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8 21: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罗马法精神》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重点】
罗马法的特点、评价
【难点】
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不同法系的特点、影响
自主学习
思考1: 《十二铜表法》为何会出现?
思考2: 归纳《十二铜表法》的特点,该如何评价这部法律?
思考3:结合【历史纵横】对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法系的不同,并归纳其相同之处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宗教伦理与教化
法律与教化
两者相辅相成
防范与惩处
教育与引导
发展
渊源
时空坐标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在无成文法可循的情况下,那些长久的习惯常常被当作法和法律来遵守。”——乌尔比安
思考1: 《十二铜表法》为何会出现?
罗马共和国早期, 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随意解释习惯法,损害平民利益,激化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背景
讲练结合
习惯法
成文法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习惯法
成文法
(2)概况:
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1)颁布的目的:
(3)意义: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讲练结合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
结合四段材料,试评析《十二铜表法》
第9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保护私有财产
具有阶级性,维护贵族利益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保留了落后习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讲练结合
罗马共和国时期
BC509年
BC27年
476年
罗马帝国时期
公民法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法律。
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2)万民法:
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随着统治疆域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习惯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
讲练结合
(3)《罗马民法大全》
①创立: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②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
法律制度的渊源。
罗马法发展的趋势
1.表现形式:习惯法到成文法。
2.适用主体:公民法(市民法)到万民法。
3.自然法精神的提出,使得罗马法有了新的法律境界。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
完备阶段:形成体系
讲练结合
思考
罗马法的特点
第一表 传唤
第二表 审判
第三表 求偿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四表 家父权
第五表 继承及监护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六表 所有权及占有
第七表 房屋及土地
第八表 私犯  “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九表 公法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第十表 宗教法
第十一表 前五表之补充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十二表后五表之补充
维护贵族特权
维护贵族特权
罗马法特点
过程:注重法律诉讼程序;
内容: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以私法为主体;
执行:条文内容明晰,操作性强;
原则:注重法律公平;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特权。
讲练结合
深化探究:
对罗马法的评价
1.实质:罗马法是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地位和统治的工具。
2.影响
(1)对罗马帝国的影响: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承认了公民的平等权利,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罗马帝国把罗马法推广到帝国的每个角落,对于进一步稳固帝国的统治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对世界的影响: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思想为近代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3.局限性:罗马法的制定主要体现的是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日耳曼法
罗马法
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
原因:当时欧洲的法律制度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教会法
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
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
讲练结合
背景:
形成:
发展:
完善:
扩展:
11世纪,英国诺曼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12世纪前后,英国以习惯法为基础建立全国适用的“普通法”
13世纪,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3.形成体系
英美法系亦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1)英美法系 (普通法系)
(习惯法)
英国法律体系
英美法系
含义:
以习惯法为基础形成的英美法系,精于司法,断案看先例。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
—美国霍姆斯法官
讲练结合
(3)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3.形成体系
(2)“大陆法系”
(1)13世纪以后,王权加强,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
《法国商法典》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法国刑法典》
形成过程:
(2)1789年后,在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成文法体系
大陆法系
后来,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的大陆法系,工于立法,断案看法条。
讲练结合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区别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渊源
法官地位
判罚依据
适用地区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判例法
成文法
法官地位突出(司法中心)
法官作用不突出(立法中心)
先例
宪法
英、美、加、澳等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吸收罗马法的精神,只采纳罗马法部分原则
在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很大一部分继承罗马法
(1)性质: 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2)指导思想: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3)背景: 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
(4)传统: 都受罗马法影响
不同的法律制度是适应各自国家需求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3.形成体系
相同点:
讲练结合
英美法系
-精于司法
大陆法系
-工于立法
法德意日
英美加澳
自主学习
思考1:总结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思考2: 梳理基督教的发展脉络。
思考3: 宗教伦理对人的教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权力结构
司法实践
法律内容
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
保护个人权利
程序公正
无罪推定
1.立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
2.行政权: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
3.司法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
1.基本特征
讲练结合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私有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存在等级性
(3)黑人、原住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2.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你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如何评价
积极性
(1)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3)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立法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局限性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卢梭
在美国,长久以来一项“获胜的信念”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凭借其财产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在20世纪前期,这种思想及其行为受到普遍的认可。 ——《美国宪政历程》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马丁·路德·金
讲练结合
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
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
(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新教
路德教
4世纪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基督教
(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天主教
地位: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1)发展脉络和地位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宗教伦理——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
洗礼
婚礼
葬礼
加冕
讲练结合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2)教化的表现
抄录经典,宣讲教义
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
开办学校
学习内容以宗教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入人们日常生活
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实质:从方方面面控制人的思想与行为
宗教法庭,打击宗教异端
讲练结合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2.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内容:
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②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李会军,王罡 《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讲练结合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材料一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553年,加尔文亲自审判烧死肺循环科学家塞尔维特,火刑持续了两个小时
材料二: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 ——马克斯·韦伯
2.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如何评价新教?
(2)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否定了教皇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
局限性:
①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讲练结合
不同:
欧洲近代:基础上:强调法律至上,为资产阶级服务;
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
中国古代:基础上: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
司法实践中: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
原因: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
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政治: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知识拓展:中西法律对比
法律渊源及发展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习惯法到成文法
法律制度发展
以罗马法为基础、《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
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渊源罗马法
《罗马民法大全》
归纳总结
近代法律基本特征
宗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法律内容上:
司法实践中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无罪推定原则
中古时期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程序公正: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
归纳总结
1.(2024·凉山)古代罗马一位农民向法庭申诉,称他的邻居在屋顶上喂食鸽子,这些鸽子飞到他的田地上吃掉了农作物。问题在于,鸽子属于野生动物,法律规定野生动物属于公共财产。最终,法院裁定邻居需对鸽子造成的损失负责,尽管鸽子本身并不属于邻居所有。这体现了罗马法(   )
A.注重诉讼程序的规范
B.对私有财产给予尊重和保护
C.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
D.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邻居喂食的鸽子吃掉了受害者的农作物,法官裁定邻居需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给予尊重和保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诉讼程序,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排除C项;题干不涉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对比,排除D项。
3.(2024·镇江)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分为公法和私法两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注重程序“诉讼中心主义”。这两大法律体系都(   )
A.以习惯法为基础
B.突出司法独立和法官作用
C.注重成文法作用
D.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D
[解析] 材料涉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D项正确;以习惯法为基础的是英美法系,排除A项;突出司法独立和法官作用的是英美法系,排除B项;注重成文法作用的是大陆法系,排除C项。
5.(2024·威海)中世纪欧洲各国的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欧洲趋于稳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混乱中唯一剩下的是成为帝国精神影子的基督教。这说明,中世纪的欧洲(   )
A.基督教文化的弊端明显
B.民族文化正悄然兴起
C.科教文化发展严重受阻
D.有着统一的文化纽带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世纪欧洲各国的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欧洲趋于稳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混乱中唯一剩下的是成为帝国精神影子的基督教”可知,中世纪欧洲各国的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可见当时欧洲各国有着统一的文化纽带,即都认可基督教文化,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基督教文化弊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共性而不是个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世纪欧洲科教文化发展受阻,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