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1)教学设计(表格式)--【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1)教学设计(表格式)--【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9 22: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1)——细菌与真菌》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1)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明确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认识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科学思维:在观察细菌菌落、分析细菌和真菌结构等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体会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 探究实践:通过参与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的实验,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深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差异。 4. 态度责任:激发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微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关注和保护微生物生态环境的意识,领悟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原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结构的比较;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不管是米饭、面包,还是瓜果、蔬菜,各种食物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就会腐烂变味甚至发臭。那么,是什么导致食物腐烂变质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答案:微生物等)。 教师:对,很多时候是微生物在 “捣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中的细菌与真菌。 (二)新课讲授 (35分钟) 1.细菌 教师:细菌的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人的双手上就附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小大概只有几微米。细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一个菌落中通常有数百万个细菌。下面我们来进行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的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的目标、所需器材、讲解实验过程 播放实验视频 教师:为什么细菌培养需要营养琼脂?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答案:绝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营养,因此需要营养琼脂)。 教师:展示细菌的种类图片,介绍球菌、杆菌、螺旋菌。 教师:讲解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特殊结构(鞭毛、荚膜)。 教师:细菌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的,细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如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 20min 左右便可分裂一次。 教师: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有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有益方面,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细菌能分解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各种垃圾,是非常重要的分解者;人们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等。有害方面,也有一些细菌对人体有害,例如肺结核、霍乱、鼠疫等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2.真菌 教师:面包、橘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长 “毛”,在雨后的森林或草地上,常能看到蘑菇,这些都是真菌。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差异大。真菌没有叶绿体,属于真核生物。 教师:展示真菌的结构图片,讲解真菌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等结构。 教师:进行思考与讨论:在一大杯温开水中加入白砂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瓶中,在瓶口套上挤瘪的气球,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预设答案:气球慢慢胀大,有气泡产生等)。 教师:介绍单细胞真菌 —— 酵母菌,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酵母菌,如制作面包、酿酒等。 教师:介绍多细胞真菌,如霉菌和蘑菇。霉菌是多细胞真菌,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组成,霉菌主要依靠菌丝顶端产生的孢子进行繁殖。蘑菇也是由菌丝组成的,地下部分的菌丝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地上部分形成菌柄和菌盖,蘑菇成熟后,在菌盖下面的褶襞部位能够产生孢子。 教师:讲解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植物根的区别,霉菌的营养菌丝是霉菌的主要营养器官,能吸收有机物;植物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能吸收无机物。 教师:介绍食用菌,如凤尾菇、金针菇、香菇等都是可食用的真菌,但有些蘑菇有毒,如毒伞,误食会引起中毒。 3.制作酸奶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制作酸奶的探索活动。 教师:介绍制作步骤 教师:为什么先将鲜牛奶煮沸? 学生:回答(预设答案: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其对酸奶的制作产生影响)。 教师:为什么酸奶的味道和鲜牛奶不同? 学生:回答(预设答案:乳酸菌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所以味道不同)。
课堂小结 (5分钟)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菌与真菌的知识。谁能说一说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预设答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等)。 教师:那它们的生殖方式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答案:细菌通过细胞分裂繁殖,真菌通过孢子繁殖,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等)。 教师总结:我们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生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世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大家课后继续保持好奇心。
板书设计 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1)——细菌与真菌 一、细菌 1. 分布与形态:广泛、微小、球菌、杆菌、螺旋菌 2. 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特殊结构(鞭毛、荚膜) 3. 生殖:分裂生殖 4. 与人类关系:有益、有害 二、真菌 1. 种类与分布:多、广 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 3. 类型:单细胞(酵母菌)、多细胞(霉菌、蘑菇) 4. 生殖:孢子生殖 5. 食用菌:可食用、有毒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丰富的图片展示,学生对细菌和真菌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但在讲解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微观知识时,部分学生理解有困难,可借助动画演示等方式加强教学。制作酸奶的活动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但由于时间限制,未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后可安排专门的实验课。师生对话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可进一步加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