枯竭,我国的石油形势不容乐观。
(1)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河中的水为什么总是流不完
(2)我国华北平原的小麦为什么可以一年又一年地种植和收获
(3)油井枯竭,石油不断减少,石油能在短时间内再生吗
3.【探寻大气降水的过程】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将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填入下列空白处。
;② ;③ 。
第一节 水资源
第1课时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1.自然界 矿产
知识点二
1.淡水 江河
2.大气 径流量 丰富 贫乏
合作探究
1.(1)自然资源:森林、阳光、土地、煤炭、石油、铁矿、水能、天然气、空气、海洋生物。
(2)闪电:源于自然,但是不能被人们广泛使用;
汽油、钢铁、煤气: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不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
蔬菜、水稻:具有使用价值,是通过人类种植和培育得到的,也不是直接源于自然界。
2.(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流可通过大气降水来补充水源。
(2)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土地可以循环使用。
(3)石油属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生。
3.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