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4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第2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物质
组成
构成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同类/质子数相同
总称
原子
构成
原子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是否同种物质/分子
单质
化合物
是否只有一种元素
新知讲解
元素符号
1、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H
2、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小写,如 Ca、Cu
炭 锰 钙 镁 氯 贡 钠
C MN CA Ma CL Hg Ne
碳
Mn
Ca
Mg
Na
Cl
汞
氖
铁 银 铜 铝 钾 氮 碘 硫 硅 磷
N K Si Fe Cu Ag Al I P S
思考:
你能改正下列错误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核电荷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硫 氯 氩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金 银 碘 钡 汞 铅
核电荷数 16 17 18 19 20 25 26 29 30 79 47 53 56 80 82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以及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u
Ag
I
Ba
Hg
Pb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一种元素
2、(微观)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
3、(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例如:符号Cl的意义
1.(宏观)表示氯元素
2.(微观)表示一个氯原子
例如:符号Cu的意义
1.(宏观)表示铜元素
2.(微观)表示一个铜原子
3.(宏观)表示金属铜(这种物质)
例如:符号O的意义
1.(宏观)表示氧元素
2.(微观)表示一个氧原子
例如:符号Al的意义
1.(宏观)表示铝元素
3.(宏观)表示金属铝(这种物质)
2.(微观)表示一个铝原子
思考:
你知道符号2H的意义吗?
你知道符号H2的意义吗?
(微观)表示2个氢原子
(宏观)表示物质氢气
(微观)表示1个氢分子
右下角数字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你能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吗?
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
Cl-
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
Ca2+
你知道符号H+的意义吗?
(微观)表示1个氢离子
右上方的+表示1个氢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你知道符号2H2的意义吗?
(微观)表示2个氢分子
化学符号周围存在许多数字,数字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也不同。
根据符号写意义或根据意义写符号
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只有微观含义)
(个数在前,1可省略)
3个铁原子
一个硫原子
n个钾原子
3Fe
S
nK
2N
2个氮原子
不能把元素和原子混为一谈,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抽象概念,只表示原子的种类,不表示原子的个数和存在的状态,所以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如H可表示氢元素和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说1个氢元素。
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2H Na 2Mg 2Al3+ Cl Cu2+ 2O2
下表列出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各种元素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有没有规律可循?
探索元素周期表
笼式周期表
螺旋时钟周期表
螺旋式周期表
直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对大量事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得顺序排列起来,并分成几行,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中,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人们认识到元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系统,各种元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
7个横行,每次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一共有7个周期。其中三个短周期,三个长周期,一个不完全周期。
2. 18个纵列,每一纵列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叫做第八族.)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八族。
方法与技能: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学问题可以通过收集证据来回答。例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可以通过收集信息和实验证据进行回答。科学问题来自人类的好奇心和质疑,来自生活与实践。
思考与讨论: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相关的信息,观察后就“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格包含哪些信息”跟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元素符号(红色指放射性元素)
元素名称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加括号的数据为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长同位素的质量数)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单质类别
3
6
7
12 Mg
14
16
18 氩
20
47
118
探索活动:
1.提出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
2.设计活动:两名同学合作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下表元素信息,并填写表格。
锂
Li
3
1
金属
碳
C
6
4
非金属
氮
N
7
5
非金属
镁
12
2
金属
硅
Si
14
4
非金属
硫
S
16
6
非金属
Ar
18
8
非金属
钙
Ca
20
2
金属
银
Ag
47
1
金属
Og
118
8
非金属
3.分析与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以下内容:
(1)每一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2)每一周期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4)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
每一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
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
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每一横行中从左到右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增加(第一周期除外)
每一纵列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交流:
(1)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你还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通过互联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得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3)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①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
②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
①每一横行(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相同。
②每一横行(同一周期)开头的元素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③每一纵列(同一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除外),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有这样的周期性排布,才被命名为“元素周期表”
课堂总结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二)
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小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2)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 (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元素周期表
⑴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增大;
⑵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⑶每一周期的原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⑷元素位于第几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就有几层电子层。
1、在每一周期中,
第Ⅱ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第ⅦA族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2、在同一族中:
课堂练习
2、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 g
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C.溴属于非金属元素
D.溴原子的中子数为35
C
1、“2N”表示的意义是( )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又表示两个氮原子
C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标出了部分元素的名称或符号,请在横线处将名称或符号补充完整。
He
碳
N
氖
镁
Al
硅
P
氯
Ar
K
钙
溴
4、 N Fe 5P K 3Ca 表示什么意义 这些符号中,哪几个只表示微粒意义,不表示宏观意义
N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氮元素,表示1个氮原子
表示铁元素,表示1个铁原子,表示单质铁
表示5个磷原子
表示钾元素,表示1个钾原子,表示单质钾
表示3个钙原子
5、图中A是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若C表示硫离子,则X=____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186.2
稀有气体
小于
8
8
6、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_____。
硅
14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