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栽蒜苗(一)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7秋 芗城区期末)如图,( )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
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
C.小明1﹣﹣8岁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2.下图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 )人.
A.4 B.11 C.18 D.4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3.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1人,用 厘米的直条表示42人.
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吨,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8吨.
5.条形统计图可以画成竖条,也可以画成 .
6.(2006 延庆县)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8厘米表示200吨,要表示750吨的数量,直条应当画 厘米.
7.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
纵轴上每格表示 名学生;这个小学五年级有 个班.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三.操作题(共1小题)
8.(2019 武城县)德凯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小明对五(1)班同学的锻炼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两幅统计图.
(1)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 人,参加 的人数最多.
(2)根据条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2020春 朝天区期末)
人数年纪 性别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55 58 65 60
女生 45 42 60 52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加登山比赛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哪个年级参加登山比赛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最少?
10.看图回答问题。
(1)月平均销售量较多的是 季,多 台。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栽蒜苗(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答案 B B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7秋 芗城区期末)如图,( )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
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
C.小明1﹣﹣8岁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
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
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下图表示的是甲班和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情况.如果每个班都是36人,那么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 )人.
A.4 B.11 C.18 D.43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B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甲班表示女生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为直角,即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或25%),则男生占全班人数的(或7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全班人数乘男生人数所占的分率(百分率)就是甲班男生人数.乙班男生人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用甲班男生人数减乙班男生人数就是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的人数.
【解答】解:3616
=27﹣16
=11(人)
答:甲班的男生比乙班多11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如何根据计算需要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再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关计算.
二.填空题(共5小题)
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3.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1人,用 7 厘米的直条表示42人.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求出1厘米代表多少人,再用42人除以1厘米代表的人数就是42人应画的长度.
【解答】解:21÷3.5=6(人)
42÷6=7(厘米)
答:用7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2人;
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
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吨,用 2.8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8吨.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同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本题中0.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吨,先求出28吨中有多少个5吨,直条就长多少个0.5厘米即可.
【解答】解:28÷5×0.5=2.8(厘米),
故答案为:2.8.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
5.条形统计图可以画成竖条,也可以画成 横条 .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综合填空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可以画成竖条,也可以画成横条,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的条形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可以可以画成竖条,也可以画成横条.
故答案为:横条.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
6.(2006 延庆县)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8厘米表示200吨,要表示750吨的数量,直条应当画 3 厘米.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压轴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750吨除以200吨计算出750里面有几个200,然后再乘0.8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750÷200×0.8
=3.75×0.8,
=3(厘米),
答:直条应当画3厘米.
故答案为:3.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750吨里面有几个200吨,有几个200吨就有几个0.8厘米.
7.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
纵轴上每格表示 5 名学生;这个小学五年级有 3 个班. 三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 二 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上每格表示5名学生;这个小学五年级有 3个班.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分别求出三个班男生、女生相差的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纵轴上每格表示5名学生;这个小学五年级有 3个班.
28﹣25=3(名)
26﹣24=2(名)
27﹣23=4(名)
4>3>2
答:三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多;二班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少.
故答案为:5,3,三,二.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操作题(共1小题)
8.(2019 武城县)德凯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小明对五(1)班同学的锻炼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两幅统计图.
(1)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 50 人,参加 篮球 的人数最多.
(2)根据条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开放型;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的有20人;再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参加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用20人除以40%即可求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多少人;比较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的扇形占的区域,面积最大就是人数最多的,由此求解;
(2)用(1)求出的总人数,分别乘各种运动占总人数的百分数,求出各种运动的人数,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画出条形统计图.
【解答】解;(1)20÷40%=50(人)
观察扇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锻炼的人数最多;
即: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 50人,参加 篮球的人数最多.
(2)足球:50×20%=10(人)
其它:50×30%=15(人)
乒乓球:50×(1﹣40%﹣30%﹣20%)
=50×10%
=5(人)
统计图如下:
故答案为:50,篮球.
【点评】解决本题需要结合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找出需要的数据,求出各类体育运动的人数,从而解决问题.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2020春 朝天区期末)
人数年纪 性别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55 58 65 60
女生 45 42 60 52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加登山比赛的女生共有多少人?
