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光现象【2025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讲 光现象【2025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考点梳理练 】(原卷版+解析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1 10:41:49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第2讲 光现象
考点梳理精练
一、声、光、热学)
考点1 
光源、光线、光速
发光
不是
传播径迹
方向
同种均匀
不同
3×108
长度
考点2 
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反射
斜射
改变
平行光
各个
方向
遵循
考点3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同一平面内
同一平面内
法线
法线
等于
增大
小于
增大
不变
可逆
考点4 
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相等
相等
垂直

对称

不能
发散
会聚
反射
考点5 
光的色散


红、绿、蓝
(RJ八上P70
图4.1-6)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的实像
缩小
等大
放大
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偏高
光的
不是
色散
实 验 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垂直
量角器

D
等于
增大
同一平面
可逆
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B
便于测出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实 验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位置
像与物
的大小

较暗
玻璃板
未点燃
蜡烛A
相等
A
刻度尺
相等
A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使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在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下方
重难点1
光现象的辨析
B
重难点2
光现象作图
命题点1
光现象的辨析
B
B
折射
不是
三棱镜
色散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
C
B
命题点3
光现象作图
命题点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A

多次实
验,得到普遍规律
可逆
不能
同一平面内
命题点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位置

不变
不变
L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2讲 光现象
 考点1光源、光线、光速
光源 能够 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不是 (选填“是”或“ 不是”)光源
光线 用来表示光的 传播径迹 和 方向 的带箭头的直线。 理想模型法:由一小束光抽象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磁感线也应用了此方法)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近似取为c= 3×108 m/s。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 长度 单位
 考点2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1.三种光现象的辨析
光现象 定义 应用举例
光的直 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方向不变) 现象类: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 成语(俗语)类: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凿壁偷光、立竿见影; 生活应用类:日晷、激光准直、列队看齐等
光的反射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 反射 回来的现象 现象类:水面倒影、平面镜成像; 成语(俗语)类:猴子捞月、杯弓蛇影、镜中花水中月; 生活应用类:潜望镜、自行车尾灯、汽车后视镜等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改变 的现象 现象类:筷子错位、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成语(俗语)类:潭清疑水浅、雾雨当空飞彩虹、海市蜃楼; 生活应用类:凸透镜成像应用、近视眼镜等
2.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现象 定义 图示 共同点 举例
镜面反射 一组平行光照射到镜面,反射后仍为 平行光  都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平静的水面、玻璃幕墙的反射等
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 各个方向 反射 电影屏幕、书本上的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墙上的壁画等
 考点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光现象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图示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
定律或规律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两线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两角关系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注意: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增大 (可简记为两角不等,空气角大); ②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不变 (属特殊情况:三线重合,两角为0°)
相同点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考点4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原理  光的反射 
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4)成的像为 虚 像。 总结: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对称     
实像和 虚像 (1)实像:由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 能 用光屏承接。 (2)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不能 用光屏承接(均选填“能”或“不能”)
应用 (1)成像,如梳妆镜、潜望镜、医生检查口腔的反光镜等 (2)改变光路,如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2.凸面镜和凹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
特点 对光有 发散 作用 对光有 会聚 作用
(续表)
球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光路图
实例 汽车观后镜、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太阳灶、太阳能焊机等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 反射 定律
 考点5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定义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 红 、橙、黄、绿、蓝、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2.看不见的光
光线 定义 特性 应用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 热效应、穿透力强 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遥控器、烤箱、红外线治疗仪等
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 荧光效应、化学作用强、生物作用强 灭菌、杀死微生物、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等
命题点1 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孔成像是由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其所成的像是 倒立的实像 ,其大小由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决定。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 缩小 的像;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 等大 的像; 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 放大 的像 (RJ八上P70图4.1-6)
命题点2 光现象辨识 2.如图,“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RJ八上P72图4.1-9)
命题点3 平面镜成像 3.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蛋壳”,这是光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 虚 (选填“虚”或“实”)像 (RJ八上P77图1.3-1)
(续表)
命题点4 光的折射 4.如图,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经过水面时发生了 折射 现象;逆着光看向池底时,看到的池底的像比实际位置 偏高  (RJ八上P82图4.4-3)
命题点5 光的色散 5.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光的色散 ,同时也说明太阳光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RJ八上P85图4.5-1)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其中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纸板ENF应 垂直 放在平面镜上,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量角器 。
(2)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D (填字母)。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分析与论证】
(4)实验过程中得到如表所示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α 20° 30° 40° 50°
反射角β 20° 30° 40° 5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5)将纸板F沿ON向后偏折,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
(6)让光沿着B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交流与评估】
(7)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痕迹,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呢? 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
(8)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本实验中也进行了多次实验,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和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 B (填字母)。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实验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
C.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创新设问】
(9)【创新装置】将白色纸板更换成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如图乙),这样做的优点是 便于测出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2】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和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时,应该选用较 薄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2)为了使成像更清晰,实验应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先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记号笔在白纸中间画一条合适的直线(如图中MN),代表 玻璃板 的位置。
【分析与论证】
(3)如图甲,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 蜡烛A (选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
(4)多次移动蜡烛 A (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在白纸上标记对应蜡烛和其像的位置并用直线连接后,用 刻度尺 测量出每次的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如图乙)。据此可得结论: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交流与评估】
(6)如图丙,仅将玻璃板由图中①位置水平向右平移到②位置,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A (填字母)。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7)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
【创新设问】
(8)如图丁,将蜡烛A、B分别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与图甲实验装置相比,其优点是便于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丁      戊
(9)如图戊,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 使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在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写出一条即可);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重难点1光现象的辨析
  【例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图中“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 )
A.手影 B.倒影 C.皮影 D.投影
常见光现象的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传播特点 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一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改变 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改变
生活 中的 常见 现象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皮影、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检查队伍是否站直等 镜面反射(水中倒影、铜镜成像、潜望镜等)、漫反射(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碗中筷子变弯、透镜成像、看水中鱼、透过玻璃看物体、彩虹等
 重难点2光现象作图
  【例2】小明的座位换到教室前门,上课时黑板面反射的光有时会“晃”着他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如图,用C点表示小明的眼睛,OC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①OC对应的入射光线;②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光学作图的注意事项:
1.作图时必须用直尺、铅笔、圆规。
2.线的虚实:实际光线用实线,虚像、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以及辅助线都用虚线表示。
3.光线要标箭头,且光线与光线之间不能断开。
【例3】(2023·随州)王叔叔在理发店理发后想看看后脑勺的头发长短情况,他向服务员要来一面小镜子,如图他背朝墙上的大镜子手握小镜子(未画出)略微仰头,当小镜子处于额头斜上方时他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假设一条光线从后脑勺的A点射向大镜子上的M点,反射到小镜子上的N点又反射到人眼。请画出M到N之间的光线、小镜子上的法线以及小镜子的镜面(注意角度)。
  【例4】(2023·十堰)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保留作图痕迹)。
   
