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的地理特征的认识,探究、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重点知识: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知识: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考查热点:日本的工业发展,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和俄罗斯的交通运输。
读日本略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日本纬度较高的北海道岛
B.日本首都位于最大的岛屿——②本州岛
C.日本四大岛屿中纬度最低、面积最小的是③岛
D.④是太平洋,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下列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C.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的港湾
D.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频发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日本的工业分布。读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完成3~6题。
3.促使日本工业集中在图中阴影区域的首要因素是( )
A.交通 B.气候 C.土地 D.水源
4.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其中制约其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丰富的劳动力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海岸线曲折
D.多火山、地震
5.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投资已达1万亿美元,雇用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下列对日本采取这种发展方式原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本国内资源贫乏
B.日本土地供应紧张,国内需求减少
C.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
D.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6.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A.欧洲、美国、东亚、西亚
B.美国、东亚、西亚、南亚
C.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
D.美国、欧洲、加拿大、俄罗斯
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形图及曼谷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7~9题。
7.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C.呈三大南北纵列带
D.地面呈波状起伏
8.中南半岛上,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沿公路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山脊分布 D.沿海分布
9.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最主要的条件是( )
A.气候湿热 B.平原面积广大
C.劳动力充足 D.土壤肥沃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图以及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季风影响,河流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B.下游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大
C.发源于中国,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D.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
11.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12.A区域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
A.地势低平
B.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C.灌溉水源充足
D.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巴厘岛风景优美,人口稠密,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下图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和巴厘岛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巴厘岛( )
A.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地势大致四周高、中间低
C.河流流程短,流量大
D.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14.巴厘岛所在的东南亚地区战略交通位置重要,该地区地处( )
A.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三洲五海之地”
B.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三洲五海之地”
C.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D.非洲和欧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15.巴厘岛所在的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地,主要因为( )
①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 ②著名的高山滑雪场、午夜太阳等景观稀奇 ③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比重大,语言相通 ④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云南中考)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6~18题。
16.1951—2021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17.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18.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
B.世界人口大国
C.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
D.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20.下列关于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沿海向内陆迁移
B.由西部城市向东部城市转移
C.向信息技术发达的大城市集中
D.由信息技术发达的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印度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大国,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与我国既有相似之处,更有自身特点。下图为印度略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近年来,印度经济迅猛发展。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最优越 ②b城市与日本的海运最便捷 ③c城市最适宜发展软件等高科技产业 ④d城市人口最多,最适宜发展棉纺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开展了农业“绿色革命”且成效显著,但粮食问题仍是该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该国( )
A.平原面积狭小
B.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快
C.宗教氛围浓厚
D.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读俄罗斯略图,完成23~24题。
23.下列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阔
B.温带季风气候面积最大
C.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
D.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24.俄罗斯大河很多,但除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水量小 B.含沙量大
C.封冻期长 D.水量充沛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读俄罗斯简图,完成25~27题。
25.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而农业不发达,其原因主要是( )
A.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B.多山地、高原,平原面积小
C.降水少,水资源缺乏
D.该国不重视发展农业
26.下列有关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河
B.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C.伏尔加河航运价值低
D.伏尔加河大致自南向北流
27.下列对俄罗斯交通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路线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B.铁路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煤、石油、金属矿产等
C.亚洲部分北部人口密集,运输需求量大
D.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沿南部修建
K3次列车从中国北京运行至俄罗斯莫斯科,是中国铁路的国际联运快速列车。下图为俄罗斯及其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火车一路上跨越了多条河流,西伯利亚地区三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自南向北流
B.结冰期短
C.注入太平洋
D.含沙量大
29.下列关于俄罗斯交通运输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横跨亚、欧两大洲
B.俄罗斯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海运非常发达
C.俄罗斯的管道东部密集,西部较为稀疏
D.俄罗斯亚洲部分铁路分布不均衡,北部地势低平地区较稠密
【详解答案】
