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湖南版化学中考专题练习--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湖南版化学中考专题练习--专题突破(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20 15:37:5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湖南版化学中考专题
专题突破
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题一 物质的多样性
5年中考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2023永州,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2.[2022湘西,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3.[2021株洲,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硫酸溶液 B. 冰 C. 水银 D. 氧气
【答案】B
【解析】A项,硫酸溶液是混合物,错误;C项,水银是汞的俗称,它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
4.[2021湘潭,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 空气 C. 石油 D. 氮气
【答案】D
5.[2022株洲,19](双选)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B. C. D.
【答案】CD
6.[2022永州,4]运用分类,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7.[2023株洲,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属于( )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答案】D
【解析】是由镍离子和铁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8.[2023株洲,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水银、青铜 B. 氧化物:、
C. 酸:、 D. 混合物:波尔多液、福尔马林
【答案】A
【解析】A项,青铜是一种铜合金,是混合物,分类错误。
9.[2023怀化,8]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
A. 水银单质 B. 生石灰氧化物
C. 熟石灰碱 D. 纯碱酸
【答案】D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10.[2023郴州,10]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A. 酸 B. 碱 C. 单质 D. 氧化物
【答案】C
11.[2021常德,6]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碱:烧碱、纯碱、氢氧化钾
B. 氧化物:五氧化二磷、氧化铝、过氧化氢
C. 混合物:空气、石油、亚硝酸钠
D.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硒、碘
【答案】B
【解析】A项,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项,亚硝酸钠不属于混合物;D项,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常量元素。
专题二 空气和氧气
5年中考
考点1 空气★★☆
1.[2024湖南,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空气是混合物
B.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 空气中氮气极易溶于水
D.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含氮分子、氧分子等,不存在空气分子,B错误;氮气难溶于水,C错误;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最大,D错误。
2.[2023常德,3]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指的是( )
A. B. C. D.
【答案】A
3.[2022长沙,2]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水蒸气
【答案】B
4.[2023张家界,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定恒定不变
C. 焊接金属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答案】B
【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不是恒定不变的。
5.[2023郴州,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 破坏臭氧层会引起酸雨
C.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D.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D
【解析】破坏臭氧层会导致地表紫外线增加,酸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排放过多导致的,故B错误;空气是混合物,故C错误。
6.[2022湘潭,10]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D. 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答案】A
【解析】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燃料,A错误。
7.[2022郴州,2]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
B. 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 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造成酸雨
D. 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答案】C
【解析】正常雨水呈弱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故C错误。
8.[2020邵阳,12]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 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 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答案】A
【解析】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燃烧生成气体,无法测定氧气含量,A错误。
9.[2024北京,2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
B. 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 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白磷燃烧后消耗的氧气体积约为,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原注射器中有水,约剩余,故注射器的活塞约在刻度线处,D错误。
10.[2022岳阳,40节选]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下面是某课外小组对教材实验进行的创新设计,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3)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______处。
【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1
【解析】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试管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
考点2 氧气的性质★★★
11.[2024长沙,3]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
A. B. C. D.
【答案】A
12.[2022长沙,1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 氧气极易溶于水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 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13.[2022娄底,2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故B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故C错误。
14.[2024长沙,17]氧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一些反应能产生氧气,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氧气(任写一种)。还有一些反应能消耗氧气,如可燃物(木炭、甲烷等)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答案】过氧化氢、水等; 、等(合理即可)
考点3 氧气的制取★★★
15.[2024湖南,4]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A。
16.[2024江苏苏州,18]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甲 乙 丙 丁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 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 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和温度对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答案】B
【解析】实验乙和丁的变量有浓度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B错误。
17.[2024长沙,21]小张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 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____;
(4)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答案】(1) 酒精灯
(2) C或D
(3) 棉花等
(4) 复燃或重新燃烧等
【解析】
(2)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氧气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等。
(4) 氧气有助燃性,故验满时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
18.[2022衡阳,32节选]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装置A的试管口还缺少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当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__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团棉花; 连续均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19.[2022邵阳,25]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向试管内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进行实验。
【答案】(1) 酒精灯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3)
【解析】
(3)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药品为固体和液体,故发生装置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故收集装置选。
20.[2023怀化,26改编]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A B C D E F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
(2)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结束后应______(请从下列选项选择)。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 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4) 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是)和水在常温下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非常剧烈,且会放出大量的热。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______(填装置字母)作为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装置收集乙炔气体。
【答案】(1) 试管
(2) ;;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B;(或或)
【解析】
(3) 装置关闭活塞后可利用试管内气压变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后稀盐酸流回试管,反应继续发生。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用装置收集时,二氧化碳应该从进出。
(4) 制取乙炔的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且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故用装置。乙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或装置(从端通入);乙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择装置。
21.[2021郴州,22节选]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2) 若用溶液和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从中选择)。为了证明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图1中加入溶液,然后塞入插有带火星的木条的橡胶塞,如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再通过漏斗加入,如图3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将图3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甲同学认为是催化剂。
(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填“能”或“否”)用图4来探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答案】(2) A;木条不复燃;木条复燃
(3) 甲同学未验证的化学性质也保持不变(合理即可)
(4) 能
【解析】
(3) 要证明是分解的催化剂,应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这两个方面去验证。
实验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题 全练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基础设问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此实验可以发现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4)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实验可否用硫粉代替红磷?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误差分析 甲同学发现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 乙同学认为实验用的红磷应该越少越好,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你是否认同?________(填“认同”或“不认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原理创新 丙同学提出用铁锈蚀的原理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 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2) 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得集气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集气瓶内
(3)
(4) 氮气;难溶于水,不可燃且不助燃
(5) 吸收红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吸收热量
(6) 不可以;硫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无法形成压强差
(7) 偏小
(8) 不认同;红磷量过少无法完全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9) ① 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② 加速铁粉锈蚀
实验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一题 全练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1) 基础设问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此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装置有一项缺陷,需要对其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 若使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5)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①查,__________________;②装,把试剂装入试管内,并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微微向__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待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⑥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熄,____________。
(6)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跨学科设问 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答案】(1) ;催化作用;B
(2)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 (或)
(4)
(5) 检查装置气密性;下;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连续均匀冒出;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熄灭酒精灯
(6)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7) ④
【解析】
(7) 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故不能利用与重力作用有关的集气方法,故选④。
专题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
5年中考
考点1 碳单质★★☆
1.[2024长沙,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
A. 活性炭 B. 金刚石 C. 石墨 D.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2023长沙,6]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 )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 金刚石用作电极 D. 石墨用作钻机钻头
【答案】A
【解析】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错误;金刚石几乎不导电,不可用作电极,C错误;石墨质软,不可用作钻机钻头,D错误。
3.[2021郴州,7]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 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冶炼金属
D. 和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和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因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并不相似。
4.[2022岳阳,45]为测定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高温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木炭粉使其完全反应,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
(2) 试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2
(2) 解:设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1) 据题图分析,反应前固体(氧化铜样品和木炭粉)总质量为,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变为,减少的质量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考点2 碳的氧化物★★★
5.[2023衡阳,10]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B. 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 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碳单质中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A错误;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6.[2023郴州,7]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 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 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也具有毒性,故A错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性气体,故B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也具有吸附性,故D错误。
7.[2022郴州,7]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
A. 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C. 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
D. 加热条件下,木炭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答案】C
8.[2023常德,12]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实验1 实验2
A. 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 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 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 实验2中,烧杯中溶液会变红
【答案】C
【解析】实验1中盐酸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正确;实验2中灼烧鸡蛋壳的反应为 ,烧杯中的反应为,该反应放热,故溶液温度会升高,B正确;实验2中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于烧杯上方,C错误;实验2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9.[2022湘潭,24]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氢能源汽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交通工具。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2) 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① 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白色污染 C. 空气污染
② 碳“捕捉”与封存:捕捉并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请写出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碳转化: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蛋白质 B. 糖类 C. 维生素
【答案】(1) 产物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或热值大(选填一条)
(2) ① A
② 用于灭火、可作气体肥料(选填一条)
③ B
【解析】
(2) ① 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会使温室效应加剧。
②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等。
10.[2022张家界,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仍是。如何降低大气中 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 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 转化成 和;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 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 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 工业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和,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 “利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1)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合理即可);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2)
(3) 分解反应
(4)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解析】
(1) 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将进行综合利用等途径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考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1.[2023岳阳,43]某同学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填字母)。
