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15: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土地的誓言
原创试题学完本课,小语同学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设置了一个闯关任务,请你跟他一起完成。
【阅读课文,感受爱国情怀】
端木蕻良对关东原野怀着挚痛的热爱。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无不令他______。于他而言,土地是他的母亲,他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他是土地的族系,他永生都不能离开她,并决定为她战斗到底。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挚痛(  )   bān(   )斓
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酣然入梦 B.魂牵梦萦
C.潜心贯注 D.兴高采烈
【连接现实,赓续红色传统】
3.原创试题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文明唯一延续至今。②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纽带。③从春秋时屈原的忠贞气节到唐代李贺的一心报国,从宋代岳飞的为国担当到清代龚自珍的心系国家,家国情怀贯穿每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经历千锤万击依然挺立的不竭动力。④读懂家与国之间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让青春在为国奉献中绽放璀璨光彩。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衡阳抗战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革命传统”研学活动,小达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她想跟老师说明情况,于是她这样对老师说:
A.“老师,我今天难受,不想参加活动了!”
B.“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告诉你一声。”
C.“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希望您谅解。”
D.“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我妈说不让我参加活动了!”
课外阅读串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高的兴安岭
罗伟章
①在漠河北极村,与几个朋友相聚于茶馆,听当地人唱歌,唱的是《高高的兴安岭》。我心想,与我老家的山相比,兴安岭几乎是躺着的,只见起伏,不见耸峙,更不见孤峰耸峙,因此,兴安岭的美不在高,而在辽阔。
②早在八年前,我就应《中国国家地理》的约请,书写中国地形第三级阶梯从北到南的秋天。刚到漠河,便觉察到地域的辽阔带来了修辞的“辽阔”。他们把某块空地或田地,哪怕只是一小块,都称为“大地”。“他上大地去了”,是说他到田里去了。当我在北极村的一家民宿,听当地人这样谈起刚收割了庄稼的田地时,感到异常震惊,仿佛心中照进了一束光,豁然开朗——世间的每一片土地,因为对种子的接纳、对万物的滋养,所以都能担当起“大地”这一神圣的称谓,何况是在绵延千余千米的大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的辽阔是林木成就的,那些站定的生命,只需一方土,就能争高直指。上次带着任务,从漠河直下广州,路线漫长,行程仓促,对这片广袤的森林始终是陌生的。这次和几个朋友再次前来,感触深了许多,对那种单纯而专注的生命充满敬意。汽车在林间行驶,透过车窗,只见落叶松和樟子松筑成绿墙,白桦树宛如从绿墙上流下的白色液体。某些白桦弯曲了,想必是被风吹的,弯曲得俯身于地,破裂的地方发黑,但依旧顽强地活着。
④我的老家也有森林,但都是碎片化的,要么被山石割开,要么被深谷切断,像大兴安岭这般林木如海,实在令我震撼。可它并不打算震撼你,它只是本真地存在着,尽管辽阔无边,却不张扬,很有节制地起伏着,思想者一般静穆着,在节制和静穆当中,孕育万千生灵,并以此阐释“辽阔”的内涵。或许,深刻容易,辽阔很难,深刻不一定辽阔,辽阔却必定深刻——这是大兴安岭给予我的启示。
⑤从漠河县城到北极村,八十多千米的路程,路很好走,但因我们走走停停,车行了将近四个钟头。每一处都是风景,用手机随意拍下,便是一张可用作电脑桌面的照片。林子里没有风,鸟儿们也正歇息,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声响在林间流淌。那是森林的呼吸,舒缓,安详,恬静。
⑥一路前行,越靠近北极村,就越靠近中国的边界。事实上,俄罗斯的狍子,常会来到中国,中国的狍子,也会去往俄罗斯。这是当地人常见的景象。我一直认为,边界以及边界感,是好东西,它们让人们对事物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而国家、自然也需要边界。可如果立在边界上的,是如大兴安岭一般的绿色屏障,那么边界的意义,就不是阻隔,而是沟通。
⑦作为中国的主要林区,在初中地理课上,我就知道了大兴安岭。然而真正把它记在心里,是1987年的夏天。这年的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了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浴火重生的大兴安岭始终在变化,休说四十年,就是与八年前相比,也大不相同。记得上一次来,我住的民宿一天的房费只要几十块钱,却仍有许多房间空着。而今的北极村,一家家民宿无不干净、整洁、敞亮,一房难求。有一天在漠河县城吃午饭,竟碰到我的两位四川老乡。那是一对年逾七旬的夫妻,说把儿孙安顿好了,想看看大好河山,第一站,就到祖国的北疆来了。除了众多旅行者,还有来自各地的摄影家。旅行者用脚步延伸视野,摄影家用镜头讲述故事——这是时光的故事、森林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⑧东北是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地方:为反对侵略打响雅克萨之战、李金镛开矿安边、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敌、重工业对共和国作出巨大贡献……每宗历史事件,都气势磅礴、顶天立地。近年来,大兴安岭又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阵痛之后成功转型,建立起严密的生态保护网,绿色成了这里鲜明的底色,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吸引着八方来客。而今,无论是林区,还是城镇、乡村,处处都焕发着蓬勃生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的坚毅、勤劳和智慧,绘就了一幅辽阔而壮美的画卷。
