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哈尔滨中考历史预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 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 半坡遗址出土的鱼钩 D.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骨针
2.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推行(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推行儒家教育
C. 排斥其他学派 D. 提高儒学地位
4.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下列属于汉化措施的是( )
A. 说汉语 B. 穿胡服 C. 改汉姓 D. 与汉族通婚
5.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涿郡 D. 余杭
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7. 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C.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D. 开封、杭州商业繁荣
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耶律阿保机 D. 完颜阿骨打
9.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明宣宗 D. 明英宗
10.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设立了( )
A. 西域都护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1. 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湖北织布局
13.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发生在( )
A. 1894 年 B. 1895 年 C. 1898 年 D. 1900 年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15.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6.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中共三大的召开 D. 中共七大的召开
18. 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9.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C.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0. 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 )
A.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B.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二、归纳列举题(共 20 分)
1.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5 分)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贞观年间西行天竺取经的高僧——
(3)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
(4)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5 分)
(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事件——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5)日本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3.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3 分)
4. 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3 分)
5. 列举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三次突然袭击事件。(4 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 30 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繁荣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唐朝达到全盛?(4 分)
(3)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著名的皇帝,他们的统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 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运动?该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4 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变法运动?该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3 分)
(3)材料三是哪一组织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将这一纲领阐发为什么?该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3 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 4 年多,先后有 30 多个国家、15 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数达 3000 多万,经济损失 3400 多亿美元。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战争波及范围广,涉及亚、欧、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参战国家和地区多达 60 多个,人口超过 20 亿;军民伤亡总数超过 1 亿人,其中中国军民伤亡达 3500 万人以上;财产损失超过 4 万亿美元。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是什么?(3 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建立了什么组织?(3 分)
(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4 分)
四、活动探究题(共 10 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请你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
1. 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设计一个合适的标题。(2 分)
2. 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至少三件)。(3 分)
3.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2 分)
4.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5:BCADB
6 - 10:ACBAC
11 - 15:AACCA
16 - 20:BAABC
二、归纳列举题
1. (1)孔子;(2)玄奘;(3)岳飞;(4)戚继光;(5)孙中山
2. (1)新航路的开辟;(2)萨拉托加大捷;(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4)俄国 1861 年改革;(5)日本明治维新
3.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任意三次即可)
4.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5. 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三、材料解析题
1. (1)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等。
(2)开元盛世。唐玄宗。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
(3)启示:统治者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要重视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等。
2. (1)洋务运动。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历史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标志: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组织: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做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对战争的反思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等。
四、活动探究题
1. 标题:“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辉煌”
2. 重大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等(任意三件即可)
3. 重大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
4. 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