A. B.
C. D.
【实验步骤】 验证集气瓶中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BC
【实验步骤】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反思交流】 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或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合理即可)
【解析】
【实验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应选用装置B、C。
12.[2023衡阳,32]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检测发现用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如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4) 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长颈漏斗
(2) ;未等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便开始收集(或开始收集时集气瓶中水未装满,合理即可)
(3) C;
(4)
【解析】
(3) 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使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端通入。
13.[2023郴州,23]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的,来验证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
图1
该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为,的溶解度为。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中混有气体。
【实验与验证】
① 甲同学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饮料管往试管内吹气,溶液________(填现象),则猜想一不成立;
② 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为进一步验证,再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猜想二成立。
图2
【反思与评价】
①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气体,说明盐酸具有____性;
② 为除去中混有的气体,最好选用______;
溶液.浓硫酸.饱和溶液
③ 丙同学不理解,混有气体的为什么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帮他解释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 澄清石灰水变质(失效)
【实验与验证】 ① 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 ① 挥发


【实验与验证】 ① 猜想一不成立,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即用饮料管往装有少量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呼出的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② 由于猜想二成立,所以观察到中溶液变浑浊,说明中的水吸收了氯化氢气体形成盐酸,盐酸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② 饱和溶液与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饱和溶液不反应,符合题意。
③ 将混有氯化氢气体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导致被消耗,溶液中不出现浑浊。
实验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一题 全练
实验室常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基础设问 图中所示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 实验室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此时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反思 不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使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为了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______(填字母)。
(8) 异常现象讨论 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数字化实验 如图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0) 用下图装置制取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装置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可用装置D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关闭,打开,装置中溶液变红;关闭,打开,装置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中溶液仍显红色。
Ⅰ.装置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铁架台;分液漏斗
(2)
(3) B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是固态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液态的稀盐酸,反应条件为常温
(4)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管口,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5)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6)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7)
(8)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合理即可)
(9)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0) ①
②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③ 密度大于空气
④ 气体中混有;检验中的已除尽
【解析】
(8) 若使用的盐酸浓度较大,则会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会先和氢氧化钙反应,导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9) 段装置中压强逐渐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长颈漏斗中,故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错误;段压强基本不变,说明此时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正确;从点开始,压强逐渐减小,说明打开了弹簧夹,正确。
② 装置内隔板上的石灰石可以通过压强的变化与稀盐酸发生接触或不接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而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④ Ⅰ.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装置内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稀盐酸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加热后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稀盐酸仍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Ⅱ.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中的氯化氢气体,硝酸银溶液能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完全除去。
微专题一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一题 全练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验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需要干燥氢气则需选择装置______(填序号),装置内所装试剂为________。
(5) 在制取二氧化碳时使用了浓盐酸,此时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有________杂质,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该杂质。
(6) 若想测量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选择装置______(填序号)与量筒组合,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拓展设问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装置收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试管口未塞棉花;
(2) C
(3)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口,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4) ;浓硫酸
(5)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6) ;;没有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7) A;或;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解析】
(1)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需塞一团棉花,防止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2) 需要获得平稳的气流就要控制反应速率,故选装置。
(5)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混在二氧化碳中,应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6) 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专题四 水和溶液
5年中考
考点1 自然界的水★★☆
1.[2024长沙,4]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
B. 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 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
D. 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答案】D
2.[2023邵阳,8]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3.[2023常德,1]位于常德汉寿县境内的西洞庭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那里有白鹤、黑鹳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 垃圾焚烧 B. 任意捕杀 C. 私挖滥采 D. 资源监测
【答案】D
4.[2023郴州,4]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答案】B
【解析】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C错误;饮用水并不是越纯越好,D错误。
5.[2022郴州,5]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 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答案】D
【解析】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中含有很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6.[2024湖南,20]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 “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② 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分”的思想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与“分”的思想
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① 化合
② 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
(2)
(3)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① 由题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② 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
(2)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液氧和液氢反应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2022株洲,26改编]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 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2) 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作混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 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4) 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 不是
(2) 吸附
(3) 煮沸
(4) 化学
(5) 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8.[2022邵阳,22节选]水是生命之源。
(1) 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
(2) 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
(4)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__(填序号)。
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②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答案】(1) 蒸馏
(2) 氢气
(4) ③④
【解析】
(2) 电解水的口诀: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故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4)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①错误;农业上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②错误。
考点2 溶液与溶液的配制★★★
9.[2024湖南,13]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颜色不同,这种溶液是 ( )
A. 硝酸钾溶液 B. 硫酸钠溶液 C. 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答案】D
【解析】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余溶液都是无色的。
10.[2023永州,4]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 稀硫酸 B. 生理盐水
C. 蔗糖溶液 D. 碘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解析】碘的酒精溶液中溶剂为酒精。
11.[2022衡阳,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A
【解析】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B错误。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错误。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D错误。
12.[2022邵阳,12]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B. 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A
【解析】A项,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即。B项,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应先在托盘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相同的称量纸,再进行称量,称量时氯化钠固体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C项,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溶解速率。D项,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不会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影响。
考点3 溶解度★★★
13.[2024长沙,14]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B. 在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B错误;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升高温度,甲的溶解度变大,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14.[2022岳阳,35]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分别在、、时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对应图中、、三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升温至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
【答案】D
【解析】时,点位于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点对应溶液属于饱和溶液,且固体不能全部溶解,会有固体剩余;时,点位于B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点对应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时,点恰好位于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即、点表示的是饱和溶液,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据题图可知,,但物质未全部溶解,故此时A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少于C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即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C,故B错误。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点表示的是C物质在时恰好饱和的溶液,无法确定溶液是否无色,故C错误。升温至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此时物质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因为,且A和C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故D正确。
15.[2023岳阳,3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 时,欲配制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为
D.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D
【解析】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时,甲、乙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乙的大,故B错误;时,水中最多溶解甲,现欲配制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小于,故C错误。
16.[2024湖南,17]《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结合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
(2)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3) “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____结晶。
【答案】(1) 36.0
(2) 增大
(3) 蒸发
【解析】
(1)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7.[2022长沙,1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3) 已知在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答案】(1) 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3) 增加A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18.[2023长沙,19]利用我国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得到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
