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8 21: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委内瑞拉,他的生日被定为纪念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货币上都印有他的肖像。1980年,联合国把他列为世界民主战士。想深入了解“他”的事迹,下列那部著作可资参考( )
A. B.
C. D.
2.下面是委内瑞拉现代诗人拉里瓦写的一首诗的节选,其中“伟大的业绩”指( )
人们呼唤他——“玻利瓦尔”, 人们称呼他——“解放者”。 伟大的业绩使他当之无忧, 两个不朽英名与日月相随。
A.北美独立战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3.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选定一个主题,应该选(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战后初期的世界
4.从“华盛频率领大陆军与英军激战、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章西女王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 )
A.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5.“荚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但在18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如图的( )
A.A B.B C.C D.D
6.作为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在于( )
A.都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B.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7.19世纪中期,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该材料可以用来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背景 B.性质 C.影响 D.局限性
8.19世纪,俄国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不能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为了改变,俄国在1861年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 )
A.创建新式常备军 B.废除奴隶制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废除农奴制
9.“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为保护和刺激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材料表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科技 B.追求民族独立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富国强兵
10.“时而是院士,时而是英雄,时而是航海家,时而是木工,他以一颗包罗万象的心,充当皇位上永不停歇的劳工。”诗人颂扬的这位沙皇推行的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11.学习历史有很多途径,历史漫画是对历史事件通过解读下面这幅漫画,你可以获知这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
A.反映了当时南北双方激烈的矛盾
B.奴隶制废存问题是南北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
C.说明了南北双方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D.图片反映了当时林肯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摆脱殖民统治
12.下图知识卡片归纳了英、法、美早期革命后的状况,其反映了( )
英国 议会掌握政权,但保留了封建的象征国王
美国 北方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南方实现奴隶制
法国 民主没有实现,留下的是一个软弱的政府
A.相同的背景 B.革命不彻底
C.经历时间长 D.性质的一致
13.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国王,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③《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④《解放黑奴宣言》规定联邦各州的所有黑奴永远获得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由此可知,《宅地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A.调动了黑人奴隶积极性 B.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C.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 D.提高了联邦政府支持率
15.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的每1000个十兵中,有421个工人,487个农民。南方有50万黑人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南方10万军队。北方最终赢得了胜利。材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北方获胜因为实力雄厚
C.黑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 D.杰出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16.下图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三位人物所施行的政策中的共同点是( )
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
A.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C.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D.都解放了奴隶或者农奴
17.美国内战的结果是( )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②南方与北方政治体制上统一避免国家分裂③南方取胜④促进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873年,22岁的明治天皇,剪掉发髻。此举在政府颁布《断发脱刀令》后民众并未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有力促进了“头发革命”。明治天皇的这一举动旨在表明自己( )
A.要建立军国主义国家 B.要加强中央集权
C.要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向西方学习决心
19.亚历山大二长世允许农奴有偿获得人身自由,有权从事工商业;明治政府扶持私人企业发展,也在新式军队中宣扬侵略扩张思想。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A.是民族危机刺激的结果 B.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
C.重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D.兼有先进性和局限性
20.18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有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这表明日本迫切需要(  )
A.加强幕府统治应对危机 B.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C.利用美国扶植进行变革 D.全面改革发展军国主义
21.明治天皇刚登基,第一次接见外国公使时,还保持着传统日本皇室的对外形象。可不久,便断发蓄须、军装戎马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这一改变体现了( )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2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推动社会发展。其中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
A.都发生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 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残余 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3.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③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历史课上,老师提出一个结论,让同学们提供史实证据。以下是李明同学列举的史实,据此判断,老师提出的结论是: 19世纪中后期日本( )
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 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 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C.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
25.下表为明治政府建国政策中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 )
时间 部门或政令 措施
1870年 成立工部省 接管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
1873年 成立内务省 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呢绒厂、纺纱厂等近代化企业
1880年 发布官业下放令 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经营
A.政府主导 B.先进技术 C.私人垄断 D.民间资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0分。
26.材料一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三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息;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出自美国哪一部法令?并概括该法令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改革的特点。
(4)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当时世界发展趋势。
27.危机,是险境与机会并存。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图片现危机: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

材料二举措战胜危机:
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填写下表空白处内容
美国 俄国 日本
危机表现 之间的矛盾 危机 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
主要措施 颁布《宅地法》,和| 《》 宣布获得人身自由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向西方学习
材料三改革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2)由材料三可以看出俄国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但它在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 “在美国首都,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堂遥遥相望。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
(3)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4)美国、俄国和日本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内战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大国崛起》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谁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一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内战”的性质。据材料二,归纳内战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致力于“社会的转型”的目的。结合所学,“变革”指哪一历史事件?其推动“转型”的经济举措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国家都位于拉丁美洲,因此材料中的他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想要了解他可以阅读D项的著作,D项正确;但丁和达·芬奇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领袖,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所以“伟大的业绩”指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项正确;玻利瓦尔与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的总部大楼”、“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章西女王”联系所学可知,这描述的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斗争的历史信息,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关,排除C项;战后初期的世界指的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频率领大陆军与英军激战,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章西女王分别是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所以他们反抗的都是殖民统治,B项正确;19世纪中期的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代表人物是章西女王,但没有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章华盛顿、西女王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因此印度被称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后来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这次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了打击英国殖民者,因此材料中的起义指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图中A处是印度,A项正确;B处是中国,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C处是阿拉伯半岛,与题干“18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不符,排除C项;D处是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处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项;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维护的是农奴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说明农奴主的思想限制,说明农奴制阻碍俄国的发展,要进行改革,因此该材料可以用来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A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C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保留了封建残余,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废除农奴制,这项措施正是为了解决农奴问题,提高农奴购买力和生产率,从而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D项正确;创建新式常备军,这项措施虽然也是19世纪俄国改革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为了解决农奴问题和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排除A项;废除奴隶制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所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项措施虽然可以提高生产率,但并不能解决农奴问题和农奴购买力低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