(2)哪个年级参加登山比赛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最少?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已知数据信息,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完成统计图;
(1)把三到六年级的女生人数加在一起即可;
(2)把每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加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比较多少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表中已知数据信息,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完成统计图如下:
(1)45+42+60+52=199(人);
答:参加登山比赛的女生共有199人.
(2)三年级人数:55+45=100(人);
四年级人数:58+42=100(人);
五年级人数:65+60=125(人);
六年级人数:60+52=112(人);
通过比较可知,五年级人数最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最少.
答:五年级人数最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最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正确利用条形统计图中数据变化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10.看图回答问题。
(1)月平均销售量较多的是 三 季,多 15 台。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三,15。
【分析】(1)先分别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销售数量,再除以3求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数量,然后再比较即可解答;
(2)从统计图中可知,第二季度销售数量呈上升趋势,第三季度销售数量呈下降趋势。
【解答】解:(1)(102+180+198)÷3
=480÷3
=160(台)
(195+176+154)÷3
=525÷3
=175(台)
160台<175台
175﹣160=15(台)
答:月平均销售量较多的是三季,多15台。
(2)从统计图中可知,第二季度销售数量呈上升趋势,第三季度销售数量呈下降趋势。
故答案为:三,15。
【点评】先从统计表中读出数据,然后再由这些数据,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即可。
考点卡片
1.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看图回答问题.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载蒜苗(一)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条形图是去年某地10月的天气情况统计.
(1)晴天天数比阴天和雨天天数的总和还要多 天.
(2)晴天天数比雨天的 倍多 天.
二.判断题(共1小题)
2.判断题。
(1)条形统计图中1格不仅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2)5个人同时吃5个苹果,用了5分钟吃完,那么10个人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10分钟才能吃完。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
(4)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最多可以表示10个单位。
(5)在条形统计图中横向一定表示统计项目,纵向一定表示数量。
(6)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次可以同时烤5个红薯,那么烤12个红薯至少需要24分钟。
三.应用题(共1小题)
3.某电脑公司一门市部第一季度销售情况如图.已知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脑550台,请计算出二月份销售电脑的数量.
四.操作题(共1小题)
4.(2022春 上思县月考)根据下面两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
乌林小学运动会跳高成绩统计表
姓名 帆帆 浩博 明宇 子涵
成绩/米 1.69 1.72 1.68 1.62
帆帆投篮成绩统计表(每轮投30次)
轮数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第4轮
投中/次 24 18 20 25
五.解答题(共6小题)
5.(2022 枣强县)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羊山第一中学开展了以“我最支持的戒烟方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六(1)班同学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了多少人?
(2)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
6.(2014春 路北区期末)如图是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
(1)星期 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 卖出的牛奶最多.
(2)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
7.(2012 河西区校级模拟)六(1)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
(1)该班共有学生 人.
(2)分数在 ~ 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
(3)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8.(2008 玉门市)根据如图条形统计图填空并计算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
(2)全年共生产 台.
(3)平均每月生产 台,
(4)四季度比三季度增产 %.
9.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服装店,调查情况如下。按要求完成任务。
男生衣服的尺码
135 140 135 130 125 140 135
145 130 135 135 150 135 145
130 135 140 135 135
女生衣服的尺码
130 135 130 130 125 130 125
135 130 140 130 130 135 130
130 145 140 130 135 140 130
(1)整理调查结果并表示出来。(接着画下去)
(2)男生衣服的尺码 的人数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码 的人数最少。
(3)如果你是老板,你准备怎样进货?
10.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有 人;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有 人。
(2)最喜欢 和 的人数同样多,均有 人。
(3)看了统计图,从健康角度出发,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载蒜苗(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条形图是去年某地10月的天气情况统计.
(1)晴天天数比阴天和雨天天数的总和还要多 3 天.
(2)晴天天数比雨天的 3 倍多 2 天.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要求晴天天数比阴天和雨天天数的总和还要多几天,从图中分别找出晴天天数、阴天和雨天天数,用晴天天数减去阴天和雨天天数之和,解决问题.
(2)要求此题,用晴天天数除以雨天天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解答】解:(1)17﹣(9+5)
=17﹣14
=3(天)
答:晴天天数比阴天和雨天天数的总和还要多3天.