(1) 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__;
(2) 在范围内,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水晒盐是用____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答案】(1) 70
(2) 氯化钠(或)
(3) 蒸发
19.[2023郴州,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和乙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表示甲不饱和溶液的点是______;
(4) 图中与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相似的曲线是__;
(5) 时,将甲放入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
【答案】(1) 甲 乙丙
(2)
(3) D
(4) 丙
(5) 125
【解析】
(4) 一定条件下,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丙符合;
(5) 时,甲的溶解度为,即时,水中最多溶解甲,故该温度时,将甲放入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0.[2022株洲,25]图1为和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点处和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 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点处的溶液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 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______。
图2
A. 点点 B. 点点 C. 点点 D. 点点
【答案】(1) 相等
(2) (或);不是
(3) B
【解析】
(1) 点处和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并且都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 点处是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时,的溶解度是,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因为溶液变为恰好饱和且质量不变,则题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题图1表示为点点(降低温度)。
21.[2022常德,19]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 110 114 121 126 139
31.6 45.8 85.5 110 169
(1) 图中能表示溶解度曲线的是__(填“甲”或“乙”);
(2) 在时,将和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为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 将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____;
(4) 在时,将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常用方法:①恒温蒸发出一部分水,②加入一定质量固体,上述两种操作均使溶液刚好达到饱和。若将①中的水与②中的固体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
【答案】(1) 甲
(2)
(3) 19.6
(4)
【解析】
(3) 时,的溶解度为,则的饱和溶液中,含的质量为,含水的质量为;若升温至,的溶解度变为,设此温度下水中能溶解的的质量为,则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则,故还应加入的质量为。
(4) 在温度不变时,恒温蒸发出一部分水与加入一定质量的固体都得到了饱和溶液,说明这部分固体恰好能完全溶于这部分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2023常德,21]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操作、现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图1
(1) 根据实验操作①所产生的现象可知,为图2中的______(填“”或“”)曲线。
图2
(2) 操作①所得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时的溶解度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3) 下表为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请推测实验操作③所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
温度/ 40 60
溶解度/ 48.8 46.4
(4) 若在实验操作③后继续升温至,析出,则在时的溶解度为____。
【答案】(1)
(2) 21.8
(3) 无明显现象
(4) 45.1
【解析】
(1) 时向水中加入,有固体剩余,说明时的溶解度小于,因此是题图2中的曲线。
(2) 操作①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满足:,解得。
(3) 根据表格信息,时的溶解度为,水中加入,得到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到时,的溶解度为,此时溶液仍为的不饱和溶液,故经操作③后无明显现象。
(4) 操作③后继续升温至,有析出,说明时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即溶解度为。
实验四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一题 全练
下图为电解水实验及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基础设问 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管对应连接电源的__(填“正”或“负”)极,所产生的气体是____。
(3) 管中所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管中所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5)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6)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异常现象分析 同学们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比例大于,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跨学科全国视野 通过电解水测得、两管中气体体积比后若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
A.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 氢气、氧气的密度
C. 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9) 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符号)。
(10) 创新考法 “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①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能。
② 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知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氢气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
③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④ 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将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
A. 水力发电制氢 B. 太阳能发电制氢
C. 火力发电制氢 D. 核能发电制氢
【答案】(1) 增强水的导电性
(2) 负;氢气
(3) 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管口,打开对应活塞,若燃着的小木条燃烧得更旺则是氧气
(4) ;
(5) 氢原子;氧原子
(6)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7) 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8) BC
(9) 、
(10) ① 电
②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答:制取氢气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
③ B到A
④ ABD
【解析】
(2) 从题图中可以发现管产生气体的体积大约是管气体体积的2倍,故管产生的是氢气,对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5) 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原子,所以在本实验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8) 若要知道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可通过氢气质量 一个氢原子质量得到氢原子个数,氢气质量需要借助氢气密度求得。同理可求氧原子个数,从而得到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
(9) 题图表示了反应过程中出现的五种微粒,其中分子有、、,原子有、,根据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比例可以判断对应,对应。
③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进行判断。
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题 全练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1) 基础设问 配制所需溶液需称量____,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
(2) 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3)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4)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5) 实验迁移 在配制溶液前未检查天平是否调零而使用了指针左偏的天平,此时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 在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将固体放置于左盘后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在配制溶液前用水润湿了所使用的烧杯,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用于配制溶液的氯化钠固体受潮,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 取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的溶液,需加水__。
【答案】(1) 1.5;48.5
(2) 烧杯
(3) ②①⑤③④
(4) 加速溶解
(5) 偏小
(6) 从左盘取出部分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
(7) 偏小;偏小
(8) 20
【解析】
(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即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根据水的密度为可得水的体积为。
(5) 天平指针左偏导致所称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6) 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氯化钠固体取多了。
(7) 烧杯润湿后导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氯化钠受潮后导致氯化钠不纯,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8)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则可列出等式:,解出。
微专题二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一题 全练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点的意义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此温度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__。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将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溶液各组分的计算 时将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溶液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4) 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
(5) 温度改变时溶液各组分变化情况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别将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6)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
(7) 物质提纯、结晶方法 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A。若B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B。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A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B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 ;25;在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④;
(2)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增加C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不饱和
(3) 饱和;62.5;;
(4) ;
(5) 不变;A
(6) ;;
(7) 降温结晶;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解析】
(3) 时的水最多可溶解物质,故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质量为,溶液与溶质的质量比为,溶质质量分数为。
(4) 时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最大,同理,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所需水的质量最小;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的溶质将析出,溶解度大的物质的溶液所析出的晶体更多。
(5)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后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6)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后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过程中物质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物质,物质无晶体析出,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时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配成等质量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大;同理,物质的溶解度最大,配成等质量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小,降温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不变。
(7) 选择提纯方法的依据是被提纯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例如物质)选择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例如物质)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
专题五 金属与金属矿物
5年中考
考点1 金属材料★★☆
1.[2022常德,2]常德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材料由金属制成的是( )
A. 临澧民间纸扎 B. 桃源铜器制作
C. 澧县糖画技艺 D. 石门红茶工艺
【答案】B
2.[2022湘潭,13]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B.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更大
C.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要低
D.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答案】D
【解析】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所以青铜的硬度比纯铜更大,熔点比纯铜更低,B、C正确;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错误。
3.[2023长沙,8]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 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 铝锂合金是混合物 D. 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答案】C
【解析】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好,B错误。
4.[2023张家界,11节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选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废弃的易拉罐应投放在______(填字母)。
A.可回收物桶 B.厨余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其他垃圾桶
【答案】金属材料; A
考点2 金属的化学性质★★★
5.[2024长沙,15](双选)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试剂中,能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稀硫酸 B. 蒸馏水 C. 硫酸铜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答案】AC
【解析】若将铁、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冒出,铜表面无明显现象,可验证铁比铜活泼,故A正确;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可验证铁比铜活泼,故C正确。
6.[2022张家界,7]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
A. 稀硫酸 B. 硝酸银溶液 C. 观察颜色 D. 灼烧
【答案】C
【解析】金与黄铜(铜锌合金)都是黄色的,故通过观察颜色无法区分,C符合题意。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黄铜中的锌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A不符合题意。金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铜、锌皆可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B不符合题意。金灼烧无明显变化,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D不符合题意。
7.[2022郴州,9]下列实验事实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 大小和体积都相同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剧烈程度:锌片 铁片
B. 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有铝析出
D.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举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B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比铁活泼,故反应剧烈程度:锌片 铁片,A错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铝比铜活泼,故铜不能置换出硫酸铝溶液中的铝,C错误;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错误。
8.[2022娄底,34]现有、、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 溶液 B. 溶液 C. 稀 D. 溶液
【答案】B
【解析】能将溶液中的置换出来,说明的金属活动性强于,不能将溶液中的置换出来,说明的金属活动性弱于,使用溶液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B正确。
