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2练 光现象
1.(2024·湖南)《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2024·内江)安装电梯时,安装工人常常在电梯井底放置一台激光垂准仪,射出一道竖直激光,使电梯轨道与它平行,就能保证轨道又正又直,其利用了(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2024·连云港)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 )
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B.建筑物在平静水面下形成的倒影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4.(2024·广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磨光的铜镜来观察自己的像。下列现象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B )
A.水膜中的像 B.水中的倒影
C.手影游戏 D.天空中的彩虹
5.(2024·天津)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6.(2024·襄阳南漳县模拟)我国的成语故事,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下列成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 )
A.坐井观天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一叶障目
7.(2024·连云港)小明身高1.7 m,距离平面镜3 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1.7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 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60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140 °。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 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6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10.(2024·上海)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光滑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B )
A.0° B.40°
C.60° D.90°
11.(2024·成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鹏,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阳光下的溪水波光粼粼,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12.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则( B )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3.(2024·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D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14.(2024·苏州)如图甲,AB之间是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带。将电子温度传感器分别放在A、B两点外侧,测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曲线①对应光线的特点是 使荧光物质发光、消毒杀菌 ,曲线②对应的是 红外 线。
15.如图,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小于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 cm,此时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A、C之间的距离是 4 cm。(点A、B、C未在图中标出)
16.(2024·黄冈模拟)如图,室内游泳池上方有一盏灯S,人眼从池边B点看到灯S在水中的倒影正好与看到池底A点的像在C点重合,请画出灯S的位置和人眼看到池底A点的像的光路图。
17.(2024·山西)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 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 ,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得出普遍结论 。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虚 (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8.(2024·福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的O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序 号 入射光线 相对法线 的位置 反射光线 相对法线 的位置 入射 角i 反射 角r
1 左 右 30° 30°
2 左 右 45° 45°
3 左 右 60° 60°
4 右 左 60° 60°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 漫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侧 。
②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3)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 逆 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2练 光现象
1.(2024·湖南)《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2024·内江)安装电梯时,安装工人常常在电梯井底放置一台激光垂准仪,射出一道竖直激光,使电梯轨道与它平行,就能保证轨道又正又直,其利用了(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2024·连云港)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 )
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B.建筑物在平静水面下形成的倒影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4.(2024·广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磨光的铜镜来观察自己的像。下列现象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B )
A.水膜中的像 B.水中的倒影
C.手影游戏 D.天空中的彩虹
5.(2024·天津)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6.(2024·襄阳南漳县模拟)我国的成语故事,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下列成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 )
A.坐井观天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一叶障目
7.(2024·连云港)小明身高1.7 m,距离平面镜3 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1.7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 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60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140 °。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 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6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10.(2024·上海)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光滑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B )
A.0° B.40°
C.60° D.90°
11.(2024·成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鹏,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阳光下的溪水波光粼粼,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12.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则( B )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3.(2024·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D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14.(2024·苏州)如图甲,AB之间是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带。将电子温度传感器分别放在A、B两点外侧,测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曲线①对应光线的特点是 使荧光物质发光、消毒杀菌 ,曲线②对应的是 红外 线。
15.如图,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小于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 cm,此时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A、C之间的距离是 4 cm。(点A、B、C未在图中标出)
16.(2024·黄冈模拟)如图,室内游泳池上方有一盏灯S,人眼从池边B点看到灯S在水中的倒影正好与看到池底A点的像在C点重合,请画出灯S的位置和人眼看到池底A点的像的光路图。
17.(2024·山西)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 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 ,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得出普遍结论 。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虚 (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8.(2024·福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的O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序 号 入射光线 相对法线 的位置 反射光线 相对法线 的位置 入射 角i 反射 角r
1 左 右 30° 30°
2 左 右 45° 45°
3 左 右 60° 60°
4 右 左 60° 60°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 漫 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侧 。
②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3)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 逆 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