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共两课时,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共两课时,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08: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饶、优”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会写“群岛、位于”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2.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难点:读、说、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会认“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视频
2.同学们,看到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啊!要是能亲自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那该多好!这里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的东南方,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2.会认的字

cēn(参差不齐)
cān(参加)
shēn(海参)
3.多音字
4.会写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
1.汇报交流,了解“中心句”。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在本文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叫作中心句。
小结:
(1)思考: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出对应的段落,做上标记。
2.梳理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海岛上的鸟
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
海水
中心句
海底生物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总述此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呼应开头,写西沙群岛的美好前景,抒发对西沙群岛的无限热爱。
(2)课文结构层次
(二)兴趣朗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把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们。
1.汇报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2)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生物学上的珊瑚指珊瑚虫纲的腔肠动物,体形微小,只有几毫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大概5亿年前就有了。而我们见到的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尸体腐烂以后剩下的群体的“骨骼”。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繁殖后代,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珊瑚。珊瑚不仅颜色鲜艳、形态优美,可以做装饰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简介珊瑚
但是相对于观赏及药用价值而言,它在环境方面的作用则是无可替代的。珊瑚虫对生活环境颇为讲究,只能生活在水质洁净、阳光充足、水温在22℃和28℃之间的海洋里。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
(3)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ABB式: 圆溜溜 胖乎乎 软绵绵 硬邦邦 湿漉漉 甜津津 慢悠悠
AABB式:飘飘摇摇 整整齐齐 认认真真 慌慌张张 急急忙忙 晃晃悠悠
2.词语拓展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补充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激发爱国情怀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七洲、长沙、千里长沙。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因此引起一些别有居心的外国势力的觊觎。同学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祖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保卫我们的领土,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就要通过不懈奋斗,不断增强国力。
2.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西沙群岛的一些情况。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当中去,去看看那儿到底有多美,那儿的物产到底有多丰富,那儿究竟让人有多骄傲、多自豪。
1.能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本段的主要意思。
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3.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来描述图上的景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一、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大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海水的特点
色彩繁多、明亮
西沙群岛的海水
这么美丽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你能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美丽的海水形成的原因吗?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3.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海底的生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海底的生物
美丽可爱
说明了数量多,照应第一自然段中的“物产丰富”。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珊瑚有的像一团绒球,有的像一朵硕大的莲花静静地开在海底,还有的像一串串珍珠。
4.珊瑚还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句子。
5.想一想,第3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数量
外形
动作
各种各样
到处都是
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懒洋洋地蠕动
全身披甲,威武
划过来,划过去
模仿文中写作方法,选择一幅图写一写。
小练笔
我来到了海龟池边,那海龟大的惊人,小的有一个脑袋大,大的像一把太阳伞的样子,我拿来一片菜叶,一只海龟终于禁不住美味的诱惑,慢慢地从远处的礁石边爬了过来,品尝着那菜叶的鲜美。而它身边的一只小海龟,非常活泼机灵,总是能优先抢到食物,独自悠闲地享受着。
6.海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了,西沙群岛的鱼都有哪些特点呢?读一读第4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总写
特点1:多
特点2:美
海底的生物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分写
排比
比喻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
天上的白云变化莫测,有的像奔跑的兔子,有的像凶猛的老虎,有的像美丽的鹿。
总写
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显得恰当、形象。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夸张
7.自读第5自然段,思考:每句话主要写了什么?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鸟多
关键句
海岛上的鸟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表现了对西沙群岛美好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首尾呼应
8.读一读第6自然段,大家一起讨论:这一自然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海水的奇异色彩
海底的物产
海底的鱼
“鸟的天下”
美丽
富饶
讨 论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后。可以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还可以从“颜色、动作”等方面说说图中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小练笔
辽阔无垠的海面上,只只海鸥自由地翻飞盘旋着。它们一会儿展翅飞向高空,一会儿又飞回海面捕食,快乐地嬉戏。
色彩斑斓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互相追逐着,有的蓝蓝的,有的金黄金黄的,像在参加盛大的节日游行。
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二、整体回顾,明确写法
1.比较阅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找出两段话中相似的句子。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方法拓展:第1自然段先概述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写西沙群岛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就是首尾呼应。运用这种写法,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可突出主题,加深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2.点明写法,明确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