9.[2023株洲,9]现有、、三种金属,为探究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②将和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表面有银析出,而没有变化。则有关、、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①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排在氢的后面,即;②说明的金属活动性比强,即。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10.[2023怀化,14]向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表面无明显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
11.[2023永州,9]三种金属、、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和不反应
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①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排在氢的后面,即;②说明的金属活动性比强,即;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12.[2023郴州,9]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
C. 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 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C错误。实验①生成的是硫酸亚铁,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D错误。
13.[2023衡阳,22]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和
B. 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
C. 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D. 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答案】D
【解析】锌粉会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与氯化镁不反应;若滤液为蓝色,则锌粉未将氯化铜反应完,此时滤渣中只有铜,A错误。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氯化铜已完全反应,但是氯化镁与锌不反应,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B错误。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锌粉过量,滤渣成分为铜和锌,C错误。氯化铜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D正确。
14.[2023常德,2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兴趣小组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其反应原理为。请回答相关问题:
制备:
(1) 如图A、B为两种发生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制备氢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此装置还可制备哪种气体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2)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为什么氢气是清洁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气:
(3) 该兴趣小组试图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查阅资料后发现,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便设计了除杂装置如下图。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试管;B;氧气/二氧化碳
(2)
(3) 不能;氢气中仍含有水蒸气/装置C、D中药品应交换/装置C、D顺序应交换/装置C、D中药品装反/装置C、D顺序放反
【解析】
(1) 锌粒和稀硫酸分别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选择装置;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药品和反应条件均符合“固液常温型”,均可选择装置。
(2) 氢气燃烧只有水生成,是清洁燃料。
(3) 混合气体通过装置可除去氯化氢,但与水接触后氢气中仍混有水蒸气。若将、装置顺序交换可达到实验目的。
15.[2023张家界,1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展开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颜色逐渐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 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张欣同学发现不锈钢水杯底部标有“304”字样,查阅资料,发现不锈钢成分中含有金属镍。他想起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镍,为确定镍与铁、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猜想二:
猜想三:
【设计实验】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可以先探究镍与酸是否反应,确定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是否位于氢前;若在氢前,只需比较镍、铁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若在氢后,再利用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进行判断。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小相同的铁、铜、镍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装有相同浓度稀硫酸的试管中 铁片和镍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镍片快 猜想__正确
【反思交流】 (1)通过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等方法可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2)若要验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实验用品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溶液
D.、、溶液、稀
(3)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简单处理,便于分类回收。为了将废液中过量的酸和盐(可能含、、等)转化为同一类物质,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处理后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实验探究一: 铁、铜、银
实验探究二: 【进行实验】 二
【反思交流】 B;、
【解析】
实验探究二: 【进行实验】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其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与酸反应更剧烈,因此,则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 (2)B项,只能证明的金属活动性强于和,但无法验证、的金属活动性。(3)实验完成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等,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酸和镍、铜、银的盐溶液均发生反应,最终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对应溶质为、。
考点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6.[2023娄底,32]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齿轮表面涂油 B. 制成合金
C. 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D. 车圈镀铬
【答案】C
【解析】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加快锈蚀。
17.[2023长沙,15](双选)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小明在家帮忙做家务,请运用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切过咸菜的菜刀,洗净擦干后保存
B. 将垃圾分类投放
C. 使用炉具清洁剂时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D. 用钢刷或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答案】AB
【解析】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C错误;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防止铝被腐蚀,不能使用钢刷或钢丝球将其擦洗,D错误。
18.[2023邵阳,22节选]宁宁同学热爱劳动,经常在家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做饭和洗碗等。
(1) 宁宁在整理书房时,擦拭了书桌上的台灯。下图台灯标示的各部件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2) 宁宁炒完菜后,为了防止铁锅生锈,把铁锅洗净烘干。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1) ⑤
(2) 水、氧气
19.[2023衡阳,29]黄铜(锌和铜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古人用炉甘石、赤铜和木炭制备黄铜,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 黄铜和纯铜相比较,硬度更大的是____。
(2) 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黄铜
(2)
(3) 灼烧法(或加酸)
【解析】
(2) 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在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 灼烧能使黄铜发黑而黄金无明显现象;黄铜遇酸会产生气泡而黄金无明显现象。
20.[2022衡阳,29]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焦炭、空气、石灰石,转化过程如图:
(1) 在此转化过程中体现了焦炭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其年产量的,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还原性(合理即可)
(2)
(3) 刷保护漆(合理即可)
【解析】
(1) 在炼铁过程中,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体现了焦炭的可燃性;在高温的条件下,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体现了焦炭的还原性。
(2)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3) 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刷保护漆、涂油、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等。
21.[2024湖南,21]铁制品经常有锈蚀现象,于是某兴趣小组围绕“锈”进行一系列研究。
(1) 探锈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
① 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
② 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的结论。
(2) 除锈
取出生锈的铁钉,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
(3) 防锈
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兴趣小组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发现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科研课题。
【答案】① 试管
② 氧气(或空气)和水
(2)
(3) 表面刷漆、涂油等(或置于干燥、低温、低氧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解析】
(2)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铁锈反应完全后,铁和盐酸继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实验六 铁钉生锈的条件的探究
一题 全练
为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 基础设问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_的铁钉生锈了。
(2) 对比试管A和试管B可得铁钉生锈需要____;对比试管A和试管C可得铁钉生锈需要__;所以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与____和__同时接触。
(3) 实验开始前需要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试管C中棉花团和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拓展设问 以上试管中铁钉生锈最快的是试管______。
(7) 数字化实验 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指导同学们对铁锈蚀进行探究。用铁粉和炭粉的均匀混合物模拟铁钉成分,用传感器测定试剂瓶内气体的相关数据。
可供选择的试剂见下表:
组别 试剂
铁粉/ 炭粉/ 水/滴 食盐/ 其他
一 5.0 0.1 0 0 干燥剂
二 5.0 0.1 10 0 无
三 5.0 0.1 10 1.0 无
四 5.0 0.1 0 1.0 无
① 在A、B两只试剂瓶中依次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试剂进行实验。
内A瓶中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将第二组试剂中的水改为迅速冷却的沸水,且用量增多至足以完全浸没固体混合物。内B瓶中含量也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探究食盐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试剂组别是______(填序号)。
③ 在两只试剂瓶中均加入第二组试剂,分别改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结果如下图所示。瓶内湿度随时间增大(即水蒸气含量增大),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氧气;水;氧气;水
(3)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
(4) 吸收试管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5) 刷漆(或涂油等,合理即可)
(6) D
(7) ① ;少量氧气溶于水
② 二、三
③ 铁锈蚀的过程放出热量,使水转化为水蒸气,湿度增大
【解析】
(6) 食盐水会加快铁钉的锈蚀。
(7) ① ⅰ.第一、二组的变量为水的量,瓶中铁粉消耗氧气,发生锈蚀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ⅱ.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浸没固体混合物,内瓶中氧气含量仍有所减少,可能是少量氧气溶于水导致的。
微专题三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题 全练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金属铬。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他们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作出猜想】 考虑到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提出三种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①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问题与反思】
(1) 由上述结论可知:铬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在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铬元素显价)。
(2) 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操作,只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认为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归纳】 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
【实验设计】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铬,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铬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氯化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问题与反思】 (1)
(2) 不可行;铝、铬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铝和铬的金属活动性
【总结与归纳】 通过金属能否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进行比较
【作出猜想】 ①根据已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铬的位置可能在铝之前、铜之后或两者之间,则猜想三为。
2.[2023四川成都]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 实验一: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____(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步骤(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防止燃烧产物下落使集气瓶炸裂;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足
(2) 氢气;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3) ; 无明显变化或取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于试管中,伸入铜丝与溶液反应 无明显变化
【解析】
(1) 根据题意“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可判断出白光是火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的,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中氧气浓度降低,使铁丝无法燃烧。
(2) 通过铝、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需控制金属片的大小、稀盐酸的浓度等。
(3) 通过铜与硝酸银反应可验证铜的活动性强于银,要验证,还需验证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微专题四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分析
一题 全练
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 若反应后所得溶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_。
(2) 若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则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过程中溶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粉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 点时,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
C. 点时,溶液呈无色
D. 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和的混合物
【答案】(1) ;;;、;
(2) 一定有、,可能有;
(3) C
【解析】
针对(1)(2)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 铜 银。反应顺序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分界点、、、、和分段讨论:
(3) 点发生的反应为,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A正确。点时,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B正确。点时,硝酸铜有剩余,溶液呈蓝色,C错误。点时,锌与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的滤渣为和的混合物,D正确。
2.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