⑨每个人认识祖国的辽阔土地,都始于自己出生的地方,始于自己挥洒汗水和热血的地方。因此,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地,每一寸土地都令人想到祖国。也就是说,每个具体而细微的事物,包括一株草、一棵树、一条溪流、一片海滩都会让我们深刻地理解“祖国”和“大地”的概念。面对无边无际的大兴安岭和热情善良的当地人,我突然想到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似乎明白了,大兴安岭地区何以能够浴火重生,也理解了为什么是“高高”的兴安岭。
⑩高高的兴安岭,那高,是情感的饱满,是精神的伟岸。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后两次来到兴安岭,第二次对兴安岭的辽阔体会得更深刻。
B.文中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兴安岭日新月异的发展。
C.第⑨段引用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升华了主旨、情感。
D.文章结尾照应了标题《高高的兴安岭》,突出了兴安岭在我国自然风景中的崇高地位。
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作者感受到的兴安岭的特点 触发作者产生如此感受的因素
辽阔、深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绵延千余千米
②____________辽阔无边却不张扬,在节制和静穆当中,孕育万千生灵
高高、壮美 大兴安岭在经历一次严重的森林火灾后浴火重生
东北地区发生过一宗宗气势磅礴、顶天立地的历史事件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汽车在林间行驶,透过车窗,只见落叶松和樟子松筑成绿墙,白桦树宛如从绿墙上流下的白色液体。
8.[课文衔接训练]本文与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专题学习活动
9.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公布的最新的全国红军小学名录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建成424所红军小学,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太行山到沂蒙山……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一位伟大的抗金名将有关,请概述“岳母刺字”的故事。80字以内。
(2)【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南渡君臣
(3)【观点论述】革命先辈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用超越常人忍受能力的艰苦奋斗精神,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请以“革命精神”为主题,从“梦想”与“拼搏”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80字以内。
8.*土地的誓言
【基础闯关】
1.zhì 斑
2.B
3.A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 国家”。
4.C
【阅读感悟】
5.D 【解析】 D项,根据文章第⑧段可知,兴安岭上发生的故事让人心生敬意,赋予了兴安岭伟大的精神;根据第⑨段可知,作者明白了“高高的兴安岭”中的“高”,是人们对于祖国大地高昂的热爱之情,也形容了兴安岭精神的高尚伟大,文章结尾写“高高的兴安岭”,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因此“突出了兴安岭在我国自然风景中的崇高地位”表述不当。
6.①当地人把田地、空地称作“大地” ②广袤的森林 ③大兴安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阵痛之后成功转型
7.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松、樟子松比作绿墙,把白桦树比作绿墙上流下的白色液体,写出了兴安岭林海中树木色彩的鲜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林海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愉悦感和对兴安岭辽阔的林海的喜爱、赞美之情。
8.①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对东北大地、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②不同的是本文还表达了作者对东北人民的坚毅、勤劳和智慧的赞美,《土地的誓言》还抒发了作者因土地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悲愤,对赶走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和对回到故乡的渴望。
【拓展空间】
9.(1)(示例)北宋末期,金人南侵。岳飞投军抗敌,不久因父丧还乡守孝。后来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决心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临行前,母亲把这四个字刺在他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2)(示例)精忠报国
(3)(示例)革命精神是指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于我们个人而言,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努力学习,认真拼搏,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