光现象作图要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光的反射定律——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规律——光斜射入某种介质中时,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命题点1 光现象的辨析
1.(2024·湖北)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B )
A.阳光下日晷的影
B.水中小鸟的倒影
C.筷子在水面“弯折”
D.白光分解为七色光
2.(2023·十堰)下列光学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B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书
3.(2023·黄冈)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个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如图。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 折射 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4.(2022·黄冈)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 三棱镜 (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 色散 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
5.(2022·鄂州)起床后,你开始洗漱,洗完脸照镜子,镜子里出现了你的像。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成的像是实像
B.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C.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D.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6.(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B )
甲  乙
A.ab B.bc
C.cd D.de
 命题点3 光现象作图
7.(2023·宜昌)航天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可以通过手腕处的小镜子进行观察。如图中A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B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C点是小镜子的位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C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
8.(2019·黄冈节选)如图,小明通过容器上方固定的空心管,刚好看不到容器底的硬币(硬币未画出),现往容器中加水至MN处,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了。请作出小明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命题点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9.(2024·武汉)如图,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使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10.(2023·仙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
甲  乙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AO射向镜面,量角器上显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 (选填“>”“<”或“=”)∠i。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
(3)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命题点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1.(2023·荆州)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如图所示。
甲 乙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应选用 薄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会 不变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小华同学在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方向成30°角放置,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如图乙),则蜡烛所成像的像距变化量为L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2讲 光现象
 考点1光源、光线、光速
光源 能够 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不是 (选填“是”或“ 不是”)光源
光线 用来表示光的 传播径迹 和 方向 的带箭头的直线。 理想模型法:由一小束光抽象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磁感线也应用了此方法)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近似取为c= 3×108 m/s。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 长度 单位
 考点2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1.三种光现象的辨析
光现象 定义 应用举例
光的直 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方向不变) 现象类: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 成语(俗语)类: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凿壁偷光、立竿见影; 生活应用类:日晷、激光准直、列队看齐等
光的反射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 反射 回来的现象 现象类:水面倒影、平面镜成像; 成语(俗语)类:猴子捞月、杯弓蛇影、镜中花水中月; 生活应用类:潜望镜、自行车尾灯、汽车后视镜等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改变 的现象 现象类:筷子错位、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成语(俗语)类:潭清疑水浅、雾雨当空飞彩虹、海市蜃楼; 生活应用类:凸透镜成像应用、近视眼镜等
2.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现象 定义 图示 共同点 举例
镜面反射 一组平行光照射到镜面,反射后仍为 平行光  都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平静的水面、玻璃幕墙的反射等
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 各个方向 反射 电影屏幕、书本上的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墙上的壁画等
 考点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光现象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图示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
定律或规律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两线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两角关系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注意: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增大 (可简记为两角不等,空气角大); ②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不变 (属特殊情况:三线重合,两角为0°)
相同点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考点4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原理  光的反射 
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4)成的像为 虚 像。 总结: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对称     
实像和 虚像 (1)实像:由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像, 能 用光屏承接。 (2)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不能 用光屏承接(均选填“能”或“不能”)
应用 (1)成像,如梳妆镜、潜望镜、医生检查口腔的反光镜等 (2)改变光路,如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2.凸面镜和凹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
特点 对光有 发散 作用 对光有 会聚 作用
(续表)
球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光路图
实例 汽车观后镜、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太阳灶、太阳能焊机等
相同点 都遵循光的 反射 定律