(1)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请你在上面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2)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提出问题】对乙中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滤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和;
猜想2:可能是和;
猜想3: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可能是和。
【实验分析】①实验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实验甲的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甲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固体明显增多,说明试管中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或“”)剩余。
【推论】通过分析,猜想____错误,接下来通过检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即可判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答案】(1)
(2) 、、;;;;1、4;
【解析】
(2) 【实验分析】③试管中铜和硝酸锌不反应,试管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固体明显增多,说明试管中硝酸银过量,混合后,试管中的铜和试管中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推论】由于硝酸锌不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铜一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猜想1、4错误。
专题六 常见的酸、碱、盐
5年中考
考点1 ★★☆
1.[2024湖南,15]“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 B. 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酚酞可测出溶液的为4.5
【答案】C
【解析】土壤中的物质不是都能溶于水,例如泥土等难溶于水,A错误;酚酞不能测出溶液的,D错误。
2.[2023邵阳,4]一些物质的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厕所清洁剂 B. 橘子汁
C. 西瓜汁 D. 炉具清洁剂
【答案】D
3.[2022郴州,13]一些食物的近似值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葡萄汁 B. 苹果汁 C. 牛奶 D. 鸡蛋清
【答案】B
【解析】当时,越小,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4.[2023郴州,1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现对四个化工厂周围的土壤进行采样测量,结果如下:
编号 ① ② ③ ④
5.5 5.8 7.1 8.3
其中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5.[2023株洲,15]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表中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范围: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胆汁或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 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 可使用试纸测定血浆的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 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答案】A
【解析】利用试纸测得的数据为整数,故C错误;当时,数值越大,碱性越强,因此血浆的碱性强于胆汁,故D错误。
考点2 常见的酸和碱★★★
6.[2022长沙,10]“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 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 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7.[2023郴州,11]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答案】B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8.[2023娄底,33]下列物质不能与稀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B. 溶液 C. 溶液 D.
【答案】D
9.[2023株洲,17]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
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
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钠的潮解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氢氧化钠的变质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10.[2023永州,7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越大,酸性越强
B. 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 无色酚酞试液遇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A
【解析】小苏打可以和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 ,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湖南版化学中考专题
专题突破
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题一 物质的多样性
5年中考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2023永州,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2.[2022湘西,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3.[2021株洲,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硫酸溶液 B.冰 C.水银 D.氧气
4.[2021湘潭,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空气 C.石油 D.氮气
5.[2022株洲,19](双选)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B. C. D.
6.[2022永州,4]运用分类,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B. C. D.
7.[2023株洲,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飞船太空舱里,常用铁酸镍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氧气。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2023株洲,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单质:水银、青铜 B.氧化物:、
C.酸:、 D.混合物:波尔多液、福尔马林
9.[2023怀化,8]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
A.水银单质 B.生石灰氧化物
C.熟石灰碱 D.纯碱酸
10.[2023郴州,10]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
11.[2021常德,6]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烧碱、纯碱、氢氧化钾
B.氧化物:五氧化二磷、氧化铝、过氧化氢
C.混合物:空气、石油、亚硝酸钠
D.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硒、碘
专题二 空气和氧气
5年中考
考点1 空气★★☆
1.[2024湖南,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混合物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空气中氮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最大
2.[2023常德,3]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指的是( )
A. B. C. D.
3.[2022长沙,2]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水蒸气
4.[2023张家界,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定恒定不变
C.焊接金属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5.[2023郴州,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破坏臭氧层会引起酸雨
C.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6.[2022湘潭,10]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7.[2022郴州,2]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
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造成酸雨
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8.[2020邵阳,12]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9.[2024北京,2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刻度线处
10.[2022岳阳,40节选]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下面是某课外小组对教材实验进行的创新设计,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3)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______处。
考点2 氧气的性质★★★
11.[2024长沙,3]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
A. B. C. D.
12.[2022长沙,1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13.[2022娄底,2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2024长沙,17]氧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一些反应能产生氧气,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氧气(任写一种)。还有一些反应能消耗氧气,如可燃物(木炭、甲烷等)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考点3 氧气的制取★★★
15.[2024湖南,4]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 )
A. B.
C. D.
16.[2024江苏苏州,18]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甲 乙 丙 丁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和温度对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17.[2024长沙,21]小张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 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____;
(4)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发现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18.[2022衡阳,32节选]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装置A的试管口还缺少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当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__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2邵阳,25]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向试管内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进行实验。
20.[2023怀化,26改编]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A B C D E F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
(2)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结束后应______(请从下列选项选择)。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 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4) 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是)和水在常温下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非常剧烈,且会放出大量的热。为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______(填装置字母)作为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装置收集乙炔气体。
21.[2021郴州,22节选]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2) 若用溶液和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从中选择)。为了证明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图1中加入溶液,然后塞入插有带火星的木条的橡胶塞,如图2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再通过漏斗加入,如图3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将图3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甲同学认为是催化剂。
(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填“能”或“否”)用图4来探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实验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题 全练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基础设问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此实验可以发现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4)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实验可否用硫粉代替红磷?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误差分析 甲同学发现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 乙同学认为实验用的红磷应该越少越好,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你是否认同?________(填“认同”或“不认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原理创新 丙同学提出用铁锈蚀的原理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 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一题 全练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1) 基础设问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此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装置有一项缺陷,需要对其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 若使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5)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①查,__________________;②装,把试剂装入试管内,并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微微向__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待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⑥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熄,____________。
(6)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跨学科设问 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专题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
5年中考
考点1 碳单质★★☆
1.[2024长沙,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
2.[2023长沙,6]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金刚石用作电极 D.石墨用作钻机钻头
3.[2021郴州,7]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冶炼金属
D.和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2022岳阳,45]为测定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高温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木炭粉使其完全反应,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
(2) 试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2 碳的氧化物★★★
5.[2023衡阳,10]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6.[2023郴州,7]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7.[2022郴州,7]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
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8.[2023常德,12]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对鸡蛋壳进行了实验探究,具体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实验1 实验2
A.实验1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实验2中,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
C.实验2中显示的操作都是规范的
D.实验2中,烧杯中溶液会变红
9.[2022湘潭,24]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氢能源汽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交通工具。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2) 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① 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空气污染
② 碳“捕捉”与封存:捕捉并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请写出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碳转化: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淀粉。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10.[2022张家界,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仍是。如何降低大气中 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 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 转化成 和;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 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 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 工业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和,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 “利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考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1.[2023岳阳,43]某同学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填字母)。
