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阶段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日,昵称为“极兔速递”的账号力挺梅西硬刚网友一事,让“高仿账号”现象再次引发
舆论关注。
事实上,个别账号为了博眼球、引流量,乃至非法牟利,蓄意以“李鬼”坑“李逵”早不是
新鲜事。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政府机构、公益组织、明星、专家、名人、公司等账号历来是被
高仿的“重灾区”。
千方百计蹭D,无非利益诱人心。网上“李鬼”由来已久,以假乱真套路百出,大致可
分为这几类。
一类是假冒仿冒官方组织、新闻媒体、专家名人等账号,在一些社会事件进程中抢先
发声,散布夸大其词、哗众取宠、未经证实的消息,带节奏炒热点,借以吸粉引流变现。例
如,在2022年人教版数学插图事件中,一周内众多社交平台账号冒充相关当事人散布虚
假信息试图混淆视听。也有一类“高仿账号”则直接以诈骗为目的。近些年来,网络上“假
新东”“假刘德华”等名人“高仿账号”层出不穷,这些假账号利用公众对偶像名人的情感,
骗取网民捐赠、用户打赏等,“挖坑”骗钱。还有一类“高仿账号”,本身就是私人账号,但账
号昵称包含地名、组织机构等关键信息。比如“XX本地帮”之类,或许也有为地方做宣传
的好意,但这种类似群名的昵称很容易被网友误认为组织或机构的账号。
违规引流坑人,蓄意诈骗违法!“高仿账号”无视公共利益,带歪舆论节奏,侵害相关
主体合法权益,破坏健康网络生态,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其危害不容小觑。对这样的行为,
必须完善治理举措,彻底让“李鬼”们无所遁形。
(摘编自《人民网三评“高仿账号”之一:谨防“李鬼”坑“李逵”》)
材料二:
假冒官方组织账号误导公众,假冒新闻事件当事人浑水摸鱼,高仿甚至冒充名人开设
账号混淆视听…类似假冒仿冒账号如同网络空间“牛皮癣”,令人防不胜防,更严重干扰
了健康有序的奥论环境,堪称顽瘴痼疾。
事实上,对假冒仿冒账号的治理从未停止。自2021年2月22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用
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恶意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