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3 20: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请大家看这对父子的照片,然后用成语形容一下这两个人。
生:(窃喜并交流)平易近人的傅雷,英俊帅气的傅聪。干干净净的傅雷,风流倜傥的傅聪(学生大笑)
师:很好嘛!看来说出大家心目中的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又一次会心的笑)老师也禁不住想尝试一下。(学生拍手,大叫“来一个”)从容淡定的傅雷,笑容可掬的傅聪;严谨持重的傅雷,淡泊谦和的傅聪。(学生再一次鼓掌)
师:大家说的挺漂亮的。那么哪位同学能站起来大声读一下大屏幕上的词语?
生:(踊跃起立,对视之后留一人)大声读。
师:(向着学生问)读的正确吗?
生:(大声喊)正确。
师:那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每个词语读两遍,要大声读,并且记在心中。
生(跃跃欲试)大声齐读。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这几张资料图片,可以低声读,可以大声喊,也可以默默看。(傅雷、傅聪、《傅雷家书》相关资料)
生:(惊奇并伸长脖子看)
师:请大家速读课文,做一个填空题:“我读懂了(读出来) ”。能完成吗?
生:能!(兴奋地快速读书)
生:(依次站起来)我读懂了一颗慈爱的心,我读出了傅雷对儿子深切的爱,我读懂了父亲的善良与对儿子的亲密……
师:很好!请大家阅读这两封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吧!
生:认真朗读课文
师: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情况下,傅雷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予儿子哪些忠告?融汇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是什么?提示:可用文中的词语、句子,主旋律是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生:(皱眉思索)
师:看来大家有些为难,那就小组讨论讨论(故作失望)。
生:(长出一口气,兴奋地交流争讨)
师:请小组代表展示一下大家是研究成果。
生:(陆续站起来)第一封家书。“这种精神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是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急切地)第二封家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看就知道是写于儿子成功之际。“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师:那作者是想借这封家书来表达他得知儿子成功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啦!
生:我认为不完全是,因为文中在接下来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指出:“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可见,傅雷是想借此成功之际,来告诉儿子要正确面对成功,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谦卑。
师:两封家书,一封写于儿子消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劝慰儿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对感情的创伤;另一封则写于儿子成功时,又告诫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中,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生:乐观、坚强的人。
师: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生:(好奇地翻书)之后齐读第一封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师:消沉时要坚强,我们都易于理解,成功时要坚强,我们可能觉得不太理解。那我们又该怎样理解“坚强”的呢?
生: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
生:对,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坚强”即“胜不骄,败不馁”。
师:看来,有些同学已经对“坚强”的含义领悟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透彻了。刘禹锡也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哪些人也是这样的人?
生:林则徐,张继……
师: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坚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这也正是傅雷的伟大之处。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做到了坚强,就能永远不怕孤独,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那大家能否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看作者认为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生(学生默读课文,同桌交流):应该是第二封家书中提到的“赤子之心”吧!
师:你们能否结合家书内容来谈谈什么样的心灵才称得上“赤子之心”呢?
生:我认为“赤子”应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腔热情,满怀抱负的有识之士吧!那“赤子之心”应说的是极富热情和无限爱意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心灵才不会衰老,胸怀祖国。傅雷在家书的后面就流露出希望儿子能将中国的音乐带向世界,为我们中国人争光。
师:能说具体些吗?哪儿流露出了这种希望?
生:第三段:“河,莱茵,江声浩荡……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
师: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认为“赤子之心”应是文中所说的“纯洁的心”。“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师:我觉得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生: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生:像贝多芬,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
师: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故意停顿)什么样的人才是朋友?
生: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志同道合有共同的追求。
生: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
生:这对父子互为知音。对音乐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师:理解的非常漂亮。献给父亲的歌入耳,那就谈一下你感受到的浓浓父爱吧?(播放《献给父亲的歌》)
生:每次放学回到家,不管多晚,父亲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等着我一起吃饭,满身的疲惫,在父亲关心的眼神中一扫而光。饭桌上父亲虽言语不多,但看着那一次次夹着菜伸向我碗中的筷子,令我心中充满了无限感动!每晚都会等我回家之后才熄灯。(眼中含泪)
生:我身体较弱,总爱生病。为了我的健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母开始让我喝牛奶。但我不喜欢牛奶,每次为了躲避,都满屋子跑,爸爸则端着牛奶杯在后面追我。没多久,他一把抓过我,任凭我怎么挣扎、抵抗,牛奶还是灌进了我的口中,我不禁大哭了起来,怒视着父亲,这才发现他冷峻的脸上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是无奈,是难过。可当我停止了哭闹,自己顺从地将剩下的牛奶喝完时,竟发现父亲的嘴角浮起了一丝笑意……(有些哽咽)
生: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不如母亲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但外出时,我们一家人手牵手漫步,母亲的手,我觉得很温暖,一蹦一跳的。许久,一直没有说话的父亲突然走到我面前蹲下,低着头,细心的帮我把鞋带慢慢系好,我这才发现,不知何时,父亲竟有了白发。一时,眼泪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母亲忙把我抱在怀中,父亲则慢慢地站了起来,将那双粗糙的大手伸向了我细嫩的脸庞……
师: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它更深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我们用心仔细去体会才能发现,相信只要大家认真感悟,都会感受到父亲同母亲一样,用自己的深情为我们搭建成长之桥,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尽管现在的人们很少写信,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一种实在、亲切,真怀念写信的日子。下课之后,我们能否用自己的心,通过自己的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关心呢?
生:齐声喊 “能”
师: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