A. B.
C. D.
【实验步骤】 验证集气瓶中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2.[2023衡阳,32]下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检测发现用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如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
(4) 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3郴州,23]图1为某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的,来验证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发现澄清石灰水中只看到出现气泡,但未见浑浊。
图1
该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为,的溶解度为。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中混有气体。
【实验与验证】
① 甲同学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饮料管往试管内吹气,溶液________(填现象),则猜想一不成立;
② 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C中溶液变浑浊;为进一步验证,再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猜想二成立。
图2
【反思与评价】
①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混有气体,说明盐酸具有____性;
② 为除去中混有的气体,最好选用______;
溶液.浓硫酸.饱和溶液
③ 丙同学不理解,混有气体的为什么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帮他解释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一题 全练
实验室常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基础设问 图中所示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 实验室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此时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反思 不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使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为了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______(填字母)。
(8) 异常现象讨论 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数字化实验 如图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0) 用下图装置制取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装置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可用装置D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关闭,打开,装置中溶液变红;关闭,打开,装置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中溶液仍显红色。
Ⅰ.装置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一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一题 全练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验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需要干燥氢气则需选择装置______(填序号),装置内所装试剂为________。
(5) 在制取二氧化碳时使用了浓盐酸,此时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有________杂质,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该杂质。
(6) 若想测量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选择装置______(填序号)与量筒组合,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通入。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拓展设问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装置收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四 水和溶液
5年中考
考点1 自然界的水★★☆
1.[2024长沙,4]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园林浇灌采用大水漫灌
B.洗手接洗手液时不关水龙头
C.工业用水不重复利用
D.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2.[2023邵阳,8]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3.[2023常德,1]位于常德汉寿县境内的西洞庭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那里有白鹤、黑鹳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垃圾焚烧 B.任意捕杀 C.私挖滥采 D.资源监测
4.[2023郴州,4]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D.饮用水越纯越好
5.[2022郴州,5]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6.[2024湖南,20]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 “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② 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分”的思想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与“分”的思想
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7.[2022株洲,26改编]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 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2) 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作混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 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4) 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2022邵阳,22节选]水是生命之源。
(1) 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
(2) 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
(4)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__(填序号)。
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②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考点2 溶液与溶液的配制★★★
9.[2024湖南,13]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颜色不同,这种溶液是 ( )
A.硝酸钾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10.[2023永州,4]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11.[2022衡阳,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2.[2022邵阳,12]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考点3 溶解度★★★
13.[2024长沙,14]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B.在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4.[2022岳阳,35]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分别在、、时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对应图中、、三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升温至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
15.[2023岳阳,3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时,欲配制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6.[2024湖南,17]《天工开物·作咸》记载“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
“盐霜”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固体,结合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
(2)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3) “半日晒出盐霜”中的“晒”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____结晶。
17.[2022长沙,1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3) 已知在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18.[2023长沙,19]利用我国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得到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
(1) 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__;
(2) 在范围内,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水晒盐是用____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19.[2023郴州,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和乙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表示甲不饱和溶液的点是______;
(4) 图中与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相似的曲线是__;
(5) 时,将甲放入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
20.[2022株洲,25]图1为和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点处和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 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点处的溶液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 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______。
图2
A.点点 B.点点 C.点点 D.点点
21.[2022常德,19]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 110 114 121 126 139
31.6 45.8 85.5 110 169
(1) 图中能表示溶解度曲线的是__(填“甲”或“乙”);
(2) 在时,将和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为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 将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____;
(4) 在时,将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两种常用方法:①恒温蒸发出一部分水,②加入一定质量固体,上述两种操作均使溶液刚好达到饱和。若将①中的水与②中的固体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
22.[2023常德,21]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具体操作、现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图1
(1) 根据实验操作①所产生的现象可知,为图2中的______(填“”或“”)曲线。
图2
(2) 操作①所得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时的溶解度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3) 下表为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请推测实验操作③所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
温度/ 40 60
溶解度/ 48.8 46.4
(4) 若在实验操作③后继续升温至,析出,则在时的溶解度为____。
实验四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一题 全练
下图为电解水实验及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基础设问 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管对应连接电源的__(填“正”或“负”)极,所产生的气体是____。
(3) 管中所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管中所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5)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6)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异常现象分析 同学们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比例大于,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跨学科全国视野 通过电解水测得、两管中气体体积比后若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9) 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符号)。
(10) 创新考法 “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①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_能。
② 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知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氢气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
③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④ 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将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
实验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题 全练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1) 基础设问 配制所需溶液需称量____,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
(2) 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3)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4)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5) 实验迁移 在配制溶液前未检查天平是否调零而使用了指针左偏的天平,此时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 在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将固体放置于左盘后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在配制溶液前用水润湿了所使用的烧杯,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用于配制溶液的氯化钠固体受潮,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 取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的溶液,需加水__。
微专题二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一题 全练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点的意义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此温度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__。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将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溶液各组分的计算 时将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溶液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4) 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
(5) 温度改变时溶液各组分变化情况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别将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
(6)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
(7) 物质提纯、结晶方法 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A。若B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B。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A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B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专题五 金属与金属矿物
5年中考
考点1 金属材料★★☆
1.[2022常德,2]常德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材料由金属制成的是( )
A.临澧民间纸扎 B.桃源铜器制作
C.澧县糖画技艺 D.石门红茶工艺
2.[2022湘潭,13]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B.青铜的硬度比纯铜更大
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要低
D.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3.[2023长沙,8]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已成功首飞,制造该飞机使用了铝锂合金等多种合金。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的熔点比纯铝更高
B.铝锂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差
C.铝锂合金是混合物
D.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
4.[2023张家界,11节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选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废弃的易拉罐应投放在______(填字母)。
A.可回收物桶 B.厨余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其他垃圾桶
考点2 金属的化学性质★★★
5.[2024长沙,15](双选)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试剂中,能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稀硫酸 B.蒸馏水
C.硫酸铜溶液 D.澄清石灰水
6.[2022张家界,7]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7.[2022郴州,9]下列实验事实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大小和体积都相同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剧烈程度:锌片 铁片
B.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有铝析出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举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2022娄底,34]现有、、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溶液 B.溶液
C.稀 D.溶液
9.[2023株洲,9]现有、、三种金属,为探究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②将和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表面有银析出,而没有变化。则有关、、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3怀化,14]向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表面无明显变化。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
C. D.
11.[2023永州,9]三种金属、、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和不反应
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B. C. D.