(2)17÷5=3…2
答:晴天天数比雨天的3倍多2天.
故答案为:3,3,2.
【点评】此题先从问题出发,然后从条形统计图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列式解答.
二.判断题(共1小题)
2.判断题。
(1)条形统计图中1格不仅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
(2)5个人同时吃5个苹果,用了5分钟吃完,那么10个人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10分钟才能吃完。 ×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 √
(4)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最多可以表示10个单位。 ×
(5)在条形统计图中横向一定表示统计项目,纵向一定表示数量。 ×
(6)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次可以同时烤5个红薯,那么烤12个红薯至少需要24分钟。 ×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1)条形统计图中1格代表的单位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任意调整;
(2)1个人吃1个苹果需要5分钟,5个人同时吃5个苹果,用了5分钟吃完,那么10个人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5分钟才能吃完;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
(4)条形统计图中1格代表的单位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任意调整;
(5)在条形统计图中横向一定表示统计项目,纵向不一定表示数量;
(6)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次可以同时烤5个红薯,就是烤5个红薯需要12分钟,用12÷5=2(个)……2(个),2+1=3(个),12×3=36(分钟);据此解答
【解答】解:(1)条形统计图中1格不仅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说法正确;
(2)5个人同时吃5个苹果,用了5分钟吃完,那么10个人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5分钟才能吃完,原说法错误;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说法正确;
(4)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最多可以表示10个单位,说法错误;
(5)在条形统计图中横向一定表示统计项目,纵向一定表示数量,说法错误;
(6)12÷5=2(个)……2(个)
2+1=3(个)
12×3=36(分钟)
烤一个红薯大约需要12分钟,一个烤箱一次可以同时烤5个红薯,那么烤12个红薯至少需要36分钟,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判断题,基础知识扎实是解答关键。
三.应用题(共1小题)
3.某电脑公司一门市部第一季度销售情况如图.已知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脑550台,请计算出二月份销售电脑的数量.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台数,观察纵轴发现,每格表示50台,由此得,一月份销售量是300台,二月份的销售量是150台,三月份的销售量是100台.据此解答.
【解答】解:纵轴表示台数,观察纵轴发现,每格表示50台,由此得,一月份销售量是300台,二月份的销售量是150台,三月份的销售量是100台.
550﹣300﹣100=150(台),
答:二月份销售电脑150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操作题(共1小题)
4.(2022春 上思县月考)根据下面两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
乌林小学运动会跳高成绩统计表
姓名 帆帆 浩博 明宇 子涵
成绩/米 1.69 1.72 1.68 1.62
帆帆投篮成绩统计表(每轮投30次)
轮数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第4轮
投中/次 24 18 20 25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数据,按照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计图。
【解答】解:如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解答题(共6小题)
5.(2022 枣强县)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羊山第一中学开展了以“我最支持的戒烟方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六(1)班同学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了多少人?
(2)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写出有关的计算过程.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其中有20人认为用替代品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1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2)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求出认为强制戒烟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然后用减法求出认为警示戒烟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进而求出认为警示戒烟的人数、药物戒烟的人数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统计图.
【解答】解:(1)20÷10%
=20÷0.1
=200(人),
答: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了200人.
(2)90÷200
=0.45
=45%,
1﹣10%﹣15%﹣45%=30%,
200×30%
=200×0.3
=60(人),
200×15%
=200×0.15
=30(人),
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6.(2014春 路北区期末)如图是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
(1)星期 二 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 日 卖出的牛奶最多.
(2)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可得星期 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 日卖出的牛奶最多;
(2)首先把每天卖的牛奶数量求和,然后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卖出牛奶多少箱即可.
【解答】解:根据某超市上星期一种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
可得星期二卖出的牛奶最少,星期日卖出的牛奶最多;
(2)(60+50+80+70+90+90+120)÷7
=560÷7
=80(箱)
答:平均每天卖出牛奶80箱.
故答案为:二、日.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简单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利用它解题的能力.
7.(2012 河西区校级模拟)六(1)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
(1)该班共有学生 50 人.
(2)分数在 80 ~ 89 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34 %.
