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构成(第2课时)
第七章 生态系统
1.通过举例、分析,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能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生命观念)
2.通过调查、归纳等方法,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间的关系,理解生态系统是构成的统一整体。(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3.通过合作交流,认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会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培养保护生态系统的责任。(态度责任)
重点
本节目标
猜猜:这是南京哪个景区?
玄武湖
情景导入
思考:玄武湖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物
藻类
鱼
虾
蟹
荷花
细菌
真菌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
水
阳光
空气
温度
土壤
非生物成分
思考:除生物成分外还有些什么呢?
生态系统的组成
以玄武湖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蚯蚓、细菌和真菌等
太阳、水、土壤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蚯蚓、细菌和真菌等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
生物活动的场所,提供物质和能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有哪些?又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阳光
水
土壤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
主要是植物
光合作用
环境中的无机物
生物中的有机物
生产者
光能
化学能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
主要是动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虾米水草
肉食动物
草食动物
杂食动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有机物
无机物
被生产者利用
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到环境中,供植物循环利用。
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
主要是: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是必不可缺的吗?如果没有分解者会怎样?
生态系统的组成
转化和储存能量
传递物质和能量
生物活动的场所
降解有机物使能以再次利用
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主要是植物)
(主要是动物)
(主要是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
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靠吸收寄主的养分生活,是消费者。
猪笼草叶的构造较为复杂,卷须的尾部扩大并且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
×
生态系统的组成
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
生态系统的组成
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
硝化细菌能够直接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中获取能量供自身生长发育,属于生产者。
蓝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它存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调察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主要是植物)
(主要是动物)
(主要是微生物)
湖泊生态系统
分析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调查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调查:
1.分小组在校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找出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水稻、野草
消费者:蝗虫、蚊子、青蛙
分解者:蚯蚓、细菌真菌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调查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2. 小组同学通过调查,在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营养关系后,尝试绘制了示意图。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各小组相互交流,反思下图的营养关系示意图是否完善。
缺少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取食与被食
2.寄生与被寄生
随堂练习
例1.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木
B.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
C.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例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属于生产者
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A.草和山羊 B.真菌 C.葫芦藓 D.青蛙
B
C
B
D
随堂练习
B
例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可以固定太阳能
B.乙表示消费者,通过分解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C.丙表示分解者,主要是指一些细菌与真菌
D.非生物成分是生物活动的场所,提供物质和能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