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3 21: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2015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某摄制组拍摄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剧中人物身着棉衣,此部电视剧反映的史实最早出现于(  )
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
4.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织造技术。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一代代的徽商在几百年的商品经营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老字号”招牌,如谢正安创办“谢裕大”,其制作的“黄山毛峰”誉满天下;胡云龙创办“祁红”茶号;吴鲁衡创办的“吴鲁衡罗经店”;胡椿创办的“胡玉美”等。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徽商( )
A.重视文化教育 B.重视经营之道 C.重视品牌塑造 D.打造百年老店
6、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
A、夜市 B、草市 C、 都会 D、会馆
7.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8.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 (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10、《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
11、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其“拯救”的表现是( )
A. 实行闭关锁国 B. 开展洋务运动C. 倡导使用国货 D.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2.某高校毕业生展出了一组图片(下图)。你认为适合研究主题应该是( )

男耕女织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钢铁厂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13、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14、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5、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基本排挤出中国市场 D.中国真正走上“自强”之路
17、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省市
上海
南京
青岛
北平
天津
汉口
山西
陕西
云南
工厂数(个)
5418
25
321
31
92
69
27
2
16
省市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河北
湖南
江西
河南
威海卫
工厂数(个)
206
53
42
37
28
39
3
24
2
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渐趋平衡 B.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急剧膨胀 D.近代工业进入严重衰退期
18、民国三十一年设厂数为1138家(其中民营1077家),民国三十三年只有549家(其中民营533家),民国三十四年,民营设厂数只有68家。……重庆民国三十二年871家工厂中,停产者达270余家,……衡阳有民营机器业90家,已停工者达20家,占22%。上述数据说明( )
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受严重挫折
B.西部和南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心
C.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官僚资本是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
1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年估计约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20.“‘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口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1.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体现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2.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24、“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
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
A. 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5、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A.美国人强烈反战,制造假结果逃避兵役 B.美国人懒于运动,身体条件差
C.经济萧条导致营养不良 D.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缺乏爱国心
26、时代周刊把赫鲁晓夫作为封面人物,标题为《苏联的新方向》。其中的新包括( )
①开始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
②把农业放在首位
③突破了斯大林体制,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
④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8、新政期间,罗斯福进行了四次有名的“炉边谈话”,其中第三次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罗斯福整顿全国金融 ②复兴全国工业
③他鼓励企业主使用“蓝鹰”标记 ④鼓励士兵搞夜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9.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0、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口统计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 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 从占总人口的1.1% 上升为 6.6%. 至1949年增至5766 万人, 从占总人口 5.1% 上升至 10.6%。……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
一一一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 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汚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1848年和1878年英国分别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和《公共卫生条例>; 工人阶级也提出改善公共卫生,消除环境污染等要求;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当时英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整治措施。(8分)
32、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一一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l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一一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一一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9分)
(2)根据材料三、四,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
(3)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4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DDDBC 6-10 BABCC 11-15 BBDCC
16-20 BBACC 21-25 DCABC 25-30 BCCAA
二、非选择题
31、
(1)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4分)
(2)
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小农经济的破产,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9 分)
(3)原因:工业利益集团追求利润,工业污水随意排放;
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4分)
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4分)
32、
(1)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6分)
西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促进西欧社会的进步。(3分)
(2)调整: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4分)
(3)遵循经济规律;
立足国际国内形势,适应时代需要,及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