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某校等联考2024-2025学年(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威海市某校等联考2024-2025学年(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9 18: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四语文试题
提示:本试卷共120分,其中卷面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答案均涂写在答
题卡指定区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班级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专题学习话动,请你阅读语段,完成1~4题。
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妖娆的风景。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可以看到绯
红的黎明正在喷簿;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听见鸟儿用斯哑的喉呢在歌唱;读《风
雨吟》,我们可以感受年轻舵手的情怀;读《我看》,我们可以凝望大地,细看树的摇曳,
感怀生命的丰润。
朗诵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为学好诗歌,有的同学反复朗诵,孜敌不倦地学习诗歌;
有的同学附庸风雅,尝试创作诗歌,以求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看到大家朗诵诗歌和创作诗
歌,还没开始行动的同学往往会自惭形秽,也开始学诗。
只有用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把诗歌的精神气韵传播得更久更远。与诗为伴,
每一天都能深受震撼;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妍。让我们一起读诗吧!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喷薄(b6)B.舵手(tuo)C.摇曳(yiè)D.鲜妍(yn)
2.语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二法门B.孜孜不倦C.附庸风雅
D.自惭形秽
3。“只有用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把诗歌的精神气韵传播得更久更远。”请
你判断这句话的复句类型()(2分)
A.条件复句B.假设复句C,递进复句D.承接复句
4.参与活动后,小语认为诗歌创作可以从仿写优秀作品开始。他在借鉴的基础上,展
开个性化的联想和想象,选择恰当的意象,对《我爱这土地》的最后两句进行了仿写。请
你根据例句,进行仿写。(2分)
例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仿句:
5.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8分)
古诗词中的一草一木都承载了诗人的悲欢喜乐:“槲叶落山路,①”,山野情
趣冲淡了作者羁旅的艰辛;“②
,吹笛到天明”,动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
初四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光的怀念;“③,④”,斜阳袁草,寒林空寂,萧瑟的景象中回荡着刘长卿过
贾谊宅时的一声叹息。古诗词常常运用不同的手法表情达意:《无题》中“⑤,⑥
”两句,诗人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行
路难》(其一)中“⑦一,⑧”两句,诗人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
到任用,施展理想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中“土地”“太阳”
等意象,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
B.《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如鲁智深和李逵,
同是疾恶如仇、使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粗
中有细,豁达明理。
C.《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
述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D.《儒林外史》讽刺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看似子虚鸟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
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
7.班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活动,小语同学说:“《儒林外史》是÷部以科举制度下的
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对他笔下所创作出的每一个读书人都进行
了辛辣的嘲讽。”你同意小语同学的观点吗?请结合这本书的内容阐述理由。(3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8~9题。(4分)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①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②然。莫道桑榆③晚,为度尚满天。
【注释】①灸: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③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
初四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