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讨论,说出食物链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分析实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认同物质和能量观念。(生命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播放灰太狼和喜羊羊视频。 观看图片,结合成语,引出捕食关系。 通过图片结合成语,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假设灰太狼家里仅剩一只羊和15Kg草,在不出去觅食的情况下,他该怎样吃才更有利于维持生存?
【点题】食物链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环节二 新知探究: 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展示】草、羊、狼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思考根据图片分析总结的能力。
【提问】草、羊、狼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问题串】草的能量来自哪里?有哪些去处? 羊的能量来自哪里?有哪些去处? 狼的能量来自哪里?有哪些去处?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总结。
【总结】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起点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三个去路:流向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下一个营养级。
【提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形式巩固学习。
【总结】1.一般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 2.逐级递减。
【学以致用】1.能量金字塔计算 2.分析,狼、兔、草中能量的传递和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提问】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提问】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以怎样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 生物体内的碳主要以什么形式进入到大气?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生根据图片,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总结】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3、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可循环。 学生思考,结合课本拓展知识并对已有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环节三 课堂小结 【总结】请同学们一起来归纳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四 随堂练习 【讲解】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第1课时) 1.食物链 2.食物网
教学反思
本节学生熟悉的视频导入,结合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不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举一反三,突破了本课时的重难点,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分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关系,认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