为保护和刺激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可知,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民族工业,培养军事人才,实现富国强兵,D项正确;学习西方科技是手段,排除A项;沙俄当时没有民族危机,排除B项;彼得一世并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明确目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继位后,有感于俄国的落后,仿效西方进行改革,他亲自到西方考查,回国后采取措施,这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D项正确;彼得一世强化了封建农奴制度,缩小了和西欧的差距,俄国依旧是封建社会,没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漫画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领土迅速扩张,对西部新增土地,在奴隶制扩张上,南北方态度不同,矛盾激烈,A项正确;漫画体现的是南北双方对西部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的不同态度,没有涉及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排除B项;对西部领土,南方要建立蓄奴州,北方要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劳动力是因为南北不同的经济类型引起的,排除C项;摆脱殖民统治的是美国独立战争,题干现象发生在美国独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据题干“资产阶级掌握着政权,但保留着专制的象征—国王”《北方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制”“国内外形势都很严岭,没有一个实际掌权者”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同程度的没有完全完成革命的任务和目标,都具有不彻底性,B项正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而英法的背景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背景并不相同,排除A项;经历时间长的只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法国的时间较短,排除C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一致,但题干是描述的是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同程度的没有完全完成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王位没有废除,排除①;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它是《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纲领,②正确;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③正确;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排除④;综上,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由此可知,《宅地法》有利于促进美国西部开发,C项正确;调动黑人参战热情,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关,排除A项;《宅地法》有利于促进美国西部开发,与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宅地法》有利于促进美国西部开发,与政治方面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每1000个十兵中,有421个工人,487个农民、50万黑人开展游击战”可见,在南北战争中人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到南北的实力对比,排除B项;南方有50万黑人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南方10万军队,说明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题干看不出决定作用,排除C项;题干说明人民群众的作用,没有提到杰出人物,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项正确;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没有改变原有社会制度,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不是为了解放奴隶或者农奴,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据所学可知,在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①正确;②南方与北方政治体制上统一避免国家分裂,②正确;北方获胜,南方失败,③错误;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④促进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依据干可知反映了明治天皇剪掉发髻推动了民众社会习俗的西化,由此可见这一举动旨在表明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决心,D项正确;军国主义侧重于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中央集权侧重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明治天皇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与发展近代经济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允许农奴有偿获得人身自由,有权从事工商业;而明治政府也扶持私人企业发展,这些均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明治政府在新式军队中宣扬侵略扩张思想,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消极一面。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兼有先进性和局限性,D项正确;材料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并不是民族危机刺激的结果,排除A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均是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不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重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依据材料“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和所学可知,日本通过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加强幕府统治应对危机,排除A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并不是在美国扶持下进行,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全面改革发展军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2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治时期发型的改变和西式家具的出现,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说明“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C项正确;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教育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2.D
【详解】根据题干“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结合所学可知,通过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后,这三个国家都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可见战争、革命或改革为本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D项正确;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背景是面临着内忧外患,排除A项;美国内战不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残余,排除C项。故选D项。
23.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殖民统治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完整,排除ABC项。故选D项。
24.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可知与明治维新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实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在文化上实行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由封建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实现了富国强兵,B项正确;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相关,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不符,排除A项;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不符,排除C项;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5.A
【详解】根据题干“表为明治政府建国政策中的部分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内容“成立工部省”“成立内务省”“发布官业下放令”等信息可知,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政府主导,A项正确;表格说明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政府主导,不是先进技术,排除B项;表格不能说明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私人垄断,排除C项;表格不能说明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民间资金,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6.(1)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背景: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为调动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斗争积极性,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变化: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
(3)特点:涉及到各个领域(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向西方学习为主;改革有政治纲领指导等。
(4)趋势: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扩展。
【详解】(1)法令:根据材料“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
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人民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为调动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斗争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变化:根据材料“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得出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根据材料“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
(3)特点:根据材料《五条誓文》的内容可以看出涉及到各个领域(或涉及面广);根据材料“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得出以向西方学习为主;根据材料“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得出改革有政治纲领指导;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等。
(4)趋势:根据材料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扩展。
27.(1)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农奴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2)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资金、市场、劳动力
(3)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战争的方式
(4)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美国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俄国的②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为了扭转战局美国颁布《宅地法》和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宣布④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在经济上,以⑤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⑥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2)目的:有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条件:农奴获得解放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农奴赎买份地的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3)贡献:结合所学可知,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总统;方式:林肯通过战争的方式拯救了美国。
(4)作用: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其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8.(1)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事件:农奴制改革;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作用:经过这次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目的:巩固明治天皇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事件:明治维新;举措: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走向:发展资本主义;
【详解】(1)人物:根据“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可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因此改革者是亚历山大二世;事件:根据所学得出是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道路: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性质: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经过这次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目的:结合“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可知,得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要巩固明治天皇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事件:根据所学可得出是日本的明治维新;
举措:根据所学可知,经济方面,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走向: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所涉及的是俄国、美国、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或者革命,因此可得出走向是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