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16: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根据作文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程度计分。需使用楷体字,做到笔画
规范、字形端正、卷面整洁。
二、基础积累(共 4道小题,20分)
2. ①撩逗 ②漫 ③筵
3. C
4. (1)二十三年弃置身
(2)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因思杜陵梦
(5)金樽清酒斗十千
(6)上下一白
(7)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 D
三、阅读能力(共 15道小题,50 分)
(一)整本书阅读(5 分)
6. C
7. 示例一(艾青):艾青在国家危亡之际,以笔为武器,创作了许多
饱含深情的诗歌。如《火把》中,他借火把象征光明与希望,激励人们
在黑暗中勇敢前行,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
奉献精神,他就是心燃“火把”,胸怀党和国家的英雄。
示例二(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为金氏父女伸张正义,尽显侠
义;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不图回报,体现出他的慈悲。他用自己的
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含义,拥有“两只侠义手,一颗慈悲心”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8. B
9. B
10.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花讲的故事”比作“开心剂”,
赋予“花草树木”“鸟儿”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花
讲的故事给奶奶带来快乐,也让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体现了
小花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情感 。
11. 示例一:主题是关注留守儿童。文章通过讲述留守儿童小花的故事,
展现了小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陪伴的孤独,以及她对父母的渴望,
引发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示例二:主题是赞美亲情。小花与奶奶相互陪伴、相互关爱,奶奶对小
花悉心照顾,小花也十分敬爱奶奶,奶奶去世后小花对奶奶的思念,都
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
12. C
13.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贡院门、冰窖巷、奇园茶社、乐龄路等地名的
由来及意义,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名能描绘城市发展进程,连接情感记
忆,映照出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尊重与珍视,进而论证了保护传承地
名文化的重要性 。
14. ①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蕴含“根”与“魂”,能回溯历史,
感悟时代变迁。②地名承载城市风格与品位,寄托“情”与“思”,是
“乡愁”的寄托。③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态,具有历史文化、
审美符号等多重价值。
15. 七星关地名属于记叙人文历史类型。理由:七星关因诸葛亮在此设
七星坛祭七星而得名,是因历史事件和人物而命名,符合记叙人文历史
类型中“史迹、事件、人物”等命名要素。
(三)古代诗文阅读(17分)
16. A
17. 名利心俱冷;看梅如看画,太晴枯而不润,太雨滞而不活
18. D
19. C
20. “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燕子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雨后初晴,燕子争抢着啄泥筑巢的活泼场景,表现出春天
的生机与活力,也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四、综合运用(共 3道小题,15分)
21. ①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②推动汉语长篇
叙事的创新与繁荣。③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影响力。
22. 第①句“北宋范仲淹第一名臣”语序不当,应改为“北宋第一名臣
范仲淹”;第③句“智慧;勇气与担当”中“智慧”后的分号使用错误,
应改为顿号。
23. 正方:我赞同阅读长篇文学作品。虽然长篇文学作品篇幅长,阅读
起来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它对我们的成长和语文素养提升有很
大帮助。阅读长篇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领略更丰富的人物形象、更复杂
的情节和更深刻的主题,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而且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运用,提高自己的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这些都对语文考试有积极影响。同时,长篇文学
作品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人性,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情
趣 。
五、写作能力(60分)
24. 略。围绕“生命中的甘露”展开写作,选择记叙文文体,结合自身
经历,明确“甘露”所指,突出其对自己的积极影响,注意字数、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信息等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