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第2课时)
第九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1.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实践)
2.通过观看种子萌发过程视频,体验生命的神奇,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本节目标
重点
俗话说得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播种前为什么要犁地翻土呢?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呢?
情景导入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制定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常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不做实验处理
实验组:做实验处理
除要研究的实验变量可以变化外,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
器材:
培养皿,纱布,大豆种子或蚕豆种子,清水等。
取四个大小相同的瓶子,瓶内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相同数量的种子。
将四个瓶子贴上标签,按照下图进行处理后,盖上盖子,观察。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不洒水
1
2
3
4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1
3
2
4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实验现象(水组)
对照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温度组
第三天
对照
第四天
对照
第五天
对照
第六天
对照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特别提醒:
种子的发芽率一般是指一定时间(如7天)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率,例如100粒测试种子有95粒发芽,则发芽率为95%。
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适合播种。
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X100%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分析:
1、四个装置中,谁是对照组?
2、装置1和2对照,实验变量是 。
3、装置1和3对照,实验变量是 。
4、装置1和4对照,实验变量是 。
5、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问题:如何形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不洒水
1
2
3
4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有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必要条件就立刻能萌发吗?
不一定。有些植物种子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种子在萌发时胚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皮
胚轴
胚根
胚芽
子叶
最先突破种皮
根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叶
茎
脱落
逐渐消失
胚
幼苗
种子萌发的过程
子叶留土萌发(玉米、小麦)
子叶出土萌发(棉花、菜豆)
种子萌发的过程
有的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留在土里,如玉米、小麦等,这类种子可适当深播。
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子叶伸出地面,如棉花,大豆这类种子不宜深播。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总结:
结构 主要功能 发育时的变化
胚
种皮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芽
脱落
保护
贮藏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新植株的幼体
逐渐消失
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成根
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种子的结构、主要功能和发育时的变化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1.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提前出苗的原因是( )
A.增加湿度 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 D.提高发芽率
例2.黄豆芽中可食用的细长发白的部分,主要是种子的( )发育来的。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B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