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安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说出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生命观念)
2.通过讨论、列举实例等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概念,了解我国修复和改善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以及关注生态安全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态度责任)
3.通过调察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认同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2.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教学难点】
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认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点题】生态安全。
环节二 新知探究: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展示】人类活动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思考根据图片分析总结的能力。
【讲解】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展示】环境问题图片。
【讲解】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总结】人类在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环节三 新知探究: 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讨论】我们能修复和改善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吗? 各小组相互交流、评价上述讨论的结果,理解人类活动既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能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学生从实例中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展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图片。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态安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讲解】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都保持着正常的功能与结构。
【视频】播放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视频。 学生思考,结合实例了解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晓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 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讲解】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
【调察】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小组同学根据调查资料和记录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 班级内进行交流汇报后,形成班级行动计划。
【总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圈,全球生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环节四 课堂小结 【总结】请同学们一起来归纳生态安全。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五 随堂练习 【讲解】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态安全 1.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2.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教学反思
本节视频导入,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实例,学生从实例中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突破了本课时的重难点,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知晓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