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下物理(沪粤2024)7.3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八下物理(沪粤2024)7.3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1 11: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学设计
课题 7.3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单元 第七章《运动和力》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石,教材先通过亚里士多“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与生活中运动物体最终停止的现象,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思考。接着安排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结合历史上伽利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阻力”这一观点,引出牛顿在前人的实验推理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这种从生活到实验再到理论的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而引出惯性,以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以致用。
2022新课标要求 2.1.1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1.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停地运动。 2.2.5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学习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及其特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区别与联系(物理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学会从现象中抽象出物理规律。(科学思维) 3、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及理想实验法进行运动和力的关系,推理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从而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科学探究) 4、从牛顿第一定律在历史伟人的经验推导可知,科学是一个个时代伟人们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惯性也是造成社会很多危害的原因,因此通过学习惯性,知道更多的生活常识,并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对力和运动有一定认识,但受生活经验影响,易形成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 的错误观念。通过对实验探究可认识到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在力与运动这一板块中的重要性,但是其中更需要绝对理想的条件需要更深入理解,从而理解其中抽象的知识点。因此教学中要多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提升思维能力。
重点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2、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及分析;3、认识和理解惯性概念,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难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推理过程的理解。;2、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涵和惯性概念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实验器材:斜面、水平木板、毛巾、纸板、玻璃板、小车、木块、硬币、纸张、水杯等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推物体,物体就运动,停止施加推力,物体就静止,还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因此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吗?而历史上有两位伟人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则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那么他们谁才是正确的呢?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结合课本图示各位同学的观点,他们代表的是哪位伟人所表达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各观点的看法,并且举例说明 阅读活动1中“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介绍实验的器材及过程 结合实验过程中提及的关键字眼进行补充说明,并且说明实验要点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结合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与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归纳总结出实验结果: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大。 结合上述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因此可知伽利略的观点更为正确 简述物理历史长河中,各伟人的观点的变化,引出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作为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的物理定律,根据其中的关键字眼进行补充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二 惯性 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惯性这一物理概念,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惯性的现象,带领学生说出更多的例子 阅读活动2中的内容,结合课堂上的器材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趣味小实验 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下小实验中的现象,利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现象 从实验以及日常中惯性现象的例子,介绍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的知识点 进一步从普遍属性这一特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并说明惯性实际反映的是物体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强调惯性不是力,不能和力比较,并且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类似说法 由前面提到的惯性反映的是物体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提出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从装水量不同的两组推桶实验现象发现,质量少的水桶,越容易被推动,质量越大的物体越难被推动 引出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内容,从概念上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三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从前面提及的许多现象中,我们可知惯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惯性在我们的生活在,既有利又有害 对于有利的,我们在生活中给予利用,与学生一起举例说明 对于有害的方面,我们要预防,并和学生一起举例说明 结合课本的观点进行讨论 阅读活动内容,跟随教师学习实验内容 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并运用物理语言说明现象 阅读活动内容,并参与小实验 讨论教师所举的例子,分析总结说出自己的看法 参与讨论,举例说明,并说明是怎么与惯性有关 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认识惯性,理解惯性的特点并解释惯性现象 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且知道那些对我们生活有利,那些我们需要预防的
课堂练习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遵守牛顿第一定律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然后分别从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过。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从该实验现象中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两次实验可以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释放 C.实验现象说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D.小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3.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确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几种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有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 C.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没有滑行,所以没有惯性 D.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物体不能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惯性就发生了变化 5.《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转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关于马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马的拉力改变时,马车的惯性改变 B.车无论是否受力,马车都具有惯性 C.马车运动的越快,马车的惯性越大 D.撤去拉力后,马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6.加沙地带战火纷飞,我国对巴勒斯坦的平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空投物资尤为重要,不计空气阻力,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一个物资箱,飞行员观察被投下物资箱的运动轨迹是( A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B ) A.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面垫上圆木 B.锤柄撞击木桩几下,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 D.树上的苹果下落时,运动得越来越快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实心铁球甲和乙(m甲>m乙)相距s,在无限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开始向右运动(空气阻力不计),随着时间的延长,甲球  不可能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撞上乙球。 9.当汽车突然加速或刹车,车内的人由于具有  惯性 容易受到伤害。如图所示,头枕和安全带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小人的惯性, 头枕 (选填“头枕”或“安全带”)可以减小汽车被追尾时给人带来的伤害。 10.洗衣机中衣服脱水时,是利用  水 (填“衣服”或“水”)具有惯性;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其惯性将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小明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如何使小车每一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每次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远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选填“大”或“小”); (3)根据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雨天驾驶汽车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 (4)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运动状态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得出过程及惯性概念,强调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以及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总结实验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意识。 与教师共同归纳小结 复习知识点,巩固知识
板书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实验: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越远 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特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生活实例:跳远、敲击锤柄紧固锤头、汽车安全带、汽车安全气囊等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