 考点5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定义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 红 、橙、黄、绿、蓝、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2.看不见的光
光线 定义 特性 应用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 热效应、穿透力强 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遥控器、烤箱、红外线治疗仪等
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 荧光效应、化学作用强、生物作用强 灭菌、杀死微生物、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等
命题点1 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孔成像是由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其所成的像是 倒立的实像 ,其大小由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决定。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 缩小 的像;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 等大 的像; 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 放大 的像 (RJ八上P70图4.1-6)
命题点2 光现象辨识 2.如图,“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RJ八上P72图4.1-9)
命题点3 平面镜成像 3.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蛋壳”,这是光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 虚 (选填“虚”或“实”)像 (RJ八上P77图1.3-1)
(续表)
命题点4 光的折射 4.如图,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经过水面时发生了 折射 现象;逆着光看向池底时,看到的池底的像比实际位置 偏高  (RJ八上P82图4.4-3)
命题点5 光的色散 5.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光的色散 ,同时也说明太阳光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RJ八上P85图4.5-1)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其中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纸板ENF应 垂直 放在平面镜上,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量角器 。
(2)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D (填字母)。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分析与论证】
(4)实验过程中得到如表所示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α 20° 30° 40° 50°
反射角β 20° 30° 40° 5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5)将纸板F沿ON向后偏折,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
(6)让光沿着B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交流与评估】
(7)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痕迹,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呢? 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
(8)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本实验中也进行了多次实验,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和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 B (填字母)。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实验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
C.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创新设问】
(9)【创新装置】将白色纸板更换成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如图乙),这样做的优点是 便于测出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 。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2】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和比较 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时,应该选用较 薄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2)为了使成像更清晰,实验应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先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记号笔在白纸中间画一条合适的直线(如图中MN),代表 玻璃板 的位置。
【分析与论证】
(3)如图甲,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 蜡烛A (选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
(4)多次移动蜡烛 A (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在白纸上标记对应蜡烛和其像的位置并用直线连接后,用 刻度尺 测量出每次的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如图乙)。据此可得结论: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交流与评估】
(6)如图丙,仅将玻璃板由图中①位置水平向右平移到②位置,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A (填字母)。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7)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
【创新设问】
(8)如图丁,将蜡烛A、B分别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与图甲实验装置相比,其优点是便于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丁      戊
(9)如图戊,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 使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在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写出一条即可);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下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重难点1光现象的辨析
  【例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图中“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 )
A.手影 B.倒影 C.皮影 D.投影
常见光现象的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传播特点 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一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改变 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传播方向改变
生活 中的 常见 现象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皮影、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检查队伍是否站直等 镜面反射(水中倒影、铜镜成像、潜望镜等)、漫反射(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碗中筷子变弯、透镜成像、看水中鱼、透过玻璃看物体、彩虹等
 重难点2光现象作图
  【例2】小明的座位换到教室前门,上课时黑板面反射的光有时会“晃”着他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如图,用C点表示小明的眼睛,OC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①OC对应的入射光线;②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光学作图的注意事项:
1.作图时必须用直尺、铅笔、圆规。
2.线的虚实:实际光线用实线,虚像、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以及辅助线都用虚线表示。
3.光线要标箭头,且光线与光线之间不能断开。
【例3】(2023·随州)王叔叔在理发店理发后想看看后脑勺的头发长短情况,他向服务员要来一面小镜子,如图他背朝墙上的大镜子手握小镜子(未画出)略微仰头,当小镜子处于额头斜上方时他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假设一条光线从后脑勺的A点射向大镜子上的M点,反射到小镜子上的N点又反射到人眼。请画出M到N之间的光线、小镜子上的法线以及小镜子的镜面(注意角度)。
  【例4】(2023·十堰)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保留作图痕迹)。
   
