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2)教学设计(表格式)--【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2)教学设计(表格式)--【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9 23: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用化学式表示物质(2)——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计算》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2.5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2)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认识这些计算在实际生活和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科学思维: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计算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学会从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 3. 探究实践:通过计算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态度责任: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体会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性,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和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相对比值;在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时,正确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并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果把原子比作“化学积木”,那分子就是用这些“积木”搭成的“小玩具”。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小玩具”的“重量”是如何计算的,也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大家想想,知道分子的“重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 学生1:可能可以知道物质的一些性质吧。 教师:非常好的想法!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用,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氮肥中氮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哪种氮肥更有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内容(35分钟) 1.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5分钟) 教师: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常用符号Mr表示,它也是一个比值,国际单位是“1”,通常略去不写。因为分子质量很小,所以我们用相对质量来表示。就像我们比较人的身高,有时候会说某人比某人高几厘米,这就是一种相对的比较。相对分子质量也是这样,是相对于碳 - 12原子质量的1/12来进行比较得到的。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2:理解了,就是把分子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起来。 教师:对,理解得很到位!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5分钟)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步骤。以(H2SO4)为例,第一步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这里就是(H2SO4)。第二步获取相对原子质量,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氧是16,硫是32。第三步确定原子个数,(H2SO4)里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第四步进行计算,(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 (1×2)+32+(16×4)=98。大家跟着老师的思路,自己在草稿纸上算一遍。(学生计算) 教师:算完了吗?那我们来计算一下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是第五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 (1×2)÷98×100%≈2%。现在大家来计算一下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3: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是12 + 16×2 = 44,碳元素质量分数是12÷44×100%≈27.3%。 教师:非常正确! 实际应用计算(15分钟) 教师:我们来看看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计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思考与讨论中关于氮肥的问题)尿素([CO(NH2)2])、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都是常用的氮肥,大家先思考一下,这四种物质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各是多少?(学生思考计算) 学生4:尿素由C、O、N、H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2 + 16 + (14 + 2)×2 = 60;碳酸氢铵由N、H、C、O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4 + 1×5 + 12 + 16×3 = 79。 学生5:硫酸铵由N、H、S、O四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4 + 4)×2 + 32 + 16×4 = 132;硝酸铵由N、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14×2 + 1×4 + 16×3 = 80。 教师:非常好!从这些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氮肥中氮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这就关系到它们的肥效。通过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我们就能判断哪种氮肥的含氮量更高,更适合农作物生长。这也体现了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今天的课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学生6:学习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计算方法,还有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这些知识在氮肥方面的应用。 教师:总结得很全面。大家课后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物质,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某些元素的质量分数。
板书设计 2.5用化学式表示物质(2)——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计算 一、相对分子质量 1. 定义: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2. 计算步骤 (1)写化学式 (2)找相对原子质量 (3)确定原子个数 (4)计算总和(示例:(H2SO4)的计算) (5)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示例:(H2SO4)中氢元素) 二、实际应用 (1)氮肥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尿素、碳酸氢铵等) (2)计算意义:判断肥效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和逐步引导,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计算有了一定的理解,课堂互动良好。但在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时,部分学生在确定原子个数和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后续教学可增加针对性练习,强调计算的要点和易错点,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生活实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