1.C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北海道岛,是日本纬度较高的岛,A正确;②是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日本首都东京位于该岛,B正确;③是九州岛,是日本四大岛中纬度最低的,但面积最小的是四国岛,C错误;④是太平洋,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D 解析: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A错误;日本是岛国,受海洋影响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较多,B错误;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C错误;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D正确。故选D。
3.A 解析: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比较强,故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首要因素是交通,A正确;与气候、土地和水源无关,B、C、D错误。故选A。
4.B 解析: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故经济对外依赖性比较强,大部分资源需从外国进口,B正确;丰富的劳动力、海岸线曲折是优势,不是制约条件,A、C错误;多火山、地震不是制约其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5.D 解析: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素质较高,工资水平高,D错误;其他三项都是日本的劣势,是日本需要到美国投资的原因,A、B、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6.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等地,在欧洲、美国投资建厂,可利用当地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建厂,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的优势,C正确;西亚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以出口石油为主,缺乏工业发展条件,A、B错误;加拿大距离较远,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不适合投资,D错误。故选C。
7.A 解析:读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正确;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B错误;北部地区山河相间,呈南北纵列分布,C错误;地势北高南低,D错误。故选A。
8.B 解析:读图可知,中南半岛城市主要位于河流附近,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人口、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故选B。
9.A 解析: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夏季雨水充足;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四季皆夏。湿热的气候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A正确;东南亚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错误;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是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最主要条件,C错误;东南亚低山、丘陵区的土壤多为贫瘠的砖红壤,D错误。故选A。
10.B 解析:读图可知,湄公河流域大部分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河流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A正确;上游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大,B错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沿岸矿产资源丰富,C正确;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南海,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11.A 解析:东南亚水热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
12.D 解析:读图可知,A位于湄公河下游沿海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根据题意,故选D。
13.C 解析:读图可知,巴厘岛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A错误;巴厘岛的河流由中间向南北两侧分流,可以判断地势大致中部高、南北低,B错误;巴厘岛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流量大,C正确;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错误。故选C。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洲五海之地”指的是西亚地区,A、B错误;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C正确,D错误。故选C。
1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厘岛所在的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地,主要原因有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较近;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比重大,语言相通;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等。①③④正确。东南亚地处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没有高山滑雪场、午夜太阳等景观,②错误。故选D。
16.C 解析:读图可知,1951—2021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A错误;印度人口持续增长,中国增长速度在后面越来越慢,增长速度不一致,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差异越来越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17.A 解析:由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中国0~14岁人口占比17.9%,印度0~14岁人口占比26.1%,中国小于印度,A正确;中国和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是13.5%和6.6%,中国国大于印度,B错误;中国和印度15~64岁人口占比分别是68.6%和67.3%,中国大于印度,且人口数不同,C、D错误。故选A。
18.D 解析:读图可知,印度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占比大,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压力大,D正确;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劳动力较短缺不是印度面临的问题,排除A、B、C。故选D。
19.D 解析: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印度服务外包占世界服务外包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故选D。
20.D 解析: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产业国,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发源地是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并由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故选D。
21.C 解析:读图可知,a城市是加尔各答,该城市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该城市附近有丰富的铁和煤炭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①正确;b城市是孟买,该城市靠近棉花产地,最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四个城市中,a城市与日本的海运最便捷,因为距离最近,②错误;c城市是班加罗尔,该城市是印度的新兴工业中心,最适宜发展软件等高技术产业,③正确;d城市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靠近黄麻产区,适宜发展麻纺织工业,④错误。故选C。
22.B 解析: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使印度粮食生产实现自给。但印度人口已超14亿,且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故选B。
23.D 解析: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阔,A错误;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B错误;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东欧平原,C错误;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D。
24.C 解析:俄罗斯大江大河很多,但由于大部分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的结冰期长,除伏尔加河外,其余河流的航运价值低。故选C。
25.A 解析:北极圈穿过俄罗斯的北部,俄罗斯整体所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因此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故选A。
26.B 解析:世界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A错误;伏尔加河大致自北向南流,注入里海,B正确,D错误;伏尔加河流经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较高,C错误。故选B。
27.C 解析:俄罗斯国土辽阔,其铁路线的分布是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铁路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煤、石油、金属矿产等,横跨俄罗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沿南部修建,亚洲部分北部人口稀疏,运输需求量小。故选C。
28.A 解析:由图可知,西伯利亚地区的三条河流都是自南向北流,三条河流所处的纬度都较高,结冰期长,三条河流都注入北冰洋,含沙量都很小。故选A。
29.A 解析: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横跨亚、欧两大洲,A正确;俄罗斯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但纬度高,海运不发达,B错误;俄罗斯的管道西部密集,东部较为稀疏,C错误;俄罗斯亚洲部分铁路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