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月光曲 第二课时 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月光曲 第二课时 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00: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 月光曲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3、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著名钢琴 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 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 作曲。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 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 三十二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 开浪漫派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 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走进作者
课文主要写了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 ,的谈话,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 ,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并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谱写《 》的传说。
月光曲
盲姑娘兄妹
贝多芬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复习导入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2.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
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温馨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对话一: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家境贫寒,不愿给哥哥增加负担,多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
对话一: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渴望听到贝多芬亲自演奏乐曲,对音乐十分痴迷。
对话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对音乐的热爱,对贝多芬的曲子无比熟悉。
正是因为对底层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所以贝多芬在听到兄妹俩的对话后非常感动,为他们弹奏了乐曲。
根据乐曲旋律变化,背诵第9自然段,感
受音乐之美。
背诵积累
高昂激越 节奏明快
轻柔清幽 悠扬舒缓
气势渐强 出现转折
背诵积累
根据图片提示,诵读第9自然段,感受语言之美。
从“那有多好哇!”“不过随便说说”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和她的善解人意及对哥哥的劝慰。
兄妹情深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
知音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为什么激动?
1、“多纯熟”“多深”指的是什么?
2、句子中两个“您”各指什么?
2.贝多芬为什么弹曲子给盲姑娘听?
这一幕兄妹互相体贴的对话正好传入音乐家贝多芬的耳中,这位一心想为穷苦人民造福的伟人面对如此热爱音乐的妹妹怎能不感动呢?于是他推开门,轻轻走了进去,为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
盲姑娘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因他乡遇知音而感动,于是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
博大高尚的 情怀
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妹妹双目失明和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难以言表的激动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写话练习
仔细倾听乐曲,说说你联想到怎样的
画面
选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展开想象和
联想,模仿《月光曲》第9自然段的写法, 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盲姑娘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特别热爱音乐
体会到盲姑娘善解人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热爱音乐的无奈和淡淡的凄楚。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 ”画出人物的三次对话,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的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表示猜想,语调稍长一些。
表示肯定,语调急促一些。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如果你是贝多芬,你此时此刻会怎么想?为什么贝多芬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一个盲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不就是知音吗?知音难得啊!贝多芬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创作的激情油然而生,于是为盲姑娘再弹一曲。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他对穷苦人民非常同情,曾经写下这样的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是多么幸福。”
聚焦对话,交流体会
纯熟
断断续续
照 耀 陶醉
谱写
茅屋
清幽
钢琴
烛光
shà
霎时
皮鞋
琴声
jiàn
琴键
幽静
失 明
景 象
幽静 — — 喧闹
微弱 — — 强烈
陌生 — — 熟悉
纯熟 — — 生疏
断断续续—— 连绵不断
清秀—— 秀气
纯熟—— 熟练
恬静—— 安静
陶醉—— 沉醉
霎时间—— 一刹那
反义词
近义词
幽静——清幽
两者都有表示环境很静的意思。
不同点:
幽静:是优雅寂静, “静”有安静的意思;
清幽:是秀丽而幽静, “清”含有秀丽的意思。
(1)春天的樱花公园, ( 清幽)的林中小道上不时走
过三三两两的游人。
(2)这片树林远离大路,树木茂盛,显得很(幽静 )。
恬静 — — 安静
这两个词都有表示心里平静的意思。
不同点:
恬静:往往用于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表露出一种平静 的神态;
安静:除了表示心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描写环境没有
声音的干扰。
(1)夜深了,周围( 安静 )极了, 一切都再沉睡中。
(2)姑娘那( 恬静 )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苏 醒 — — 觉 醒
这两个词都指醒过来,结束了原来好像睡着一样的糊涂状态。
觉醒: 指觉悟,用在思想上,表示认识问题从不清楚到 清楚;
苏醒: 原来的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指人失去知觉后得 到恢复。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用来描写出神后的清醒。
(1)在巨大的教育攻势下,他终于(觉 醒 )了,向人民政
府交待自己的罪行。
( 2 ) 他 刚 (苏 醒 )过来,就忙问: “那些书受损失吗 ”。
就这样,从被琴声触动,到被兄妹俩感动,最后激动地创作,《月光曲》诞生了,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音乐的魅力。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们向
困难挑战。贝多芬四十多岁时完全失去了听力,但是,他对艺术的
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
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
决不能让我屈服!"伟大的《命运交响曲》便应运而
生了。现在让我们用心倾听那激越豪迈的乐章,感
受他那融入音乐之中的博大的胸怀和不屈的力量。
( 美妙 )的琴声
( 微弱 )的烛光
( 恬静 )的脸
( 幽静 )的小路
( 清幽 )的月光
( 雪亮 )的浪花
( 微波粼粼 )的海面
( 波涛汹涌 )的大海
填 空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认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完成分层作业单。
自主作业
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 富积累。
选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听一 听,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 象 试着写一 写。
自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