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1)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 ),感叹这里的美景真是令人心醉。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3)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jí( )。
(4)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chán chán( )的泉水。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 妖娆 风骚 断章取意 言行相顾
B. 骈进 征引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C. 陨落 扶掖 重蹈复辙 刻骨铭心
D. 睿智 庸禄 孤军奋战 怒不可遏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C. 接连几件事都不顺心,他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D.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D.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女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5. 默写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6)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 名著阅读(4分)
(1)“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______》,他在书信中分别从______、______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7 10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百废具兴( )
(2)薄暮冥冥( )
(3)去国怀乡( )
(4)而或长烟一空(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 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10.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3分)
(二)说明文阅读(10分)
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11 14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概括选段的说明内容(2分)
12. 选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3分)
文中“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的“在当时”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4. 选段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2分)
(三)记叙文阅读(20分)
阅读《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完成15 19题。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5. 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孤独恐惧→______→自卑矛盾→______
16.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
17. 文章多次描写风雪,有什么作用?(4分)
18.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9. 文章以“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三、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