12.[2023郴州,9]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
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
13.[2023衡阳,22]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和
B.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14.[2023常德,2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兴趣小组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其反应原理为。请回答相关问题:
制备:
(1) 如图A、B为两种发生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制备氢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此装置还可制备哪种气体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2)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为什么氢气是清洁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气:
(3) 该兴趣小组试图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查阅资料后发现,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便设计了除杂装置如下图。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3张家界,1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展开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颜色逐渐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 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张欣同学发现不锈钢水杯底部标有“304”字样,查阅资料,发现不锈钢成分中含有金属镍。他想起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镍,为确定镍与铁、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猜想二:
猜想三:
【设计实验】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可以先探究镍与酸是否反应,确定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是否位于氢前;若在氢前,只需比较镍、铁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若在氢后,再利用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进行判断。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小相同的铁、铜、镍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装有相同浓度稀硫酸的试管中 铁片和镍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铁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镍片快 猜想__正确
【反思交流】 (1)通过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等方法可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2)若要验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实验用品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溶液
D.、、溶液、稀
(3)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简单处理,便于分类回收。为了将废液中过量的酸和盐(可能含、、等)转化为同一类物质,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处理后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考点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6.[2023娄底,32]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齿轮表面涂油 B.制成合金
C.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D.车圈镀铬
17.[2023长沙,15](双选)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小明在家帮忙做家务,请运用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切过咸菜的菜刀,洗净擦干后保存
B.将垃圾分类投放
C.使用炉具清洁剂时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D.用钢刷或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18.[2023邵阳,22节选]宁宁同学热爱劳动,经常在家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做饭和洗碗等。
(1) 宁宁在整理书房时,擦拭了书桌上的台灯。下图台灯标示的各部件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2) 宁宁炒完菜后,为了防止铁锅生锈,把铁锅洗净烘干。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19.[2023衡阳,29]黄铜(锌和铜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古人用炉甘石、赤铜和木炭制备黄铜,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 黄铜和纯铜相比较,硬度更大的是____。
(2) 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__________________。
20.[2022衡阳,29]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焦炭、空气、石灰石,转化过程如图:
(1) 在此转化过程中体现了焦炭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 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其年产量的,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24湖南,21]铁制品经常有锈蚀现象,于是某兴趣小组围绕“锈”进行一系列研究。
(1) 探锈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
① 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
② 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的结论。
(2) 除锈
取出生锈的铁钉,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
(3) 防锈
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兴趣小组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发现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科研课题。
实验六 铁钉生锈的条件的探究
一题 全练
为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 基础设问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_的铁钉生锈了。
(2) 对比试管A和试管B可得铁钉生锈需要____;对比试管A和试管C可得铁钉生锈需要__;所以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与____和__同时接触。
(3) 实验开始前需要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试管C中棉花团和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拓展设问 以上试管中铁钉生锈最快的是试管______。
(7) 数字化实验 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指导同学们对铁锈蚀进行探究。用铁粉和炭粉的均匀混合物模拟铁钉成分,用传感器测定试剂瓶内气体的相关数据。
可供选择的试剂见下表:
组别 试剂
铁粉/ 炭粉/ 水/滴 食盐/ 其他
一 5.0 0.1 0 0 干燥剂
二 5.0 0.1 10 0 无
三 5.0 0.1 10 1.0 无
四 5.0 0.1 0 1.0 无
① 在A、B两只试剂瓶中依次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试剂进行实验。
内A瓶中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ⅱ.将第二组试剂中的水改为迅速冷却的沸水,且用量增多至足以完全浸没固体混合物。内B瓶中含量也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探究食盐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试剂组别是______(填序号)。
③ 在两只试剂瓶中均加入第二组试剂,分别改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结果如下图所示。瓶内湿度随时间增大(即水蒸气含量增大),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三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题 全练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金属铬。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他们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作出猜想】 考虑到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提出三种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①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问题与反思】
(1) 由上述结论可知:铬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在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铬元素显价)。
(2) 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操作,只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认为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归纳】 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四川成都]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 实验一: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____(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步骤(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专题四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分析
一题 全练
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 若反应后所得溶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_。
(2) 若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则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过程中溶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粉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点时,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
C.点时,溶液呈无色
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和的混合物
2.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
(1)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请你在上面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2)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提出问题】对乙中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滤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和;
猜想2:可能是和;
猜想3: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可能是和。
【实验分析】①实验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实验甲的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甲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固体明显增多,说明试管中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或“”)剩余。
【推论】通过分析,猜想____错误,接下来通过检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即可判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专题六 常见的酸、碱、盐
5年中考
考点1 ★★☆
1.[2024湖南,15]“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 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为4.5
2.[2023邵阳,4]一些物质的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厕所清洁剂 B.橘子汁
C.西瓜汁 D.炉具清洁剂
3.[2022郴州,13]一些食物的近似值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下列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4.[2023郴州,1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现对四个化工厂周围的土壤进行采样测量,结果如下:
编号 ① ② ③ ④
5.5 5.8 7.1 8.3
其中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3株洲,15]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表中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范围: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胆汁或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试纸测定血浆的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考点2 常见的酸和碱★★★
6.[2022长沙,10]“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7.[2023郴州,11]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8.[2023娄底,33]下列物质不能与稀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B.溶液 C.溶液 D.
9.[2023株洲,17]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
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
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3永州,7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越大,酸性越强
B.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无色酚酞试液遇溶液变成红色
11.[2022岳阳,3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下降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等气体
C.氯化铵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12.[2023常德,14]向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B.段的反应方程式:
C.点处溶液:
D.段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13.[2024长沙,18]盐酸(溶质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2郴州,21]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它作干燥剂,B俗称火碱,C是黑色固体粉末,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对应实验现象如下:
反应,无明显现象;
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反应,溶液蓝色消失,生成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 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把固态的和液态的混合得到的物质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请列举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2衡阳,28]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 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______。
(2)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色。
16.[2022永州,35]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Ⅱ.探究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两位同学各取粉末放入试管中,再加入水,振荡后,都可观察到试管内呈现__色悬浊液。
(2) 甲同学:将悬浊液的试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通入,观察到溶液变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 乙同学:①向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红色,下层悬浊物呈粉红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上层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再将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上层清液又呈现__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常见的盐★★★
17.[2022株洲,11]在工业上,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纯碱的化学式是( )
A. B. C. D.
18.[2023益阳,6]是一种常用的钾肥,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属于 (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9.[2023邵阳,6]为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 )
A.张青莲 B.侯德榜 C.屠呦呦 D.袁隆平
20.[2022郴州,23]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亚硝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对比探究,请同学们完善下列实验结论。
(1) 物理性质:
亚硝酸钠和氯化钠都是__色固体,__(填“难”或“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①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
② 亚硝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亚硝酸钠溶液显__性;氯化钠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说明氯化钠溶液显__性。
③ 亚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请写出亚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23衡阳,33]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可以通过海盐或地下盐矿的岩盐精制得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市面上一些品牌食盐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食盐中一般会添加微量碘酸钾,还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
Ⅱ.碘酸钾性质比较稳定,不与氯化钙、氯化镁反应。
Ⅲ.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遇碘化钾可产生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探究过程】
(1) 小宇对某品牌食盐是否加碘提出疑问,并设计了探究方案:取一定质量的该品牌食盐样品,加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加入适量淀粉,始终无明显现象。小宇据此现象得出结论:该品牌食盐没有加碘。小李认为小宇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李认为只要在小宇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和稀醋酸即可以证明食盐中是否加碘。该实验中加入稀醋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听爸爸说过,最近家里的菜总是有苦味。小明在询问老师后认为是此食盐可能含有氯化镁导致的。小明取适量该食盐样品,配成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____沉淀,说明该食盐中含有氯化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明曾观察到家里的食盐容易受潮。他询问老师后认为是该食盐中可能还含有氯化钙导致的。他在实验(3)之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溶液至过量,然后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溶液,又产生了白色沉淀,小明得出:该食盐中含有氯化钙。问: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②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该食盐中含有氯化钙。
【反思交流】该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对部分品牌食盐成分的探究,他们认为实验设计方案可能还有待完善,相约以后要致力于化学研究,造福人们。
22.[2023邵阳,26]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针对教材中提出的“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进行相关探究。
【探究一】
(1) 要证明溶液对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溶液能改变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 为探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含溶质质量为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液中,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液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图(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
① 蓝色沉淀灼烧时发生分解反应,只生成黑色固体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该实验需满足的定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
【探究二】
为进一步探究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
(3) 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23.[2022郴州,25]某份固体混合物由碳酸氢钠和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组成,向该份固体中加入某浓度的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份固体与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考点4 化肥★★☆
24.[2022长沙,11]棉花地里的棉花因为缺氮导致叶片发黄,我们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 B. C. D.
25.[2022湘潭,4]绿植养护需要用到营养液,下列营养液的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B.
C. D.
26.[2023长沙,11改编]根据土壤条件、作物营养特点、化肥性质等,小明决定给学校劳动基地种植辣椒的土壤中施加钾肥。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酸钾 D.磷酸钙
27.[2023衡阳,7改编]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尿素 B.磷酸钙
C.硫酸钾 D.磷酸二氢铵
28.[2023邵阳,2]邵阳市新宁县有着“百里脐橙连崀山”的美景。果农合理施用氮肥,脐橙树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 B. C. D.
