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动物趣闻——《克与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师:有谁买过水果?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师:当你选好水果之后,卖水果的人要干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师:通过秤称就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重。你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都用什么单位吗?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公斤、斤、两)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克通常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板书g kg)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感知、认识“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师:关于克,你都知道些什么?(介绍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拿出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种轻轻的,像没有感觉的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 (生举例)
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 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举例说出了这么多重约l克的物体。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
感知、认识“千克”
师:如果老师让你去买一个大西瓜,还能用天平来称吗?还能用克作单位吗?那就需要新的单位—千克。千克又叫公斤,用字母kg表示。
.认识一些常用的秤。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几种秤 说给大家听一听。(出示各种秤)
(2).学会用秤称物品(练习读取盘秤上的数值)。请你称一称你从家里带来的物品,看有多重 出示盘秤。(介绍用法)请各小组互相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1千克物体,大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l千克有多重。生:不轻也不重。生:有点重。
师:请你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生举例)(各小组活动)
师:请大家汇报各小组估计的结果。(有大约2千克重的,1千克500克重的.3千克重的,1千克重的)
师:实际上发给大家的物品都重1千克。(教室内传出了“耶”——!)然后,老师拿出1袋棉花,老师这里也有1千克的东西,和你的1千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说:棉花看起来多一些,我的看起来少一些。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也就是他们体积不同:但是他们都重l千克。
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1).建立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
师:老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重500克,两袋一共有多重 生:1000克。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计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生答后,板书:1000克。生:我们把两袋盐放在电子秤上称,屏幕上显示的是1kg。师:1kg就表示1千克,板书:1千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1000克与1千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这两袋盐的质量.所以1000克和1千克是相等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1000克=1千克。
认识各种秤并会用秤称。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