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8.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20 06: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生态瓶,探究生态瓶的稳定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说出影响生态瓶稳定性的因素。(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2.通过讨论生态瓶的稳定性,认同生态平衡观,爱护生态系统的责任。(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
【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保持相对稳定,如何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分析情境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环节二 新知探究: 跨学科实践 【讲解】跨学科知识和方法引导 学生观察图片,比较、讨论、交流、总结。 培养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总结】先考虑生态瓶要包含哪些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较】哪一个生态瓶维持时间更长、稳定性更好?
【探究】方案中要确定单一变量,并提出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
【提问】影响生态瓶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总结】动物(消费者)种类或数量 植物(生产者)种类或数量 空气的多少 分解者的多少等等
【探究】分小组探究,确定单一变量,并提出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完善生态瓶,密封后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践,学生思考,说出探究中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课堂小结 【总结】请同学们一起来归纳生态瓶 有关的知识点。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四 随堂练习 【讲解】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第2课时) 设计并制作能较长时间维持平衡的生态瓶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导入,结合上节课内容开展探究实验,结合交流、讨论等方法,探究影响生态瓶稳定性的因素并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讨论生态瓶的稳定性,认同生态平衡观,爱护生态系统的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