(3)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观察统计图,把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加起来就是这个班的总人数;
(2)从图中找出最高的直条,然后确定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再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3)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60分以下的有3人,60~69分的有6人,70~79分的有9人,80~89分的有17人,90~99分的有11人,100分的有4人;其中60分以下的人数最少,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整体上看本班数学期中考试成绩较好;等等
【解答】解:(1)3+6+9+17+11+4=50(人),
答:该班共有学生50人.
(2)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
占全班人数的分率:17÷50=0.34=34%;
答: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
(3)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本次测试60分以下的有3人,60~69分的有6人,70~79分的有9人,80~89分的有17人,90~99分的有11人,100分的有4人;其中60分以下的人数最少,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等等.
【点评】此题考查读统计图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要认真观察、分析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8.(2008 玉门市)根据如图条形统计图填空并计算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
(2)全年共生产 6800 台.
(3)平均每月生产 567 台,
(4)四季度比三季度增产 38.9 %.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压轴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一季度1000台,二季度1500台,三季度1800台,四季度2500台,由此填写即可;
(2)把四个季度的加在一起即可;
(3)全年的产量除以12个月即可;
(4)用四季度的产量减去三季度的产量,然后除以第三季度的产量即可.
【解答】解:(1)一季度1000台,二季度1500台,三季度1800台,四季度2500台,
;
(2)1000+1500+1800+2500=6800(台);
(3)6800÷12≈567台);
(4)(2500﹣1800)÷1800
=700÷1800
=38.9%
故答案为:6800,567,38.9.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读懂条形统计图,从中找出数据,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
9.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服装店,调查情况如下。按要求完成任务。
男生衣服的尺码
135 140 135 130 125 140 135
145 130 135 135 150 135 145
130 135 140 135 135
女生衣服的尺码
130 135 130 130 125 130 125
135 130 140 130 130 135 130
130 145 140 130 135 140 130
(1)整理调查结果并表示出来。(接着画下去)
(2)男生衣服的尺码 135 的人数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码 150 的人数最少。
(3)如果你是老板,你准备怎样进货?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
(2)135;150;
(3)将男生尺码135的,女生尺码130的多进些。
【分析】(1)根据数据的整理方法,首先分段整理数据,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完成条形统计图。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男生衣服的尺码135的人数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码150的人数最少。
(3)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将男生尺码135的,女生尺码130的多进些。据此解答。
【解答】解:(1)作图如下:
(2)男生衣服的尺码135的人数最多,女生衣服的尺码150的人数最少。
(3)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将男生尺码135的,女生尺码130的多进些。
故答案为:135;15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及应用,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10.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绿茶 的人数最少,有 5 人;最喜欢 酸奶 的人数最多,有 15 人。
(2)最喜欢 雪碧 和 可乐 的人数同样多,均有 12 人。
(3)看了统计图,从健康角度出发,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绿茶,5,酸奶,15;
(2)雪碧,可乐,12。
(3)少喝碳酸饮料,多喝酸奶和果汁。(答案不唯一)
【分析】(1)(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高低确定喜欢各种饮品的人数的多与少。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1)最喜欢绿茶的人数最少,有5人;最喜欢酸奶的人数最多,有15人。
(2)最喜欢雪碧和可乐的人数同样多,均有12人。
(3)少喝碳酸饮料,多喝酸奶和果汁。(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绿茶,5,酸奶,15;雪碧,可乐,12。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考点卡片
1.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看图回答问题.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栽蒜苗(一)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9 益阳模拟)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2.下面这三幅统计图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气质量情况,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统计图( )
A.第一幅 B.第二幅
C.第三幅 D.以上三幅都可以
3.果园里有苹果、橘子、桃子三种果树,各自的数量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如图。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17秋 靖州县期末)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 和 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
5.(2017秋 海安县校级期末)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 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
6.(2010秋 萧县月考)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 条形统计图和 条形统计图.
三.判断题(共1小题)
7.(2019 江西模拟)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3小题)
8.(2019 岳阳模拟)
(1)甲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2)乙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9.下面是某书店今年第一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
图书 童话 漫画 科普书 故事书
本数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本书。
(2)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本书比较合适?
