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
三维目标 1. 观察、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 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难点:通过联想,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1. 看教师演示无序上下车情境,指名说说车上人数增减情况,思考为什么不能确定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2. 看教师演示有序上下车情境,说说车上人数的增减情况,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人。3.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看教学情境图,思考问题:(1)从刚才的图中,你看懂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吗?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9分钟)1. 交流答案。2. 认定目标。3.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4. 一起读一读课前读过的儿歌。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1. 基础练习,想想做做1。学生看图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2. 基础练习,想想做做2。指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解答。3. 综合练习,想想做做5。指导学生先看清图意,再与同桌交流一下看到了什么。选择一组数量进行列式,交流图意。 【版块一】1. 教师演示两个情景。(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的增减情况。(不能确定)(2)乘客上车、下车井然有序(2人下车、3人上车),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人数增减多少?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2. 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的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版块二】提出问题。出示教学情境: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版块三】1. 提问:(1)从刚才的图中,你看懂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吗? 2. 揭示课题。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3. 探究算法。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版块四】1. 引导学生先看左图,再看右图,然后再让学生连贯地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填算式、算得数。2. 要让学生看清楚图画的意思:走掉了2人,又来了3人,也可以是来了3人又走掉了2人,问题都是求现在打扫卫生的一共有几人。 3. 引导学生选择一组有联系的条件列式计算,可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式做出简要的解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