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4 07: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潮》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花开花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它的容颜,云卷云舒是它的脚步,潮起潮落是它的呼吸。说起潮汐,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宋代文豪苏轼也挥墨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南宋文学家周密穿越时空,回到700多年前参加当时一年一度的“观潮节”。
课件显示课题和作者周密。
师:周密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南宋灭亡后归隐,著有《武林旧事》等,《观潮》是其中的名篇。
课件显示周密画像和简介。
师:下面老师范读全文,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朗读带领大家去领略钱塘江潮的雄姿。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完毕,学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朗诵课文呢?争取声音洪亮整齐,字正腔圆,读出雄豪之气。
学生齐读,洪亮整齐,颇有气势。
师:真不错!你们也送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掌)有一个音同学们读得真准,“教阅水军”的“教”,老师刚才读口误了。惭愧!不过“江横玉系腰”中的“系”应读xi,古音为xi,是捆、绑之意。
师: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文言词汇的理解。老师找出12个典型的四字词,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理解它们的意思并且进行积累。
课件显示
吞天沃日 奔腾分合
为火所焚 艨艟数百
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 鲸波万仞
珠翠罗绮 车马塞途
倍穹常时 僦赁看幕
学生抢答, 十分积极。
生1:“为火所焚”是被火焚烧。
生2“争先鼓勇”是争先恐后,鼓足勇气。
生3:“艨艟数百”是指几百艘战船。
生4:“倍穹常时”是说价格比以前加倍的高。
师:看来古代商人的经济头脑很发达啊。知道供不应求时就要涨价。
……
师:大家解释得很准确,一起来大声地读一遍,牢牢地记住这12个文言词汇。
学生齐读。
师:话说观赏钱塘潮,早在汉、魏时就已蔚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万人空巷,人们都来到江边观看大潮。结合文本,谁能具体说说当时江边人山人海的情形吗?
生1:当时在江岸10多里的距离间,到处挤满了人,车马堵住了道路,水泄不通。
师:古代版的交通堵塞!
生2:人们都穿上最华丽的衣服,妇女们戴着最漂亮的首饰。
生3:小孩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因为人太多,都被挡住了视线。
师;真好,你已经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小时候你一定也是骑在爸爸的肩头看过热闹哦。
生笑。
师:在这个狂欢的节日里,当时的人们可以看到哪些震撼心灵的景象呢?
生1:可以看水军演习,还有弄潮表演。
师:除了精彩的表演,还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2:还有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师:对!还有钱塘江大潮完美的表演。那么天下第一潮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课件,用第一段中的词语为四幅图命名,并且看图说出大潮形成变化的过程。
生1:第一幅是“仅如银线”,因为图片中的潮水就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生2:第二幅名叫“际天而来”。
师:再看看,还可以取什么名字?
生3:第二幅应该取名“玉城雪岭”,因为从形象来看,更好像是一面面城墙,一座座雪山。
师:恩,你补充得真好。
生4:第三幅可以叫做“震撼激射”。
师: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生5:第四幅叫“吞天沃日”,浪涛都冲向天空了。
师:那接下来请一个同学为我们把潮起潮涌再到高潮的过程描述一遍。
生1:钱塘潮大潮刚刚从海的入海口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接着越来越近,像玉城雪岭一样的浪涛连接着天涌来,震天撼地,激扬喷薄。吞没天宇,闯荡太阳。气势极其雄豪。
师:你说得既流畅又生动。同学们,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展示了钱塘江潮的雄姿,可是,毕竟是静止的。想不想看看一段录像呢?(生大声回答“想”)年年岁岁潮相似。老师精心为大家选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段关于钱塘江潮的新闻视频。
欣赏视频壮观宏大的钱塘江大潮,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数次欢呼惊叹。
师:欣赏完视频,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过我认为古人比我们幸运,因为他们不仅可以看见澎湃汹涌的大潮,还可以欣赏到扣人心弦的水上表演。有没有同学愿意像刚才视频中的新闻记者一样为我们现场报道当时表演的情景呢?那你们说记者现场解说时一般怎么开头?