(3)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 本书合适。
图书 童话 漫画 科普书 故事书
本数 40 30 20 50
(4)如果某种书的销量是23本,你认为是在“以1代表5”的条形图中表示比较准确,还是在“以1代表10”的条形图中表示比较准确?
10.如图是A,B两组学生参加科学测验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是62分,B组的平均分是64.5分,当年学生得分为50分及以上时,他们便通过了这个测验.
A组和B组都试着说服老师本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请你帮他们分别写出一个理由.
(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6.2栽蒜苗(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答案 A A A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9 益阳模拟)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A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
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2.下面这三幅统计图都反映了去年12月的空气质量情况,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统计图( )
A.第一幅 B.第二幅
C.第三幅 D.以上三幅都可以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要想清楚地表达出各种空气质量所占百分比的情况,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也就是第一幅图.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果园里有苹果、橘子、桃子三种果树,各自的数量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如图。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是( )
A. B. C. D.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常规题型;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通过条形统计图我们看出橘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苹果的数量是它们每一个的2倍。
【解答】解:条形统计图显示:
橘子数量=桃子数量=整个圆的
苹果数量=橘子数量×2=桃子数量×2=整个圆的
故选:A。
【点评】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17秋 靖州县期末)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 单式 和 复式 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多少 .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单式,复式,多少.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分类和特点进行解答.
5.(2017秋 海安县校级期末)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 320 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2 厘米.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本题中0.5厘米表示40人,看4厘米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然后乘这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就行了;用160人除以每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看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度的厘米数就行了.
【解答】解:由题意知,4÷0.5×40=320(人)
160÷40×0.5=2(厘米)
故答案为:320,2.
【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
6.(2010秋 萧县月考)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 单式 条形统计图和 复式 条形统计图.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综合填空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解答】解: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单式,复式.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分类掌握情况.
三.判断题(共1小题)
7.(2019 江西模拟)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 √ (判断对错)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共3小题)
8.(2019 岳阳模拟)
(1)甲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2)乙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包?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用甲种饼干三个月销售量的和除以3,就是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量.
(2)用乙种饼干三个月销售量的和除以3,就是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量.
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180+160+140)÷3
=480÷3
=160(包)
答:甲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160包.
(2)(120+160+230)÷3
=510÷3
=170(包)
答:乙种饼干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170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对所需数据,解决问题.
9.下面是某书店今年第一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
图书 童话 漫画 科普书 故事书
本数 30 25 15 20
(1)每格代表 5 本书。
(2)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本书比较合适?
(3)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 10 本书合适。
图书 童话 漫画 科普书 故事书
本数 40 30 20 50
(4)如果某种书的销量是23本,你认为是在“以1代表5”的条形图中表示比较准确,还是在“以1代表10”的条形图中表示比较准确?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5;
(2)5;
(3)10;
(4)“以1代表5”准确。
【分析】分析题目,首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对于(1),根据统计图中纵轴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自己试着求解(2)(3);
对于(4),根据书的销量,并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求解,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图。
(1)每格代表5本书。
(2)当数据中有几十五时,用1格代表5本书比较合适。
(3)每格代表10本书合适。
(4)在“以1代表5”的条形图中表示比较准确。
故答案为:5;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1格代表多少要根据所给数据选择。
10.如图是A,B两组学生参加科学测验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是62分,B组的平均分是64.5分,当年学生得分为50分及以上时,他们便通过了这个测验.
A组和B组都试着说服老师本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请你帮他们分别写出一个理由.
【考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单从平均成绩不能较准确地看出哪个组成绩更好一些,平均成绩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大;中位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往往更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这个成绩段的中位数成绩是60~69分,此段中A组人是4,B组人数是5,再结合B组的平均成绩好一些,因此,B组成绩更好一些.
【解答】解:这个成绩段的中位数成绩是60~69分,此段中A组人是4,B组人数是5,4人<5人,A组的平均分是62分,B组的平均分是64.5分,62分<64.5分,
因此,B组成绩更好一些.
【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中位数的意义及特征、平均数的意义及特征.
考点卡片
1.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看图回答问题.
(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分析:
(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20+110+130)÷3,
=360÷3,
=120(箱),
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
(195+190+185)÷3,
=570÷3,
=190(箱),
190>120,190﹣120=70(箱);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
(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