29.[2023怀化,7]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尿素属于复合肥料
C.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有利于增加肥效
D.大量施用农药会导致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因此要禁止施用农药
微专题五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题 全练
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若保存不当,可能会变质。某学校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成分,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
【猜想与假设】 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有下面3种可能: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只有碳酸钠。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固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的溶液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拓展应用】
(1) 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同学提出可以将步骤一中的氯化钡溶液改为氢氧化钡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选择另一种试剂代替步骤二中的酚酞溶液,并写出对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进一步验证是猜想二还是猜想三成立,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实验如下:称取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忽略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若猜想二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 该小组成员想提纯该氢氧化钠固体,他们选择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蒸发结晶。最终所得到的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微专题六 中和反应的探究
一题 全练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没看到明显现象,因而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现进行如下探究。
Ⅰ.探究一 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设计与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向步骤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溶液变为无色
【实验分析】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进行实验时忘记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待稀盐酸滴加完毕后向所得溶液中补加了酚酞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该实验能否证明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为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二 实验结束后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只有;
猜想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有、;
猜想④:有、、。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是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其余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设计与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③不正确
步骤二: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正确
【交流与反思】
(1) 还可以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___(填字母)。
A. B. C.
D. E.试纸 F.紫色石蕊溶液
(2)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3) 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
(4) 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对应图中______(填“A”“B”或“C”)点。
主题二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专题七 物质的构成 元素
5年中考
考点1 分子、原子、离子★★★
1.[2023娄底,28]下列粒子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离子: B.3个氮原子:
C.2个氧气分子: D.硫酸根离子:
2.[2023株洲,7]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 B. C. D.
3.[2023怀化,2]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4.[2024长沙,5]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20万朵栀子花空降长沙、武汉,栀香飘满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5.[2022湘潭,12]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加压可装入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6.[2023郴州,8]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7.[2023长沙,5]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和的分子相同
8.[2022长沙,13](双选)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
9.[2023株洲,14]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
10.[2024山东菏泽,5]氟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萤石(主要成分)等矿物中,正常成年人体中约含克。人体每日摄入以上会造成中毒,含氟牙膏中常用作添加剂。如图为氟、钠、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
B.在氟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得到氟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C.和两种物质中,氟元素的化合价均为价
D.牙膏中氟元素含量越高越好
11.[2024广东,13]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的化学式为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2.[2024湖南,16]围炉煮茶和月下赏梅都是人们喜欢的休闲交友方式。
(1) “围炉煮茶”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主要成分碳的化学式是______。
(2) “月下赏梅”时闻到了梅花的清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元素 元素周期表★★★
13.[2024湖南,3]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图中,有书写错误的是( )
A. B. C. D.
14.[2022长沙,4]氢能源汽车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华丽亮相,备受瞩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属于金属元素
B.氢气不能燃烧
C.氢元素符号是
D.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组成
15.[2024湖南,5]地壳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如下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
金属元素 镁 钾 钠 钙
含量(质量分数)
A.镁 B.钾 C.钠 D.钙
16.[2024长沙,6]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如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符号为
C.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7.[2023邵阳,10]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数值为4
B.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8.[2023常德,10]硒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对硒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为34
B.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元素符号为,是一种金属元素
D.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19.[2023怀化,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 2个氧原子________;
(3) 5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4) 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5) 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6) 最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0.[2022岳阳,39]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下图①②是硼和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③~⑥分别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则__。
(2) ③和⑤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④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 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5) 观察上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填字母)。
A.相对原子质量铝比硼多8
B.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④对应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①~⑥中共有三种金属元素
21.[2023岳阳,3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2) 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 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5) 表中和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七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一题 全练
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1) 基础设问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改进——换装置实验2中进行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连接橡胶塞的胶头滴管吸入约浓氨水,立刻将橡胶塞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两支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
① 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得出关于分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2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3从胶头滴管中挤出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探究分子性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改进——换试剂 若实验3从胶头滴管中挤入浓盐酸,要探究上述分子的性质时,需将酚酞溶液换成紫色石蕊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撤去,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换成浓硫酸,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实验4所示,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固体),且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出现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八 化学式与化合价
5年中考
考点1 化学式★★★
1.[2023株洲,6]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
A.氖气 B.纯碱
C.甲烷 D.乙醇
2.[2023常德,8]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一个多巴胺分子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153
D.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2022张家界,17]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计算:
(1)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
(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
考点2 化合价★★★
4.[2024湖南,11]氯化镁用作道路化冰融雪剂,化冰速率快且对道路腐蚀小。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B. C. D.
5.[2024长沙,7]今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航天制造需要用到钛合金,工业上可用四氯化钛生产钛。已知中氯为价,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6.[2023永州,32]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图1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模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铜的原子序数是__。
(2) A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 B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其中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4) C、D、所对应的物质存在下列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微专题七 化学用语
一题 全练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元素符号的书写
氢______ 氦________ 锂________ 碳______ 氮______ 氧______
氖________ 钠________ 镁________ 铝________ 硅________ 磷______
硫______ 氯________ 钾______ 钙________ 锰________ 铁________
铜________ 锌________ 银________ 钡________
(2) 化学式的书写
① 常见的单质
碳______ 磷______ 硫______ 氦气________ 氖气________
铁________ 镁________ 铜________ 锌________ 铝________
氢气________ 氧气________ 氮气________
② 常见的氧化物
水__________ 过氧化氢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__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____ 二氧化硫__________
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 氧化钙________ 氧化铜________
氧化镁________ 氧化铝______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______ 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____________
③ 常见的酸
盐酸________ 硫酸______________ 碳酸______________
④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__________ 氢氧化钾_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镁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
⑤ 常见的盐
氯化钠__________ 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__
硫酸亚铁__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___
⑥ 有机物
甲烷__________ 乙醇________________
(3)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① 表示微粒个数
________:2个氢原子;
__________:2个氢分子;
__________:2个氢离子。
② 表示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
中数字“60”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________:氢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____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④ 表示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年中考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1.[2024湖南,2]下列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竹片弯曲 B.彩纸裁剪 C.蜡烛燃烧 D.灯笼悬挂
2.[2024长沙,1]“雷小锋”爱心义卖活动在各学校开展。下列制作义卖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编手链 B.剪窗花 C.烧火熬粥 D.榨甘蔗汁
3.[2022长沙,1]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金属冶炼
C.烧制陶器 D.木材燃烧
4.[2022岳阳,24]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
5.[2023郴州,1]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使人中毒 B.醋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D.铁水铸锅
6.[2023长沙,1]长沙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下列非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雕刻菊花石
C.用棕叶编篮子 D.用针线制作湘绣
7.[2023张家界,1]物质的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 B.干冰升华 C.燃放烟花 D.折剪窗花
8.[2023邵阳,1]2023年4月,淄博烧烤在全国走红。下列是制作烤肉的部分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肉块 B.将肉切片
C.用铁签串成肉串 D.点燃木炭烧烤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9.[2022湘潭,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0.[2023怀化,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用熟石灰(显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金属铜作导线
11.[2024湖南,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不能与水反应
B.浓硫酸有挥发性
C.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专题十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5年中考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2022娄底,3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会造成污染,通常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其转化成无毒物质再排放。其主要反应原理为,请推测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2.[2023衡阳,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
3.[2022郴州,24]某纯净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A中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 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考点2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4.[2022邵阳,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2023株洲,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C.在高温下分解: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6.[2023邵阳,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B.
C.
D.
7.[2023永州,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B.
C.
D.
8.[2023长沙,17]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 有水参加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水生成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4湖南,23]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选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利用供氧器制取氧气。解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过氧化氢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__。
(2) 现需要制得3.2克氧气,至少需要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请写出计算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