生: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某某某,现在为大家解说——
师:嗯,不错,有点像一名记者的开场白。好,哪一个同学愿意报道水军演习的情景?
生: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央电视台记者郭兆谨,现在我站在浙江亭。校阅台上正中的威风凛凛的那位官员就是京尹。在我的正前方有数百只战船,整齐的分列两岸。注意啦!演习正式开始了。战船正在演习五阵的变化,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在船上还有士兵正在作战厮杀。有的骑马,有的舞旗,有的标枪,有的挥刀。突然,黄烟弥漫,我们眼前什么也看不见啦。传来水暴轰响的声音,如同天崩地裂。这是烟雾慢慢散去,江面上一只船的影子也没有了,只剩下“敌船”被火烧毁,噼噼啪啪地燃烧,随着水波流走了。(回答有一些不流畅,边说边想)
师:谢谢郭兆谨,请问你是实习记者吧?
生:是的。
师:熟能生巧,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的。不过,在报道中有两个地方需要纠正。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生1:不是在船上作战,因为文中说的是“于水面者”。
师:你读书很仔细。是的,士兵“搏杀”是在水面上,由于精通水战,所以如履平地。还有一处听出来没有?
生沉默。
师:“标枪”是什么姿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该是举枪啊。刚才我们的记者这几个作战的姿势说得比较含糊,再说一遍,是骑马、舞旗、举枪和挥刀。接下来请再请一名记者为我们报道下一场民间健儿弄潮表演的情景。
生: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记者丁圆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扣人心弦的水军演习结束了,下面即将开始的是弄潮表演。大家看,大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岸边几百名健儿们正整装待发。他们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虎豹之类的图案,显得十分强悍威武手里高举着十幅宽的彩旗,鲜艳夺目。只见他们一起冲向江水,争前恐后,精神振作。逆流迎着潮水,巨浪好像要把他们淹没。大家看,他们在水里浮沉,多么矫健。还变换着各种姿势。手中的旗帜迎风飘扬,旗尾还没有被沾湿。现场的人们欢呼起来!
师:你的现场讲解真精彩。谢谢你。同学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听完了两名记者的现场报道,对军民表演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下面男生齐读水师演习的场景,女生齐读弄潮表演的场景。
学生朗读。
师:《观潮》一文仅有200余字,语言精炼传神。绘声绘色。我们接下来一起赏析作品语言的精妙之处,请看示例: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马塞途。”——江岸上人山人海,车马拥挤,水泄不通,人潮与江中的奇景互相映衬,蔚为壮观。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进行赏析。
生1:我认为“而旗尾略不沾湿”这个细节写得好,烘托出弄潮儿技艺的高超。
师:你倒是言简意赅,惜墨如金啊。有同学补充的马?、
生2:那么大的浪潮,弄潮儿一边要游泳,一边还要护着旗帜,旗尾还不沾湿,足以表现他们技艺的高潮,让人叹服。
师:你说得很具体。
生3:“塞”一字传神,写出了当时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样子,也烘托出钱塘江潮的壮观,如果不壮观,也不会这样有吸引力啊。
师:不仅潮好看,演出也精彩。
生4:“吞天沃日”运用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惊涛骇浪,直冲云霄的气势。
生5:“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一句中,骑、旗、枪、刀是四个名词,乘、弄、标、舞是四个动词,这是动静结合。
师:等等,你好像弄错了动静相称的意思。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作战时很激烈,有五阵的变化,有近身的搏杀,还有水暴轰响,这都是动态的情景。而转眼间烟消波静,一舸无迹。一切都静悄悄的,这是静态的情景。演习结束时的寂静更加反衬出演习时的激烈,这才是动静相衬。
学生点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了一次“观潮节”。我们感受到了“潮来之盛”,“演习之威”和“弄潮之勇。”真是“滔天巨浪震天地,钱塘大潮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