光现象作图要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光的反射定律——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规律——光斜射入某种介质中时,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命题点1 光现象的辨析
1.(2024·湖北)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B )
A.阳光下日晷的影
B.水中小鸟的倒影
C.筷子在水面“弯折”
D.白光分解为七色光
2.(2023·十堰)下列光学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B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书
3.(2023·黄冈)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个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如图。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 折射 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4.(2022·黄冈)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 三棱镜 (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 色散 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
5.(2022·鄂州)起床后,你开始洗漱,洗完脸照镜子,镜子里出现了你的像。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成的像是实像
B.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C.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D.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6.(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B )
甲  乙
A.ab B.bc
C.cd D.de
 命题点3 光现象作图
7.(2023·宜昌)航天员舱外作业时,宽厚的航天服限制了他的视野,为了看清胸前的操作面板,可以通过手腕处的小镜子进行观察。如图中A点代表航天员的眼睛,B点代表胸前某一按钮,C点是小镜子的位置,请你根据反射光路图在C点准确画出镜面并标出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
8.(2019·黄冈节选)如图,小明通过容器上方固定的空心管,刚好看不到容器底的硬币(硬币未画出),现往容器中加水至MN处,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了。请作出小明通过空心管又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
 命题点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9.(2024·武汉)如图,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使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10.(2023·仙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M上,可以绕ON翻折。
甲  乙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AO射向镜面,量角器上显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r = (选填“>”“<”或“=”)∠i。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
(3)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命题点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1.(2023·荆州)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如图所示。
甲 乙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应选用 薄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会 不变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小华同学在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方向成30°角放置,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如图乙),则蜡烛所成像的像距变化量为L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