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8.1传染病和免疫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在打水时,小芳的手被烫伤,一天后感染了细菌,细菌主要是突破了下列哪道防线(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所有三道防线
2.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者
3.下列各项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A.御敌于国门之外 B.定点清除
C.扫地出门 D.城市巷战
4.某健康人与“H7N9禽流感”患者接触后,虽未患病,但经检查,他已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此时的他可称为( )
A.“H7N9禽流感”患者
B.传染源
C.病原体
D.不具免疫力的人
5.对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患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 )
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
②厌恶、躲避、嗤之以鼻
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忌碰破皮肤
④对他们进行隔离,视他们为洪水猛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糖尿病 B.心脏病 C.艾滋病 D.白化病
7.下列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 B. C. D.
8.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给生病的小孩吃药、打针 B.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C.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9.小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立即送医院就诊,医生给他注射了人体破伤风疫苗,注射的疫苗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体,控制传染源
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10.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项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死病原体
11. 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 色盲、癌症、艾滋病、甲型肝炎
B. 梅毒、糖尿病、霍乱、疯牛病
C. 梅毒、肺结核、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
D. 流行性感冒、白化病、艾滋病、败血病
12. 下列传染病中除哪项外,其他传染病都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 )
A. 乙肝 B. 水痘
C. 炭疽病 D. 流感
13. 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 只要是传染病就一定能流行
C.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D. 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14.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 )
A. 抗原 B. 传染源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15.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高。它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艾滋病的是( )
A. 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B. 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
C. 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 D. 混用注射器
16.下列事例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 流感高发季节不去医院、火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
C. 学生坚持每天晨跑和做武术操 D. 对肝炎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17.儿童计划免疫中,通过接种卡介苗防止和控制肺结核.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来说属于( )
A. 病原体 B. 抗原
C. 抗体 D. 传染源
18.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那么艾滋病患者属于( )
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19.婴儿在医院刚一出生,医院就给予接种乙肝疫苗,从而提高其对乙肝的抵抗力.这是因为疫苗接种于婴儿体内后,可以使婴儿体内产生相应的( )
A. 抗体 B. 抗原
C. 病原体 D. 特殊的糖类
20.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
A. 病原体 B. 抗原
C. 抗体 D. 受损伤的组织
21.下图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甲和蚊子 B. 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D. 蚊子和乙
22.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 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C. 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 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23.新华社北京2006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大学生兰正文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注射疫苗属于预防SARS流行的 环节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以上都对
24.下列行为中,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A. 与艾滋病人握手 B. 与艾滋病患者共餐
C.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 D.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25.传染病的特征是( )
A. 发病快、死亡率高 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 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弱引起的 D. 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二、非选择题
26.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_。它是一类不具有________结构的微生物,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___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积极应对,多措并举:①鼓励居家,减少聚集性活动,出门戴口罩;②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③迅速建造方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④驰援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进入岗位;⑤倡导居家锻炼,合理营养等。上述预防措施中________(填写序号)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③属于____________,⑤属于____________。
27、阅读下面有关塞卡病毒病的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塞卡病毒病在巴西爆发后,当地患小头症的初生婴儿数字急剧上升,较过去平均每年多20倍,初步估计与塞卡病毒有关。
资料二:塞卡病毒病主要由带有塞卡病毒的蚊子传播,约3至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防患塞卡病毒病的最佳保护方式是防止蚊子叮咬。
(1)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塞卡病毒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
(2)为防止塞卡病毒病疫情扩大,巴西防疫人员在公共场所喷洒杀虫喷雾,这种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怀孕期间患塞卡病毒病可能导致新生儿患小头症,专家推测原因可能是塞卡病毒通过母亲的_______感染子宫内的胎儿,该结构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4)医务人员正在研制预防塞卡病毒病的疫苗,将来人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塞卡病毒病,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免疫过程是抗原(塞卡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____产生抵抗抗原的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
28.近年来我国频繁出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 性;其中患病的鸡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________。
(2)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________ (用图中序号填空);
(3)图中⑤所示,流感疫苗接种到人体中以后,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 , 从而提高对该流感的抵抗力,这样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 免疫。
答案
1-5AABBA 6-10CAACA 11-15CCBBD 16-20DBBAB 21-25ACBCD
26.(1)病原体;细胞;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2)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3)皮肤和黏膜
(4)抗原;特异性免疫 (5)①④;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27、(1)塞卡病毒 患塞卡病毒病的人 蚊子叮咬;(2)切断传播途径;(3)胎盘;(4)特异性(后天性)免疫 淋巴细胞 抗体
28、(1)流行;传染源
(2)隔离治疗;2、3、4、7
(3)抗体;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