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知识链接——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元勋( xūn ) 奠基( diàn )
选聘( pìn ) 殷红( yān )
挚友( zhì ) 至死不懈( xiè )
鞠躬尽瘁( cuì ) 妇孺皆知( rú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比喻某一事物的产生或确立。
选聘:挑选聘用。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背诵: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
昼夜:白天和黑夜。
昆仑: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
挚友: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妇孺皆知:妇女和儿童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二、知识小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强占(qiǎng) 宰割(zǎi) 署名(shǔ)
B.乘船(chēng) 开拓(tuò) 友谊(yì)
C.难堪(kān) 参与(yù) 奇迹(jì)
D.筹划(chóu) 颤抖(zhàn) 挚友(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彷徨 诞生 援助 戈璧
B.谣言 阔别 选骋 逝世
C.妇儒 癌症 氢弹 博士
D.奠基 摄制 昼夜 胆识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惨 稳健 避免 至死不懈
B.爆炸 拨尖 援助 家喻户晓
C.暑名 仰慕 焦虑 马革裹尸
D.逝世 难堪 呼啸 锋芒必露
4.下面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ǎn)
C.燕然(yān) 萦带(yíng)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 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6.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少) 可歌可泣(值得)
B.至死不懈(松懈) 家喻户晓(了解)
C.锋芒毕露(完了) 死而后已(停止)
D.知人之明(眼光正确) 层出不穷(重叠;重复)
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7.可歌可泣:_________________
8.马革裹尸: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
10.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完全显露。
填空。
11.邓稼先,________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研制____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________”功勋奖章。
12.杨振宁,与________共获1957年________奖。
1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_______和对民族的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A.“强”应读qiáng。B.“乘”应读chéng。D.“颤”应读chàn。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错别字的能力。A.璧一壁,B.骋一聘。C.儒一孺。
3.答案:A
解析:B.拨尖—拔尖。C.暑名—署名。D.锋芒必露—锋芒毕露。故选A。
4.答案:D
解析:D.罗布泊(bō)改为“pō”。故选D。
5.答案:A
解析:A.没有语病;B.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安全”;C.搭配不当,“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与“一倍”搭配,可将“一倍”改为“一半”或“50%”;D.否定不当,应改为“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故选A。
6.答案:C
7.答案: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8.答案: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9.答案:当之无愧
10.答案:锋芒毕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11.答案:核物理学;原子弹;氢弹;两弹一星
解析: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2.答案: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
解析: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3.答案:人生经历;伟大贡献
解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